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巴山—阿爾山—圖們江通道”也稱為“東方大通道”,是以蒙古國喬巴山為起點,聯接阿爾山—烏蘭浩特—白城—長春—吉林—延吉,最終到達中國琿春市的國際鐵路大通道。該通道涉及范圍包括中國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朝鮮羅津一先鋒經濟貿易區、蒙古國東部省區、韓國東部港口城市、俄羅斯邊疆區的部分地區。該通道向西經由俄羅斯遠東鐵路,與滿洲里歐亞大陸橋相連接,直達俄羅斯赤塔;向東經由烏蘇里斯克一波格拉尼齊內鐵路,與綏芬河口岸相連。
“東方大通道”線路全長約1763公里,其中蒙古國境內塔木察格布拉格松貝兒路段長443公里,全部為新建;中國境內長1290公里,其中中蒙邊境的松貝爾口岸一阿爾山路段15公里為新建鐵路,其余阿爾山—烏蘭浩特—白城—長春—吉林—延吉路段為既有鐵路。“東方大通道”項目的核心是“兩山”鐵路(喬巴山—阿爾山),該線路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展的中蒙鐵路預可行性研究中確定的四條線路中的首選方案,是UNDP(圖們江區域開發計劃)的一部分。當前,“兩山”鐵路的修建是打通“東方大通道”的當務之急。
依托“東方大通道”,蒙古國的礦產資源既可以出口到我區蒙東地區和東北三省,也可以由琿春經“圖們江朝俄國際航道”運達日本海沿岸的日本、朝鮮、俄羅斯、韓國各國的港口,推進東北亞六國的地緣經濟合作。
一、建設“東方大通道”的戰略意義
(一)加快內蒙古向北開放步伐
參與“東方大通道”建設,有利于我區加快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通過境外投資,把一些過剩生產能力和優勢產品帶出去,積極參與國際技術合作,把世界先進技術引進來.加快產業升級,使我區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發展開放型經濟,為我區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升級奠定基礎。依托“東方大通道”,合作開發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既可以彌補我區礦業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缺口,建立面向我國的礦產后備資源儲備基地,又可以提高我區礦產加工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二)促進內蒙古蒙東區域振興
參與“東方大通道”建設,有利于我區東部盟市同蒙、俄、韓、日、朝等國經濟往來,帶動貿易、物流、礦產資源加工、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依托“東方大通道”,有利于蒙東地區融入東北振興規劃,承接東北亞經濟圈輻射,從而帶動蒙東地區經濟加快發展。依托“東方大通道”,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興安盟相對封閉的經濟環境,將阿爾山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區,促進興安盟第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
(三)保障內蒙古和東北老工業區可持續發展
東北地區是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發達,而內蒙古東部地區具有良好的產業互補和鏈接優勢。蒙古國是世界上唯一尚未開發的資源大國。“東方大通道”貫穿內蒙古東部地區和東北三省的腹地,打通“東方大通道”,我區和東北地區可以在互利共贏的前提下,合作開發利用蒙古國的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資源,為我區和東北老工業區經濟的可持續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推動東北和蒙東區域經濟融合鏈接和圖們江地區綜合開發。
(四)加快內蒙古與東北亞經濟一體化
東北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潛力的地區之一。打通“東方大通道”,將中、日、蒙、俄、朝、韓六國經濟有機聯系起來,成為世界上最有活力、內涵最豐富、經濟最為活躍的經濟共同體市場,我國在其中將處于中樞地位。“東方大通道”建成后,將有利于各國共同合作開發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東方大通道”也是連接中、蒙、俄、朝,貫穿東北亞經濟圈的交通大動脈。
(五)維護國家和內蒙古的安全利益
蒙古國是我國北方的安全屏障,與我區的陸路邊境線長約3200公里。近年來美國、日本、歐盟紛紛拉攏蒙古國.特別是美國通過提供援助、宗教滲透和資助留學等手段,強化對蒙古國的控制與影響,實施圍堵中國的戰略,這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巨大威脅。打通“東方大通道”,將使蒙古國這個內陸國家通過中國獲得面向日本海的出海口,使蒙古國與我國保持良好的雙邊關系,使蒙古國的經濟與中國和世界經濟有機融合。
二、蒙古國東方省與我國東部地區之間不同鐵路線路的比較
蒙古國東部地區包括東方省、蘇赫巴托爾省和肯特省,其中東方省省會喬巴山市距離阿爾山口岸約471公里。該地區有石油、煤炭、鉛、錫、鎢、鋅、銅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品位高、儲量大、易開采。
東方省正在開采和待開采的礦床包括:阿都楚任煤礦,位于喬巴山,儲量達4億噸,容易開采;馬爾代鈾礦,位于喬巴山西北部110公里;烏拉干鉛鋅礦,位于距喬巴山西北120公里處,儲量達到6800萬噸礦石,其中2%為鋅,1.2%為鉛,其余系伴生銀、黃金;阿拉坦高勒硅砂礦,位于喬巴山東400公里,距阿爾山一松貝爾口岸只有45公里,儲量達到2億噸優質硅砂,含二氧化硅90%-92%;布蘭根煤礦,位于喬巴山東南300公里,距阿爾山一松貝爾口岸200公里,儲量達到1.2億噸,煤層厚30米、采剝比低,煤炭發熱量為3500大卡/千克;塔木察格盆地油田,位于喬巴山東250公里,距阿爾山一松貝爾口岸約150公里,油田面積較大,但儲量不詳。
蘇赫巴托爾省礦產資源主要有:塔拉寶力格煤礦,位于巴潤烏日圖市以北20公里處,儲量為37.2億噸;巴音朝克圖煤礦,位于錫盟珠恩嘎達布其口岸40公里,分兩個礦區,第一礦區儲量17.5億噸,第二礦區儲量18.9億噸;圖木爾遷鋅礦,位于巴潤烏日圖市東北18公里處,單一鋅礦,品位在18克一28克之間,埋藏深度為4--5米,易于露天開采;游格吉日鎢礦,位于額爾敦查干蘇木所在地,儲量為2.13萬噸。此外,還有部分鐵、鎢、鉬、硅砂、瑩石等礦產資源,儲量不詳。
肯特省主要有距溫都爾汗約80公里的本根由都爾銀錫礦床和堤薩干鉬和鎢礦床,以及煤炭、鐵礦石、鉛、石等礦床。
蒙古國政府早就認識到,開發礦產資源出口創匯是經濟繁榮的主要途徑。制定了《東部發展綱要》,提出利用國外資金開發礦產資源,優先開發以喬巴山為中心的4個戰略礦的計劃,以期振興經濟,但是苦于缺乏出口的鐵路和港口。
打通“東方大通道”,將為蒙古國輸出礦產資源創建最便捷的鐵路運輸線和出海口。目前,蒙古國喬巴山和我國東部地區的鐵路線路選擇有三條:分別是喬巴山—滿洲里、喬巴山—阿爾山和喬巴山—珠恩嘎達布其。選擇“兩山”鐵路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2007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東北亞博覽會上指出中國已將“兩山”鐵路建設列入計劃,并將該項目納入了中國鐵路建設中長期規劃和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二是內蒙古自治區也將“兩山”鐵路項目納入了“十一五”規劃.并提到重要日程。同時,吉林省正在按照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的要求抓緊實施。國家和自治區、省級層面的重視和支持成為該項目推進的有力保障。三是“兩伊”鐵路(伊爾施一伊敏)建成后,可以打通興安盟與海拉爾的通道,從而有利于緩解滿洲里口岸的鐵路運輸壓力。
三、“兩山”鐵路進展情況
“兩山”鐵路是我國與蒙古國擬建的一條中國阿爾山至蒙古國喬巴山的全長443公里單線一級國鐵標準鐵路,是打通“東方大通道”的重要關節點。該線路從蒙古國喬巴山市向東經過中國的阿爾山市、烏蘭浩特市、白城市、長春市、圖們江至俄羅斯、朝鮮的海港,并從喬巴山向西延伸與扎門烏德至烏蘭巴托的鐵路相通,成為連接東北亞和歐洲的大陸橋。
“兩山”鐵路自1992年提出以來,經過各個層面長期、系統的論證,已通過了建設的可行性,并納入了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經過中蒙兩國共同努力,目前“兩山”鐵路項目實施的關鍵問題已經有了解決的途徑和辦法。
(一)解決了運量問題
據專家預測,每年300萬噸的運量是“兩山”鐵路的盈虧點。目前蒙古國東方省已探明5個煤炭礦區,總儲量達到50億噸,此外還有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另外,“兩山”鐵路每年還可以從滿洲里口岸分流450萬噸運量,從而緩解滿洲里口岸換裝及鐵路運輸的壓力。這樣,該鐵路至少可形成年2000萬噸的運量。
(二)確定了投資主體
2007年,吉林省與蒙古國就“兩山”鐵路建設事宜進行了會談,確定了中吉集團出資16億元人民幣建設“兩山”鐵路。同時,內蒙古也在和一些有意投資建設“兩山”鐵路的大企業洽談,以期形成鐵道部、內蒙古自治區和吉林省共同建設“兩山”鐵路的格局。
(三1達成了雙邊意向
1992年以來,吉林省、內蒙古興安盟就“兩山”鐵路建設問題與蒙古國各方進行了磋商,對線路走向、環評、投資主體等問題達成了共識,并得到了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的支持。蒙古國編制的2010年東部地區鐵路建設規劃確定的“兩山”鐵路走向,與中方提出的一致。
(四)阿爾山—松貝爾口岸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阿爾山—松貝爾口岸是中蒙邊境三個國際性口岸之一,目前已完成口岸界河橋的主體工程,2008年完成全部聯檢設施并實現通關。該口岸的通關為“兩山”鐵路的前期勘察設計、建筑材料出入境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兩山”鐵路建成后建設鐵路口岸打下了基礎。
目前,蒙古國國會已將“東方大通道”項目確定為重要國策,并決定將“東方大通道”蒙古國境內修建的443公里鐵路采用與中國窄軌相同的鐵軌,以便與中國鐵路接軌。蒙古國政府也同意發放項目許可證,并將首先推進喬巴山至阿爾山間的鐵路建設。這些成為中蒙“東方大通道”項目得以實施的契機。
但在“兩山”鐵路項目推進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一是盡管“兩山”鐵路已被自治區納入全區中長期鐵路規劃網,但鐵道部尚未將該線路列入國家鐵路建設規劃。二是中方與蒙方尚未建立定期磋商機制,對“兩山”鐵路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解決。三是“兩山”鐵路的立項、修建尚未納入中蒙兩國高層會晤議程。四是內蒙古自治區和吉林省在推進“兩山”鐵路項目過程中缺乏合作。
四、推進“東方大通道”的建議
(一)加強與吉林省的合作
目前,吉林省已將“東方大通道”建設納入圖們江區域經濟合作開發區的規劃,而我區相對滯后。在調研過程中,通過與吉林省發改委、經濟信息中心的同志和東北師范大學陳才教授的座談,感受到了吉林省強烈的合作意愿,但吉林省和我區在推進“東方大通道”項目過程中相互合作較少。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我區盡快成立“東方大通道”項目推進專門機構,財政在組織機構、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以便與吉林省共同與中日蒙三邊委員會和國家有關部門溝通;二是我區與吉林省聯合向國家申請,由我國政府同蒙古國、俄羅斯、朝鮮交涉并簽訂相關協議;三是我區與吉林省聯合爭取國家支持,盡快使國家有關部門將“兩山”鐵路的立項、評審等方面納入日程,并將該項目提交到外交部,爭取列入中蒙高層會晤的議程中,使“兩山”鐵路項目盡早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
(二)設立內蒙古“兩山”鐵路和“東方大通道”開發辦公室
著手研究制定內蒙古東部盟市參與東北亞國際分工的規劃、措施和相關的政策平臺,研究分析國際國內對圖們江區域經濟開發所給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著手向國家申報中蒙阿爾山一松貝爾跨國邊境合作區,加快推進口岸建設和“兩山”鐵路建設,將阿爾山口岸升格為國際性常年開放口岸。
(三)將“東方大通道”列入新編制的《內蒙古東部區域振興中長期規劃》
在新編制的《內蒙古東部區域振興中長期規劃》中.將“東方大通道”建設列入重點項目,在政策、資金上予以支持,推動“兩山”鐵路建設盡快實施。加強研究,結合我區東部盟市的實際。提出加強統一協調、加大金融支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等切實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