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經濟要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技術層出不窮。物理學的發展作為20世紀的領頭科學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高等學校的交匯融合成為交流,交叉學科和邊緣知識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這就需要我們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具有比較全面的知識系統并能不斷繼續學習掌握新知識的高層次人才,即動手能力強的白領和基礎知識扎實的藍領。所以,學習能力將成為影響學生在未來知識經濟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物理學作為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哪里有人類活動,哪里就有物理學文化氣息。百年來物理學的發展一次次的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1687年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發表,標志著經典物理學的誕生,經典物理學一誕生便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機械化時代,帶給人類第一次經濟的飛躍;所以對物理學思想的掌握和發展和一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由于高考制度的影響使得現在的學生死記硬背已成慣性,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及深層探索能力下降,大多是學生覺得物理難學,這正是缺乏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因此,按照知識經濟對人才的要求,大學物理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知識經濟要求大學生所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
知識經濟要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自主學習能力呢?
1.認知規律、發現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中主要是通過自學來獲得知識,所以,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知規律、發現問題的能力。包括會讀書、善觀察、勤思考等基本能力。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是:知識結構嚴謹,推理嚴密。讓學生發現并掌握物理學的規律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會大有益處,從長遠觀點看,對他們今后閱讀或撰寫自然科學論文也是有好處的。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重視閱讀教材,而且還要求學生在學完一個知識體系后,及時整理歸納,構架起物理的思想,以促進他們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的自學,奠定重要的基礎。
2.正確運用物理概念進行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的能力。學生有了這種能力,就能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中,把從客觀世界觀察到的事物,或從文獻閱讀中得來的信息,借助思維的加工處理,內化為個體系統化的知識提供有力的條件。根據物理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可通過物理學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來引導學生從事實出發進行抽象概括;通過從已知推導出未知,獲取新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提高綜上所述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懂得推理的科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總結正確的解題思路,提高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及時總結整理所學知識,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頭腦中的知識形成體系。此外,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物理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三、知識經濟要求在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知識經濟的發展將主要依賴于一個民族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依賴于知識的不斷更新和廣泛應用。因此,培養具有高度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是知識經濟對教育的根本要求。
物理學是最適合對學生進行創造能力的培養的科目,因此,我們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必須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呢?首先,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異想、獵奇,例如,在“講分子運動論”時,可用這樣的問題來激發他們異想,“你對分子運動論的幾個觀點有懷凝嗎?請找一兩個實例來佐證你的疑點”。在講“電子論”內容時,可提問“你對原子結構的假設模型是否相信?你能不能提出一個新的模型?”這些問題學生答不出來或者弄錯了也無妨,然而可以激起學生創造思維的“波浪”。
四、知識經濟要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發展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同步前進,相互交融的,不僅高科技知識支撐著經濟發展,而且社會的道德規范,價值觀念,倫理習俗等文化、心理因素也滲透到經濟運行的各個主面和環節,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因此,適應知識經濟的教育,不僅要注意知識的傳授,而且要重視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全面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非智力因素是人的情感、意志、動機、性格等個性心理品質特征,它區別于智力因素,但又與智力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心理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能激活大腦視神經細胞,增強智力活動的內驅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因此,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對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勝任工作崗位有著積極的意義。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1.培養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情感可友提高學生認識過程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效果。教師應通過各種環節,特別是教學內容的處理和選擇,使學生的心理狀態由好奇變為喜愛,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培養堅強的意志。現在的大學生多數是第一、二代獨生子女,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意志比較脆弱,一是缺乏明確的目的性,自覺性。二是挫折性忍受很低。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可通過給學生知識、技能、以及研究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入門,甚至使他們看到自已的學決成果,培養學生具有飽 滿的情緒;最后的目標是使學生樹立起克服學習中的種種困難的意志。
3.培養高水平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力量,在學生活動中發揮重大作用。學習動機的性質和水平直接響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效能。在教學中,可通過物理學的德育功能,如用許多科學家的事跡對學生進行學習態度和方法的教育。引導、培養、強化學生的動機,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加大內部動力,使他們產生學習的緊迫感,提高學習動機水平,逐步建立良好的動機體系,保持長久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