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傳統的銷售物流系統的運行模式使物流依附于商流,在實踐中存在著管理精力分散、牛鞭效應、資源浪費、隱性物流成本產生等問題,因此基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系統運作效率的考慮,在研究了商物分離原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式的基礎上,提出了重構銷售物流系統的必要性。然后著重討論在重構系統過程中幾個很重要的環節,如重新規劃銷售物流網絡、加強以行業物流為基礎的配送中心的運作、物流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關鍵詞] 銷售物流 商物分離 系統重構
一、引言
銷售物流又叫分銷物流,是銷售過程中的物流活動。具體指將產品從生產線開始,經過包裝、裝卸搬運、儲存、流通加工、運輸、配送,一直到最后送到用戶手中的整個產品實體流動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企業經營者往往把精力花在刺激消費者需求和推銷方面,而忽視銷售物流的作用。實際上,銷售物流絕不僅僅是銷售的一種附屬功能。它的作用表現在很多方面,特別是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增強競爭能力,從而提高經濟效益。所以企業的銷售物流系統必須具有一定的效能,然而現有企業在建立其銷售物流系統時大多仍采用傳統的模式,圖1(圖中虛線箭頭表示商流,實線箭頭表示物流,以下各圖同)是比較典型的模式:
這種傳統的運行模式,使物流依附于商流運動,二者在管理權、所有權和運動路徑上的完全合一化,導致銷售物流系統存在以下問題:
1.管理精力分散。在生產企業、批發商、零售商物流與商流合一化管理,他們既管理商流(預測、計劃和處理訂單),還負責物流(貨物的存儲配送),使得銷售人員從事多項工作,負擔過重,精力分散,難以關注于客戶關系管理和市場研究。
2.牛鞭效應。牛鞭效應是物流與商流管理合一化產生的另一個問題。零售商、批發商、生產企業都自己保有倉庫,并獨立地根據下游訂單進行庫存量和訂貨決策,如此會形成牛鞭效應。
3.資源浪費。該問題是物流與商流合一的體現。各級銷售公司均擁有獨立運作的車隊和庫存為自己的商流服務,但由于自身業務量不大,車隊和倉庫閑置居多。
4.隱性物流成本產生。物流商流運動路徑合一時經常會產生隱性物流成本。
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很多企業的銷售額和銷售利潤的增長速度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實現物流和商流的分離,當然這種分離不只是簡單的運輸路線改變,“商物分離”需具備一定條件,如商品的標準化,合同標準化,保證工廠、配送中心、批發商、采購商之間信息交換協調統一的完善的信息系統等。本文就將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力圖為企業在以商物分離原則為指導重構銷售物流系統時提供參考。
二、商物分離原則
商流指商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不斷轉賣的價值形態轉化過程,即由若干次買賣所組成的序列而言,這是商品所有權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間轉移的過程。而物流指由商流所帶動的商品實體從生產者手中向消費者手中的轉移過程,即流通領域的物質運動。商流是價值運動,物流是使用價值的物質運動。因為商流和物流各自具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和規律,所以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進行商品交易活動的地點,往往不是商品實物流通的最佳路線必經之處。如果商品的交易過程和實物的運輸路線完全一致,往往會發生實物流路線的迂回、倒流、重復等不合理現象,造成資源和運力的浪費。商流一般要經過一定的經營環節來進行業務活動;而物流則不受經營環節的限制,它可以根據商品的種類、數量、交貨要求、運輸條件等,使商品盡可能由產地通過最少環節,以最短的物流路線,按時保質地送至用戶手中,以達到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基于商物分離的銷售物流系統重構
1.重新規劃銷售物流網絡
物流網絡規劃是物流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是戰略層面的,一般屬于中長期管理活動,在影響其的重大因素出現變化或新的需求發生時,如物流戰略、客戶服務水平、物流運作模式發生較大的變化時,一般會重新進行規劃。在商流物流分離前,一般的網絡規劃是生產企業和每個批發商、零售商下面都有配送中心(或倉庫),生產企業配送中心的數量根據其產品特點、運輸方式和交貨原則等確定。各配送中心的規模根據客戶需求、流量和在途時間等因素確定。在商流物流分離后,所有的存貨都由生產企業或者第三方物流企業統一,并在銷售實現時直接配送到客戶,批發商和零售商就不存在倉庫了,生產企業的配送中心的位置、數量、規模需要重新布局,以便能滿足客戶的配送需求,并平衡運輸成本。重新規劃后的銷售物流模式見圖2。
2.以行業物流為基礎的配送中心的運作
配送中心是以組織配送式銷售和供應,執行實物配送為主要機能的流通型物流特點。配送中心的建設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發展市場兩個需要而發展的,在商物分離過程中是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如圖3所示)。所以配送中心就是從事貨物配備(集貨、加工、分貨、揀選、配貨)和組織對用戶的送貨,以高水平實現銷售和供應服務的現代流通設施。配送中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系統規劃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應從物流系統規劃、信息系統規劃、運營系統規劃3個方面進行規劃。物流系統規劃包括設施布置設計、物流設備規劃設計和作業方法設計;信息系統規劃也就是對配送中心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的規劃;運營系統規劃包括組織機構、人員配備、作業標準和規范的設計。
在建設配送中心時本人認為以行業物流為基礎更有利于實現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標準化和制度化。同一行業中的企業雖然在市場上是競爭對手,但是由于同一行業的商品的物理特性和外形尺寸比較一致,適合共同配送,所以同一行業中的企業在物流領域中可以互相協作,共同促進行業物流系統的合理化。行業物流共同化的具體內容有:各種運輸手段的有效運用;建立共同的倉庫,實行共同集中配送;建立共同的流通中心;統一產品規格、包裝規格等。例如日本的建設機械行業,通過建設共同的零部件倉庫,實行共同集配送;建立新舊設備及零部件的共同流通中心;建立技術中心,共同培訓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統一建設機械的規格等。實踐證明行業物流共同化可以使參與的所有企業都得到相應的利益。因此在重新構建銷售物流系統時以行業物流為基礎更能發揮新系統的功能。
3.物流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
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商流物流的分離必須有IT系統的支撐。這些企業大都在全國設有分支機構,每個分支機構面臨眾多當地的客戶,將商物分離后,總部每天將面臨大量業務要處理,沒有自動化的處理系統,沒有及時的信息采集和共享很難想象能有序進行;另外物流總部需要有更強的物流統籌、規劃等物流決策能力,因為其對全公司的庫存和物流費用負責,是中央司令部,要使物流真正優化的運作,達到資源、職能整合的效果。這需要借助信息系統可視化的管理各下屬機構,及時獲得準確的各種業務信息,并以希望的形式表現出來,具體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商品銷售管理系統
商品銷售管理系統是一個大中型銷售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內容、功能與效率對于商品的管理和商品進出管理來說至關重要,所以銷售管理系統應該能夠為操作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分析手段。但是如果超市和大中型企業仍使用傳統人工的方式管理商品的話,那肯定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效率低、自動性差等。另外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這對于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了不少的困難。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Internet技術、數據庫技術的不斷完善,網絡進程的加快,傳統的購物方式也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快節奏的生活需求,電子商務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生發展起來的。伴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不斷成熟,電子商務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注冊用戶可以在網上搜索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各種商品,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購物快感。這將大大地提高商品銷售效率。因此設計和開發商品銷售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2)倉儲管理系統
大家都比較熟悉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技術,而倉儲管理系統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運行的原理與其是基本相同的。倉儲管理系統一般包括:入庫管理系統、出庫管理系統、數據管理系統。建立該系統時涉及相關技術包括:條碼技術、數據庫技術及通信技術和其他附屬設備組成。在現有物流軟件市場中已經有很多專門針對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倉儲管理而開發的專業軟件,適用于生產型企業單位原材料及產成品等的采購、倉儲、營銷等工作的微機輔助管理。 這些軟件大都集成了庫存物資的入庫、出庫、調撥、盤庫等數據的錄入、維護、匯總、統計、查詢、報表打印等一系列功能,對于幫助企業降低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庫存物資的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3)產供銷集成系統
為使企業信息化能夠支持發展的戰略,很多大中型企業把信息系統研究的重點放在產供銷集成系統建設上,以便形成對市場快速響應的網絡化管理體系。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生產計劃,并以該計劃作為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主干,原輔材料供應、質量保證、卷煙生產組織、成品運輸、設備管理等均圍繞生產計劃這一主干實現信息和業務功能的集成,這樣將能極大地提高企業管理的扁平化和對市場的響應能力。
產供銷集成系統的指導思想應是以市場為龍頭,以定單為導向,科學調度和配置企業資源,實現最佳生產組合結構,最佳的物資儲備結構,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使企業內部實現最低的運行成本,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產供銷集成系統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庫存模塊和智能排產模塊,庫存模塊根據定單信息和對市場的預測對庫存進行維護,智能排產模塊則是根據庫存的要求、設備能力和開動規則、利稅指標和限產壓庫等各種因素自動生成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和日作業計劃,并根據市場的情況和企業內部各要素的變化情況,實現計劃的滾動和調整。除了核心的庫存和計劃模塊外,其他相關子系統還包括:銷售管理系統、物資集成系統、倉儲運輸集成系統、質量集成系統、生產指揮系統。據有關報導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卷煙產銷集成系統通過了有關部門組織的管理論證。該集成系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卷煙銷售、計劃、生產、物資、煙葉、設備等主要資源進行集成管理的超大規模的計算機軟件。
四、結論
以商物分離原則為基礎進行銷售物流系統重構的研究,無論對涉及物流工程專業研究的相關人士,還是對有關生產企業、分銷企業等相關社會團體來說,都是件很有意義的大事。本文所提出的商物分離的銷售物流系統模式有別于商流物流的運動路線完全合一的傳統模式,在對銷售物流系統模式進行重構時必須考慮重新規劃銷售物流網絡,建立配送中心時以行業物流為基礎,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當然在針對具體行業或者具體企業的銷售物流系統進行重構時還要考慮其業務流程重組,組織結構的變革等內容,這些都有待于具體情況具體研究。
參考文獻:
[1]彭建良:銷售與回收物流[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7~8
[2]吳清一:現代物流概論[M].北京:中國物資源出版社,2005.3~4
[3]于強:基于M型結構的企業商物分離[J].河北大學學報,2006,(4):52~57
[4]李立文:傳統批發市場發展現代物流模式探討[J].物流技術,2007,(3):24~28
[5]王偉民:煙草工業集團運作產銷集成系統的研究應用[J]. 煙草科技, 2007, (5):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