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支柱產業的培育不僅可以對一個地區的經濟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區域支柱產業 問題 培育
一、中國區域經濟支柱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
1.區域支柱產業的趨同現象較為嚴重
(1)地方政府產業選擇失范,區域利益保護過度:在地方政府的財權和財力不斷強化,中央宏觀調控弱化,市場環境約束殘缺的條件下,不可避免地導致地方政府行為選擇失當,引發市場壟斷、地區封鎖、重復建設等諸多負面效應。
(2)價格信號誤導,區域優勢模糊,區域分工淡化: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價格信號顯示出趨同取向比分工取向能獲得更大的利益,這種價格信號的誤導,必然會模糊區域優勢,淡化區域分工。
(3)宏觀調控力度不足,產業政策約束軟化。
(4)微觀企業行為不當,投資決策缺乏約束
地方政府事實上仍握有微觀投資決策權,政企不分狀況并未徹底改變,項目決策者仍未切實承擔任何經濟與法律責任,國有資產的產權關系還未理順,從而造成投資失控與重復建設。
2.超小規模,低水平重復建設
(1)市場調節存在一定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企業在進行投資時不能充分占有市場上的全部信息,只顧眼前階段性的市場信號,忽略潛在的周期性信息,在市場和行業的虛假信號的誤導下,為追逐利益最大化而盲目地投資,使得重復建設不可避免。
(2)人為制造政績,政企不分。在一些地區、部門和企業,官員的升遷、部門考核、企業家業績,都取決于GDP的增長速度。在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下,盲目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把增加投資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熱衷于上項目、鋪攤子,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3)片面追求地方和部門利益,搞地方保護主義。一些地區和部門為了局部利益,利用掌握的經濟資源、行政權力和政策資源搞重復建設,撇開國家的宏觀調控措施我行我素,對已經發展過熱、過快的行業依然進行投資。利用手中的權力,防止外地企業和產品進來,保護當地市場和企業,從而保護了重復建設。
(4)投資決策主體權利和責任不對稱,缺乏投資約束機制。各級政府和國有企業是主要的投資主體,掌握著投資決策權,但不承擔投資的最終經濟責任。權力和責任嚴重不對稱,投資決策缺乏足夠的動力和約束,損失由國家埋單,沒有任何部門、個人承擔決策失誤的責任,這是重復建設反復發生的根本原因。
3.區域支柱產業的培育缺乏連續性
區域支柱產業的培育缺乏連續性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在項目的選擇和培育上憑主觀意識,搞“拍腦袋”項目,一任書記種煙,下一任書記種茶,反復折騰,花樣翻新,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4.地方對區域支柱產業的培育急于求成
一些地方受傳統的自成體系、自求平衡的發展模式的影響,在確立產業產出水平的發展方向上盲目求全、求多,支柱產業的過多、過濫分散了有限的財力,同時對培育區域支柱產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估計不足,重視選擇產業而輕視培育的現象較為嚴重,致使多年以前就確立為區域支柱的產業至盡仍未成為支柱。
二、中國區域經濟支柱產業的培育
1.區域經濟支柱產業選擇和培育的原則
(1)區域優勢和特色原則。首選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并能適應本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特色產業作為支柱,才具有較高的優勢水準和競爭力。
(2)有所不為,突出重點原則。一個地區不可能所有產業都同樣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在支柱產業的選擇中必須堅持有所不為,突出重點的原則,選擇一、二個具有確定優勢的產業作為突破口,形成“支柱”;再圍繞“支柱”培養一批重點產業,形成支柱產業群,支撐整個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3)技術開發原則。只有源源不斷地將新的科學技術注入支柱產業,才能使其適應市場變化,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達到投資成本利潤最大化。
(4)規模帶動原則。規模較大的企業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資本積累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5)扶持培育原則。政府有必要通過產業政策的規范作用和行政干預來引導支柱產業發展,改善基礎設施,保證生產正常運行,擴大外貿經營自主權,鼓勵企業向境外發展,盡快形成跨國大集團和公司。
2.區域支柱產業培育的方式
(1)健全區域發展互動機制的制度保障。政府在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之一是逐步縮小地區間的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2)健全多種形式的區域發展互動機制。市場機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合作機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互助機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補充,扶持機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
(3)完善區域合作的利益協調機制。一是完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二是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4)通過體制創新健全區域管理機制,組建跨行政區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管理機構,構建區域發展合作的信息交流平臺,促進區域之間的溝通與協作。
3.在培育支柱產業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的問題
(1)制定和堅持科學的宏觀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
(2)加大對經濟發展程度較低區域的政策傾斜力度。
(3)大力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非國有經濟的發展。
總之在如何培育區域支柱產業的問題上,首先,要實地了解一個國家的國情和一個地區的實情,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好一個地區的支柱產業。其次,確定好的支柱產業一定要是本地區具有突出優勢的、具有特色的產業。再次,在發展支柱產業的問題上一定要把握住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
參考文獻
[1]徐殿龍:支柱產業是區域發展之根.經濟參考報,2007年1月
[2]左克鑫:支柱產業的六大特征.經濟參考報,2002年第5期
[3]張靜波:當前培育縣域支柱產業存在的問題.創造,199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