從事英語培訓已有10年之久,張永琪的英語并不好,盡管他是第一批雅思考試的考生。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全球的資本市場哀鴻遍野,很多公司因經營預期不明朗而倍受打壓。相較之下,新東方教育集團則顯示出了持續成長的潛力,其截至8月31日的2009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8%,凈利潤增長33.2%;并且預計第二財季營收將增長43.1%~49.3%。教育培訓領域似乎顯示出一定的抗周期能力。近年米,在新東方的示范作用下,正有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涌入包括英語培訓在內的這一市場。
環球天下教育科技集團(下稱“環球天下”)總裁張永琪也是其中一位。10多年前,張永琪因為出國時深感考試的不便,開始從事雅思考試(IELTS)培訓業務。如今,環球天下已在全國擁有62個雅思成人類學校,70個青少兒學校。
談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張永琪表示,“教育是朝陽產業,金融危機是一個發展契機,我們計劃今年和明年嘗試并購,對那些有好的根基又需要錢的企業,我們會果斷買過來,大膽投資。”從移民夢開始
1997年,新婚燕爾的張永琪和妻子商量,準備一起申請加拿大技術移民,如果早一年的話,他們可以很順利的辦下手續。“不幸”的是,這一年的申請者大幅增加,加拿大使館決定公平選拔,所有申請人都要參加IELTS考試。
IELTS是什么?不但張永琪不懂,身邊所有的朋友都不懂,甚至國內都沒有相應的中文譯名。作為最早參加雅思考試的那批人,張永琪握在手里的僅僅有一份大使館提供的考試提綱,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書店,都沒有找到任何輔導材料。
就在關鍵時刻,他的一位老師史美洲從深圳寄來了一份難得的材料:泛黃的油印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英文,一些晦澀的題目與詳細的講解,張永琪仔細地翻看著每一頁,細心地準備著每個題目。“要是我能出一本雅思輔導材料就好了。”這一念頭在當時轉瞬即逝。
一些想要出國的朋友也毫無意外地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張永琪便把材料借給了他們。朋友開玩笑似的一句話倒是提醒了他:為什么不把這些冊子裝訂起來,賣給那些需要的人呢?說干就干。張永琪拿著裝訂好的試題以及自己備考時的筆記,在加拿大使館附近做起了生意,10元錢一本,賣得不錯。
憑著這些資料,張永琪于1998年3月順利通過了雅思考試并取得了移民資格。“當時的雅思考試說真的并不難,難的是絕大多數人見不到相關的考試指導資料。”他回憶說。1999年1月,張永琪移民加拿大。呆了半年之后,卻發現并不如想象中順利,就又回到了中國,繼續售賣復印的雅思資料,并走上了“游擊式”辦班的不歸路。
當時社會辦學仍需要找正規學校掛靠。張永琪通過朋友借用了人民大學電教館作教室,到首都師范大學外語組請了老師來講課,開始以“雅思咨詢服務中心”的名義招生。第一個班18人很快開課了,這是當時全國惟一的雅思培訓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
憶苦思甜,有一些事情令張永琪耿耿于懷。由于借用的人民大學的教室不固定,上課時經常會被趕來趕去。張永琪說,在2001年之前基本上都是打游擊戰,有一天,北京市工商局和新聞出版局來人了,說他非法辦學,叫了一個搬家公司把資料全部搬走了;最終以罰款20萬元了結。
此后,張永琪注冊成立了北京環球雅思學校。盡管經歷了“非典”事件等諸多坎坷,但在中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留學潮的大勢下,環球天下還是在一步步壯大。在新東方學校上市的前一天,2006年9月8日,張永琪拿到了軟銀賽富3,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化短板為優勢
盡管從事英語培訓已有10年之久,張永琪本人的英語并不好,他也不當授課老師。在和VC接觸的時候,投資者讓張永琪看一些英文版的投資協議書之類的文件,他并不太懂。當然,他沒有直接告訴對方,“作為英語培訓學校校長,這顯然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他認為,“恰恰英語不太好,不會當老師,弱勢轉化成我的優勢,我可以專心把管理做好。”
這些理念幫助環球雅思很早就走向企業化辦學的路子,“我們為學生提供服務,該倒水的時候倒水,連鎖化經營。”后來,張永琪總結環球雅思的經驗時,認為和時代發展有密切關系。“環球雅思的學生中,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比較多,家庭條件不錯,也比較有個性。我們提供學習環境,不只是教學習方法和知識,更注重服務。”
張永琪對當初的雅思報名印象深刻,那時報名的人很多,需要卷鋪蓋排幾公里的隊,后來改為網上報,人依然很多,像奧運會買票一樣,容易造成服務器癱瘓。環球雅思學校就組織學生統一報名,把北京最大的飛宇網吧包了下來,有B00多臺電腦,大家一起報名。他感慨這樣的場景再也不會出現了。
他坦言當初自己并不懂得商業模式和資本運作這些問題,最大的想法就是把學校做好。2001年~2002年。環球雅思在北京發展很快,張永琪做了一個當時很大膽的改變,“2002年之后我發現學生沒有那么多時間,我們應當走出來,把學校開到他們身邊。當時的市場很簡單,只要教學質量好,學校辦到哪里,學生就應該追到哪里。”頂著身邊眾人的反對,張永琪將學校開到了上海,規模不斷擴大,為以后其他5個直營學校的開拓起到了示范效果,之后又去了廣州,三地扎根。
2003年的“非典”又是一個坎,環球天下“差點倒閉”。當時環球天下在全國有十幾個學校,由于客觀現實,員工回家了,學生也過來退費,當時最簡單的方法是關門大吉。而張永琪站在前臺,帶著幾個老員工給學生退款。“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非典’結束,但終于挺過去了,2004年引來很大的反彈。”
理性思考行業發展
當新東方陸續受到海外資本注資并準備上市時,一直對風險投資半信半疑的張永琪開始思考:“假如新東方上市融資幾個億后,這個仗怎么打?這迫使我們更多地去了解VC。”他坦言,2006年之前自己沒有什么規劃,就是埋頭苦干,走到哪算哪。
思考之下,張永琪開始主動和VC接觸。2006年5月,當時還是軟銀賽富合伙人的周志雄跟張永琪見了面。“我們總共談了三次,我感覺他最大的不同是對環球雅思學校很了解,對教育很有感覺。”很快,軟銀賽富敲定了投資事項。
外部資本進入后,張永琪最初有些迷茫,“當時我期待資本方可以帶來國際教育理念,甚至幫助解決市場擴展問題,現在看來業務成長還是要靠自己。”他認為,資本進入之后給環球天下最大的改變是內部控制體系,“是翻天覆地的”;同時對品牌提升也有一些影響,可以吸引人才,“以前是求人才,現在是打開門等人才”。
盡管教育培訓領域被長期看好,但張永琪還是對目前的市場現狀表示了擔憂,他認為不少業內人士比較浮躁,“營銷的效果大過教學質量的提高,我認為今后一段時間這種趨勢還會加劇,造成行業的利潤率降低,使得一些人忽略教學質量。這樣的競爭可能會造成一批企業的倒下,也會對行業造成打擊,我希望少出一些問題。教育畢竟不是概念,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