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驗經濟時代,在商業服務新理念下,人們購買服裝時已經從單純追求理性價值上升到對理性價值和感性價值的雙重需求;顧客對服裝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和服務階段,他們更希望設計師通過服裝設計為他們帶來情感和文化的體驗。體驗服裝設計通過商業服務體驗的手段將服裝與顧客的生活方式相連,在諸如感知、感覺、思維、行動等多方面觸動顧客的感受影響其消費行為。通過服裝的“外觀”設計吸引并引發顧客的“感受”和“思考”并創造顧客同服裝定制情感上的聯系,最終激發顧客對定制品牌效應的忠誠。
[關鍵詞] 體驗經濟 商業服務 體驗設計 品牌效應 消費意境
在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品位有了極大提升的今天,服裝中的理性價值即價格、品質和服務已經不能滿足顧客的消費欲望,而研究如何提升服裝的無形價值,運用商業服務新理念的設計手段帶給消費者美妙的享受和愉悅,已成為新一輪服裝業競爭的焦點。我國近年高質量成衣業的快速發展,不同服裝品牌的不同客戶目標的多樣化細分和定位,為人們追求服飾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但中國人口數量龐大,仍有相當一部分群體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審視和選擇定制設計。即便是那些將自己定位在某一品牌的消費群體,他們在經歷了品牌成衣所帶來的品質驚喜之后,也逐漸以冷靜的目光開始探尋服飾文化更多的內涵,去感受和親享現代服裝高級定制體驗設計的深層次文化精髓。
服裝高級定制體驗設計,是體驗經濟時代服裝定制設計商業服務的新理念,其形式是對以往設計思維的超越。服裝高級定制,其行業性帶有法國高級時裝定制設計特征。按照法國時裝公會的定義,高級時裝定制需要嚴謹的程序:一件衣服90%的工藝由手工完成,至少需要修改5次以上,制作過程更是歷經溝通、設計、制版、做布樣、立體裁剪、試辦成品、試成衣等等環節。從服裝的發展軌跡來看,現代服裝的發展經歷了從法國的19世紀手工藝裝飾設計階段——20世紀初西方工業成衣設計階段——20世紀中葉品牌設計階段——20世紀后期國外出現的生活設計的四個階段,而生活設計階段針對不同人的定制設計,似乎又輪回到19世紀的手工藝設計階段,但它決不是那一時期的翻版,也不再是簡單的手工藝裝飾行為,現代服裝的高級定制是以人為本,在強調滿足顧客理性需求的同時,更強調滿足顧客的感性需求——自我實現的渴望。使顧客能在擁有服裝的同時擁有一段難忘、愉悅的經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服裝設計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的服裝,還要更多考慮如何在服裝中增添一些人文情感所需體驗的成分,商業服務新理念下的服裝高級定制因而是優于現階段我國工業品牌成衣,使人們能夠實現這一愿望的最佳載體。
體驗設計源于體驗經濟,體驗經濟是指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為消費者創造出難忘感受的經濟形態。早在30年前,美國未來學者阿爾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就在《未來的沖擊》中提到:在產品經濟、服務經濟之后人類經濟發展的歷史將出現新的形態——體驗經濟。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派恩和姆·吉摩(JoePineJimGilmore)在1999年出版的《體驗經濟》(TheExperienceEconomy)一文中指出:體驗本身代表一種已經存在的,先前并沒有被清楚表達出來的經濟產出類型, 是自20世紀90年代繼服務性經濟之后的又一全新經濟發展階段,它是一種開放式互動經濟形式,主要強調商業活動給消費者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其靈魂和核心是主題體驗設計。
在傳統經濟里,人們主要注重產品的功能和價格,但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消費行為已有了諸多變化: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心理認同,成為產品和商業服務新的生存空間。在體驗經濟時代,人們購買服裝不僅僅是為了服裝產品的功能或價格因素,已經從單純追求理性價值上升到對理性價值和感性價值的雙重需求;顧客對服裝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和服務階段,他們更希望設計師通過新的商業服務方式為他們帶來情感和文化的體驗。
商業新理念下的服裝高級定制體驗設計是一對一的設計服務,體驗在這里是服裝設計師同顧客進行全面交流的紐帶。服裝高級訂制體驗設計與傳統的服裝量體定制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的服裝量體定制是帶有手工作坊性質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普遍缺少文化以及對服裝品質精髓和服務理念的認知高度。傳統作坊似的量體定制從業人員身份混雜,素質較低,服裝的裁制在他們手中成為簡單的商品交易行為,即:顧客付錢我付貨,服裝以工匠式的精裁細作、滿足顧客合身穿用為原則。而商業新理念下的服裝高級定制體驗設計,與傳統量體定制相比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一方面是設計的商業性服務將顧客從“人”的角度去考慮。傳統量體定制關注的多為服裝中的功能、質量、價格和服務等理性價值,因此,設計出來的服裝往往“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而體驗設計則突出了顧客感性價值的重要性,它試圖帶給顧客更生動的產品,為其創造更完善的感性體驗。另一方面是注重利用體驗創造服裝品牌效應加強與顧客的聯系。體驗服裝設計通過體驗的手段將服裝與顧客的生活方式相連,在諸如感知、感覺、思維、行動等多方面觸動顧客的感受影響其消費行為。設計師在設計之初就考慮顧客的個體生活方式及其更廣泛的社會關系,通過對服裝的“外觀”設計吸引并引發顧客的“感受”,通過“感受”引起顧客的“思考”并產生共鳴,創造顧客同服裝定制情感上的聯系,引發顧客對定制行為上的投入,最終激發顧客對定制的品牌效應的忠誠。著名服裝設計師郭培在某媒體訪談時說:“我在給幾位要參加朋友孩子婚禮的老人定制設計服裝時,是希望他們通過很漂亮的衣服,能感受到生活的另外一面……在定制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覺得他們心里可能會有一種期待,是一種幸福的期待,當他們穿上這樣漂亮的衣服,四個老人在一起,我能體會到他們想象不到的一種快樂。所以做這樣的設計的時候,我就會被感動。所以我就會非常非常用心的去做,希望這樣的設計為他們帶來快樂”。
再一方面是考慮顧客的消費情境。體驗服裝設計注重考慮顧客穿著的環境情景。比如,美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拉爾夫·勞倫(RalphLauren)設計服裝時,設想的是顧客的生活方式:人們在什么地方,如何生活,他們穿什么類型的衣服。在設計一件禮服的時候,從來不會挖空心思營造炫目的外型或線條,他會更多地思考人們穿上這件衣服會在什么樣的PARTY出現,這個PARTY的桌面上會擺著什么樣的裝飾品等與氛圍有關的問題。而圍繞“狩獵”主題展開設計的服裝,拉爾夫?勞倫整合了一批狩獵裝備:結實的狩獵夾克、堅韌的獵裝皮衣、狩獵風味毛衣、耐磨的濕地長靴、粗氈獵帽等,甚至連狩獵用的槍、裝零碎小件的皮腰包、古董望遠鏡和風格粗獷的狩獵飾品都考慮到了,再配合展示廳壁面上鮮活的標本、獵犬的畫面和古董家居,使服裝設計產品制成后,在這種精心布置營造出的特殊的視覺效果中,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通過這些美妙、精制的設計,勞倫邀約顧客同他一起分享自己夢想的生活方式。而他的顧客為了獲得整個“狩獵”的體驗,就想去購買整套的產品。象這樣將設計的商業行為緊緊地同顧客的生活方式相連,從顧客的生活情境著手進行設計,才能為顧客帶來更體貼、更愉悅的感受,達到設計最完美的境界。
體驗服裝設計最近幾年才被引入國內。但是在國外,體驗服裝設計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國際當今很多社會名流、明星不惜重金在大牌設計師主持下的工作室定制高級時裝,可以說這已成為一種時尚,它是許多國際大牌樹立品牌形象、推介產品的重要手段。一代名師紀梵希在專注于設計的同時,又巧妙地將服裝設計與電影結合起來,利用電影的氛圍、影星的獨特氣質為顧客帶來獨特的情感體驗。直到現在,一提起紀梵希這個品牌,我們的眼前就浮現出奧黛麗·赫本一襲紀梵希的小黑裙,配黑色長手套和蒂凡尼珍珠項鏈,挽起高高的別著鉆石頭飾的發髻,踏著《月亮河》的樂聲,一邊嚼著羊角面包,一邊流連于名店櫥窗中的款款珠寶間的形象。
目前,國內的服裝高級定制體驗設計服務已有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具報道:設計師郭培在北京開設的高級定制工作室,一年定制設計2千套高級時裝,以每套平均1萬元人民幣價格成為國內服裝高級訂制設計的典范。用郭培的話講“是服裝帶給顧客的內心快樂,改變或影響了她們的生活”。這其中“服裝帶給顧客的內心快樂”正是體驗設計理念為其創造了高附加值的品牌效應。還有知名設計師羅崢的設計公司,也成為新型服裝高級定制服務的領軍人物。因此說,商業新理念下服裝高級定制體驗設計在我國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劉曉剛:品牌服裝設計[M].上海: 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02
[2]倩風:服裝設計新概念——體驗設計[EB/OL].http//bbs.nzn.cn/archive/
[3]著名服裝設計師郭培談高級定制[EB/OL].www.51fashio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