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VA績效考察指標優越于傳統的財務評價指標,它能夠全面而準確的評價企業的經營績效。但是,運用EVA(Economic Value Added,經濟增加值)考察與評價企業的經營績效涉及到對我國的會計準則的調整,以及對我國公司會計報表的分析研究。在新的會計準則體系下,EVA應用于我國公司績效考察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本文對新會計準則下,EVA經營績效考察指標中的三個變量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分析。
[關鍵詞] 新會計準則 EVA 績效評價
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率先施行。新會計準則體系將對我國公司EVA經營績效的考察產生重大的影響,關系到對企業盈利能力與管理層表現的準確評價,關系到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企業資源的配置,本文擬對EVA經營績效評價指標的計算進行比較分析。
一、EVA的概念及衡量機制
EVA,是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縮寫,作為一種度量企業經營績效的指標,它是指企業資本收益和資本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EVA的目的在于創造一種能夠使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樣行動的績效衡量方式。
二、新會計準則下EVA指標計算的比較分析
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率先施行,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與原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相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EVA指標計算的影響較大。從我國當前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看,使用這個公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稅后凈營業利潤
EVA的稅后凈營業利潤中的“凈”是指進行了一些調整,去除了各種會計信息的扭曲。時稅后凈營業利潤的修正具體如下:
(1)稅后凈營業利潤一般調整的項目
思騰思特公司在將會計賬面價值調整為經濟賬面價值時,列出了多達160多個的調整項目。但許多公司在實務研究中發現,最多采納5種~10種或更少的調整就可以達到相當的準確程度。下面就稅后凈營業利潤計算的一般調整項目加以分析。
①利息支出的調整。在新舊準則下,我國企業利潤表上的營業利潤已經不包括利息支出。因此,要在我國應用EVA指標,就不能直接使用營業利潤,必須先把利息支出加回到營業利潤中去。利息支出在利潤表上無法得到該信息,但在財務報表的附注中可以得到準確的數據,將其加入到我國公司利潤表的營業利潤當中。
②研發費用的調整。新會計準則將研發費用從全部費用化改為有條件的資本化后,避免了將研發投入一次性沖減當期損益,使我國許多企業能減小眼前的虧損,更好的利用資金,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克服企業管理者的短期行為。
③商譽的調整。在舊會計準則下計算EVA指標時的調整方法是不對商譽進行攤銷。新準則體系中對商譽的會計計量采用的是只減值、不攤銷的方法,并在以后每年進行減值測試。所以,在新準則體系下,計算EVA指標時,只要將以往的累積攤銷金額加入到資本總額中即可。
④遞延所得稅的調整。在新準則下,在計算EVA時,不調整遞延所得稅就會低估公司實際占用的資本總額,高估資本的盈利能力。
⑤對投資收益的調整。新企業會計準則已將原計入利潤的“投資收益”按“收入”具體會計準則進行了調整,列入營業利潤,因此在新準則下,進行EVA計算時,只需將非營業投資的投資收益從稅后凈營業利潤中扣除即可。
(2)稅后凈營業利潤的計算公式
在新準則下,稅后凈營業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稅后凈營業利潤=營業利潤+利息支出+少數股東損益+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的增加+各種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的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非營業投資的投資收益-EVA稅收調整。
EVA稅收調整=利潤表上的所得稅費用+所得稅稅率×(利息支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非營業投資的投資收益+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
2.資本總額
(1)資本總額計算的一般調整
①資本總額的概念。EVA指標中,資本總額與通常所說的總資本有所差異,主要是這里資本總額特指有償資本,而無息負債需要剔除。
②債務資本計算。根據計算有償資本要求,只有公司要支付一定成本的債務資本才需要計入其中。從公司的負債構成可知,許多負債項目都不要求支付成本,如應付工資(新準則為“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賬款、無息應付票據、應交稅金(新準則為“應交稅費”)、應付股利等。計算債務成本的關鍵在于正確區分不同債務資本的有償性。因此,EVA指標中的債務資本只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新準則為“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等公司需要負擔成本的項目。
③股本資本的計算。在我國,企業股本資本應包括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合計與少數股東權益之和,這兩種資本都投入了企業當中,為企業的運營和增值做出了貢獻。
(2)資本總額計算公式
在新準則下,資本總額的計算公式為:
債務資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
股本資木=股東權益合計+少數股東權益。
約當股權資本=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為負值)+ 各種資產減值準備金余額(不包括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累計商譽攤銷+累計稅后營業外支出-累計稅后營業外收入。
計算EVA的資本總額=債務資本+股權資本十約當股權資本一在建工程凈額-貨幣資金。
3.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方法
下文主要就我國的國情闡述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確定方法。
(1)我國上市公司資本成本計算的解決途徑
資本成本的估算是計算EVA的最重要的環節,估計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的成本絕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由于國家在公司運營的過程中扮演著非企業法人的角色,承擔著許多社會化的功能,因此未上市流通的國家股沒有市場價值可言,因此未流通股份的資本成本不能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它的資本成本率應采用無風險收益率計算。
因此,針對這樣的雙重股權結構,股權資本成本的計算就應該分類進行。對于流通股份來講,目前比較可行的做法是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計算其資本成本率。對于非流通股來講,則應該采用無風險收益率計算得出。
(2)對β值計算的研究
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流通股資本成本=無風險收益率+β系數×(股本市場預期收益率一無風險收益率)。
無風險收益率計算可以以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的當年最長期的國債年收益率為準;β系數計算,可通過公司股票收益率對同期股票市場指數(上證綜指)的收益率回歸計算得來;市場預期收益率可采用我國股市年平均收益率。
β系數的計算可采用回歸直線法。根據數理統計的線性回歸原理,β系數均可以通過同一時期內的資產收益率和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歷史數據,使用線性回歸方程預測出來。系數就是該線性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
求解回歸方程Y=a+bx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將有關數據代入上式:
求解出直線方程斜率β,就是該股票的β系數。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基于對未來回報的預期,由于這個回報無法觀察到,因此可采用歷史回報來代替。為方便計算,可選擇一個月為回報期,這也正是標準普爾在計算β值所采用的方法,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司中的“市場”是指“全部市場投資組合”,包括所有的風險資產,由于這種理論上的組合是無法觀察到的,所以可選擇上證A股指數代表整個市場。
(3)無風險收益率的選擇
在現實生活中,一般選取國家債券作為無風險資產.因此,國家債券拒付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通常投資者認為國債是無風險的。筆者認為,無風險收益率采用中國政府發行的短期國庫券的收益率較為合理。這是因為,股票投資者,尤其是中國股市上的投資者,在相當大程度上追求的是短期收益,采用中國政府發行的短期國庫券的收益率最能體現無風險狀態下的收益,最能體現投資者的機會成本,從而也最為恰當的。
(4)對市場風險溢價的選擇
市場風險溢價是投資者為補償承擔超過無風險收益的平均風險而要求的額外收益,即風險價格。對于具體單個公司所要求的回報,由于這些公司的未來收益更難估計,導致公司股票的價值的波動遠大于國債,所以,投資者對于這些公司的投資回報率要高于中國國債利率,用以補償股票的市場風險。股票市場風險溢價通常在210%~10%之間。
負債成本是企業借款的利息,只要利息可以抵稅,就使用稅后利率,所以債務成本=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稅率);股本資本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在分別計算了股本成本后,企業根據資本結構中債務和股本的比例可以得到加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股本資本成本×股本資本占全部資本比重+負債成本×負債資本占全部資本比重。
三、新會計準則下EVA計算指標調整的意義
1.調整的整體意義
我國部分上市公司為了獲得配股資格、避免摘牌等目的,往往要進行利潤操縱。這種利潤操縱由于直接以利潤指標為目標,因而是利潤指標自身不能發現的。EVA在計算過程中,經過一定的會計調整,并考慮了全部實際使用的資本額,因而更能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經營績效。
2.符合我國的國情
由于EVA這個指標是美國公司提出來的,最初也是在美國公司使用的,因此,其計算都是以美國公司為背景的。但我國的資本市場與美國有很大的差異。我國執行的會計準則也不同于美國的會計準則。當前,會計核算中新舊會計準則同時并行,以上通過對EVA計算指標的比較分析,使其更能有效的應用于當前我國企業的經營績效評價。
EVA(經濟附加值)作為一種度量公司績效的指標,近年來逐漸被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公司使用。但是由于我國國情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我國要想將EVA指標真正大規模地應用,還要將其本土化,這就要求我們對新準則下EVA績效考察指標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中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