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盜版被普遍接受的商業環境里,要做正版生意的源泉究竟勝算幾何?
作為掌上靈通的創始人之一,吳峻早已退居幕后,他現在正忙著一件值得爭議的事情——和互聯網上占據“主流”位置的盜版音樂抗爭,推廣正版數字音樂。他所創辦的新公司源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下稱“源泉”)計劃在數字音樂領域架起橋梁,從華納、環球這樣的音樂內容生產商那里批發音樂,然后整理、分類、打包成各類產品,出售給酒店、新浪或者掌上靈通這些需要版權音樂的公司。
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國做正版音樂的批發,究竟會有多少人買賬?到目前為止,源泉已經和華友世紀、百度等知名公司對簿過公堂。在與華友世紀的對決中,源泉倒是取得了勝利,賠償后雙方達成和解,“華友世紀現在是我們的客戶?!眳蔷f。
故事的結局頗具戲劇性?!鞍鏅嗫傆幸惶鞎呱媳容^規范的路,”吳峻準備在這條崎嶇之路上堅持下去。數字音樂正在改變傳統唱片的發行方式,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的研究表明,到2010年數字音樂市場收入占所有音樂唱片市場總收入的比例將上升到40%左右?!按_實是有吸引力的事情,惟一要解決的是盜版問題?!?/p>
堅持
至今,中國的數字音樂行業并沒有完整的商業體系,沒有渠道商的概念,也沒有發行商的概念,要去說服這個生態鏈的上游內容提供商和下游服務提供商,去解釋清楚源泉在做什么事情,吳峻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這種工作還在持續之中。
導致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之前內容提供商們都對這個市場抱有非常大的期望,自身也在嘗試,一而再、再而三的期望落空后,才對這個市場有了現實的估量,于是開始啟用源泉的服務。
眼下,有將近50家唱片公司(包括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中的三家)的許多數字音樂產品開始由源泉代為銷售。隨著代理量越來越大,源泉的正版曲庫從第一年幾百首歌曲,到了第二年的幾千首,現在已經累積到幾十萬首。
下游那些需要數字音樂版權的公司也開始認可這一通路,源泉的客戶群已經達到300多家,大部分都是能夠直接產生收入的公司。和這些公司客戶打交道很簡單,他們會在源泉所有音樂曲庫里挑選一些歌曲,根據具體情況,雙方商定價格及付費方式,既有保底也有分成。
這一工作已經持續了四年,這對吳峻來說,是完全不同的體驗。之前將掌上靈通帶領上市的過程中,他還沒學會怎么去規劃公司的發展,只是在市場機會的促使下被動又迅速地做了很多決定。現在他則找到了一種很好的狀態,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業精神,在等待故事發生的過程中理解公司發展的走勢,也就可以將公司做得更長遠。
監控
向產業鏈上的各方進行解釋都是次要的任務,吳峻的核心工作仍是打擊盜版。數字音樂盜版是不是已經有品牌了?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因為盜版帶來了相當大的商業利潤。吳峻沒有點明那些使用盜版音樂獲利的公司名字,他只是說,“盜版是商業性的,我們制止盜版也要在商業的層面上去執行,這是公司行為?!?/p>
正因為盜版行為很難取證,盜版才暢通無阻。在推廣自己的數字音樂產品之前,吳峻需要一些能抓住盜版者把柄的利器,才能將盜版者真正擊垮。因此源泉設計了一套技術系統來發現所有在網絡上盜版的可能性,一旦自己擁有版權的內容被盜版,就能監控到誰在盜用其產品。一旦發現盜版者,源泉便希望能與其達成正常的交易,如果談不攏,便會要求對方將相關音樂產品下線,如果對方“執迷不悟”,吳峻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法律程序。
如今,在源泉打擊盜版涉及到的比較典型的六個案子中,包括了三家上市公司,源泉都取得了勝利,這讓他更加堅信數字音樂的版權是需要管理的,因而按照這個理念執行的愿望就更加強烈。
為什么要選擇幾家大公司“開刀”?道理很簡單,與這些公司“斗爭”更能“殺雞駭猴”,也更能樹立源泉的實力和品牌,“沒辦法,我們做的就是這個生意,肯定要去找影響最大的幾家,那些對我們商業利益侵害最太的公司,”吳峻說,“這也讓人有點傷心?!?/p>
當行業內普遍認識到盜版不是一條可行之路時,局勢就對源泉非常有利了,吳峻相信這個時間點可能會在一年后到來。不過,盜版有千千萬萬個源頭,千千萬萬個傳播者,這個行業怎么做才是最好,并不是某個人、某家公司所能左右的,吳峻對此也有些黯然。
說服
回過頭來說,吳峻對這個市場的期望值也是比較現實的。因此,源泉沒有采用高舉高打的做法,按照他的說法,切入這個市場有個短線的做法,就是一次砸很多錢,把所有數字音樂內容版權全都買斷,這段時間不管盈利與否,只希望通過這一次急劇地轉變,短時間內占有大部分的市場。而吳峻一直在嘗試用比較合理的價格說服客戶購買自己的產品,走的是長線策略。
要看一個行業是否有價值,看看這個行業的新來者是否足夠多,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從目前來看,正版數字音樂的經營上似乎并不熱鬧,滾石移動在代理滾石唱片的版權發行,這部分業務只占其整個業務收入的5%不到,還有無限星空等少數幾家在從事類似業務。
按照吳峻的說法,這兩家公司也都不是源泉的直接競爭對手。或許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樣,行業內的公司都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而是想看看誰先成為先烈或者先驅。不知道一直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的智基創投合伙人陳友忠是否愿意等待最后的結局,他之前已經兩次投資了吳峻創立的公司,包括掌上靈通。這一次,智基創投與聯創策源一起,在三年前向源泉投資了500萬美元。
吳峻認為,數字音樂行業要做起來,必須是行業的上游和下游達成共識,而不是某一家公司做到特別強勢。如果吳峻理想中的狀態能實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們融合在一起,充分考慮到每一個環節的公司如何盈利,也許很快就能形成一個合理的生態鏈。現在源泉的收入狀況并不是非常樂觀,要想真正實現這一設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