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意反而賠進了身家,股林散戶欲哭無淚,四顧茫然,專業人士云集的各大門派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呢?他們的觀點或能點亮個人投資者心中的朦朧……
股市論劍1
黃祥斌
門派:信達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特邀嘉賓,券商人士
亮劍:推動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穩定增長的因素并未發生根本轉變
大幅快速下跌行情已經完結,熊市進入下半場,其基本特征是跌幅有限但將長期筑底。我們認為,2008年四季度上證綜指將在1800~3000點的區域維持箱體震蕩。1800點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預期回報率相對均衡的點位,而我們預計2008年下半年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長率將在10%~15%,3000點即為對應的合理估值的上限。
下一輪大行情何時啟動呢?如果產業艱難轉型后,經濟開始新一輪擴張,且內需也能在社會保障體系和財政政策的刺激下有效啟動,近期增速放緩的中國經濟有望在2011年再度加速,作U型運動。伴隨大小非問題在2010年得到相對妥善解決,股市很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就提前作出反應。
而一旦出現最壞的情況,即中國經濟在增速放緩后長期難以恢復,作L型運動,則股市可能陷入20世紀80年代日本和中國臺灣式的長期低迷。有理由認為,在社會分配體制的改革正卓有成效地推進,企業的內生增長能力有望在產業升級中進一步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走出U型的概率更大。
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史告訴我們,推動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穩定增長的歷史性因素并未發生根本性轉變。作為超級大國經濟,中國的重工業化進程仍遠未結束,盡管近來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頻頻倒閉,但就業問題決定了政府將勞動加資本密集型產業作為主要產業的歷史方針不可動搖,知識加資本密集型要由主導產業發展為主要產業,尚需經歷漫長的歷程。中國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也將成為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另一引擎。這些都決定了導致中國經濟增速下調的“劉易斯拐點”很難在中短期內出現。
操作點睛:在通脹壓力仍存、從緊貸幣政策中短期難以全面放松的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自然成為政府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選擇。受益于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行業或個股中短期內值得重點關注。投資者要做中長期的防御配置,在品種和行業上可重點關注一些弱周期性行業,如消費、醫藥等,另外可關注受益于產業升級的信息技術業,特別是中小細分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股市論劍2
楊成義
門派:大通資本高級副總裁,投行人士,著名股評家
亮劍:經濟增長方式的歷史性轉型決定了本輪熊市筑底的周期會較長
股市已進入熊市中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下跌幅度有限,但筑底的周期很長。這一結論首先源于對中國經濟正處于歷史性轉型期的判斷。盡管8月份CPI環比回落,但我們注意到美元需要適度貶值以拉動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因而本次大宗商品價格只是暫時性調整,以美元計價的資源價格長期中仍將上漲。
在出口沖擊和內部生產要素價格調整的雙重壓力下,中國企業尤其是傳統產業中的中小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將被迫進入歷史性的產業升級重構進程。這一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需要較長周期才能完成,這也決定了本輪熊市筑底的周期會很長。
政策面上利好消息頻出,但涉及大小非的政策均在試水而未廣泛推行,因此市場反應比較麻木。大小非減持意愿依然難以抑制,它一定是助跌的。而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整體信心低迷,成交量不斷創新低便是最好的印證。
由于實質性利好不多,股指可能將很快跌至中長期低點。投資者的絕望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實質性利好措施很可能在這一區間集中出臺。
操作點睛:上證綜指擊破2000點會是一個政策觸發點,央行16日開始局部減息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便是初步印證,股市將可能因此產生機會。最頻繁的機會可能產生于股價下跌引發的大規模并購中。價值投資者可在股指跌破2000點后作戰略性建倉,他們很可能要忍受1~2年的底部煎熬。趨勢投資者則可等到市場預期反轉時再介入,反彈初期可買權重股和券商類股,初期反彈結束后則要視行業前景和市場表現選股。不論買什么,操作原則應當是跌了就買,不輕易換股,分批建倉,絕不追漲。
股市論劍3
朱平
門派:廣發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公募基金人士
亮劍:投資者可以通過倉位調整來應對無法確知的環境,估值低于合理水平則增加倉位,估值顯著超過合理水平則減少倉位
股市接下來很可能也有3個特點:首先表現可能比預期的要好,因為基礎建設還沒完,而內需卻可能會加快;二是股市及企業增長的質量會提升,更持續、更著眼于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最后結構調整是核心,消費、服務、新興行業、國家主導投資及有核心優勢的企業可能有更好的未來。
投資者什么時候會失去理性,或經濟增長發生重大轉折,比如次級債這樣的大事,是難以預期的。比如像今年股市調整的底部,投資者是無法確知的,但通過倉位調整可以來應對,估值低于合理水平則增加倉位,估值顯著超過合理水平則減少倉位。
操作點睛:中國的投資故事也主要是在未來的20年能否產生國際級的大公司,而投資者也不難發現這種金牌公司和銀牌公司的雛形:國美和蘇寧;格力、美的和海爾;伊利和蒙牛;華為和中興、雙匯和雨潤、三一和中聯、茅臺和五糧液、萬科和保利;中國重汽和濰柴。相信這組數據還可以列很長,而且會越來越長。因為目前中國企業正處于空前的整合和產業集中過程中,現在出現的經濟調整很可能會使集中程度加速,也會使金牌公司成長的速度加速。
股市論劍4
陳逢元
門派:私募基金經理
亮劍:作為一名嚴格的價值投資者,我傾向于在市場做出反應前1-2年便進行戰略性建倉
目前市場從短期看仍有可能維續慣性下跌,但從長期看一半以上的個股投資價值開始凸顯。從艾略特的波浪理論看,目前正處于C浪的下跌階段,即“恐懼控制了一切”的階段,正是價值投資者的入市良機。
作為一名嚴格的價值投資者,我傾向于在市場做出反應前1~2年便進行戰略性建倉。自3000點以來,我的股票倉位已經達到50%~60%,接近于選時策略型公募基金的倉位。我大約配置了20只我認為最具投資價值的個股,倉位最高者在10%左右。我對最看好的行業配置比例為25%。
我個人目前最看好銀行業。銀行業整體業績增長依然明確。盡管房地產行業的下滑可能產生不少壞賬,但這對房地產貸款比例較低的南京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影響很小。由于債券市場的景氣,銀行在國債投資上的收益亦不菲。目前的低股價明顯有市場反應過度之嫌。
操作點睛:我想提醒個人投資者的是,很多人都希望在趨勢明朗時進入,但這在操作上是很困難的。牛市啟動時是非常迅猛的,投資者很容易在初期由于疑慮而錯失良機,而在后期又因為害怕追高而再次踏空,最終錯過牛市的大部分收益。
股市論劍5
李克華
門派:私募基金經理,代號“北京操盤手”著名的“北京三劍客”之一
亮劍:2000點非底部也,一切尚早
在大盤單邊熊市下,股指期貨的推出,只會加速大盤下跌。如果這個時候貿然推出股指期貨,而導致大盤加速下跌崩盤,其政治風險是沒有人愿意承擔的。所以,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推出股指期貨,也根本沒必要擔心股指期貨。
大小非只是大盤下跌的一個因素,而絕對不是大盤下跌的主要原因或者重要原因。大非基本沒什么減持壓力。小非才是減持的重點和最大壓力。但應看到,小非在大小非中比例較小,估計最多只有1/3左右。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小非都想及時變現,因此,小非對整體市場的沖擊也就要大打折扣。而且當前,大小非實際減持量相當有限。作為一名理性投資者,應該明辨是非,找準大盤下跌的真正原因。
股市漲跌的本質是以上市公司業績預期增降為核心的各路資金之間的博弈。股市漲跌的核心則是上市公司業績預期的增長或降低。股市漲跌的動力則是資金的多少。股市要產生大牛市,以上兩點缺一不可。股市要走熊,以上兩點只要有一點即可。當然,如果兩點都具備,則一定是超級大熊市。
操作點睛:9月15日管理層急推5大措施救市,將改變大盤的下跌節奏,但難于改變大盤的下跌趨勢。牛熊轉換的本質是財富的大轉移。中國股市18年的歷史,每次牛市轉換,都有一批以券商為代表的大機構破產倒閉,表明財富的大轉移完成。1994年短暫牛市后的熊市中,萬國證券倒下;1996~1997年牛市后的熊市中,君安證券倒下;2000年牛市后的5年熊市中,一大批券商破產倒閉。當前,券商沒有一家爆出問題,基金日子依然過得十分舒服,等等。一切都國泰民安,何來災難之有?故,2000點非底部也,一切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