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紹了淮安連鎖經營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淮安發展連鎖經營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連鎖經營 連鎖物流體系
一、淮安連鎖經營業發展現狀
從總體情況來看,淮安連鎖經營行業發展水平還很低,處于初級階段,突出表現在本土連鎖經營企業少、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縣(區)之間不平衡;從業態滲透方面來看,國內外大型連鎖企業紛紛落戶淮安,其商業業態涵蓋百貨商場、超級市場、專業店、專賣店、便利店,以及折扣店等,其中,以肯德基、時代超市、蘇寧電器為主的連鎖業態為淮安連鎖經營業的發展提供了標桿作用,連鎖專業店遍地開花更是加速了淮安地區的連鎖經營業的發展;從區域布局上看,連鎖經營在淮安市中心穩步發展,并逐漸向郊區、縣輻射,初步形成了“經濟商業圈+區域物業住宅區”集中覆蓋格局,連鎖企業區域布局集中并逐漸拓展,不光在主城區的淮海廣場、樂園街等商圈有連鎖企業搶灘布陣,在廣大縣區、城郊、農村地區,一些連鎖企業充分利用自身的網絡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連鎖性的藥品超市、農資超市、日用品超市等,將連鎖經營的觸角伸到了偏僻遙遠的鄉村田頭;從行業分布方面來看,由連鎖餐飲、食品向中小型服務專業及專賣店延伸;從連鎖模式來看,淮安當地連鎖企業品牌極少,直營連鎖模式對促進淮安經濟發展的作用尚沒有體現出來,目前基本上以特許加盟模式為主,自由連鎖尚沒有在淮安發展。
二、淮安連鎖經營業存在的問題
1.淮安連鎖經營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作為連鎖經營的核心環節暨連鎖物流體系的建設相當滯后,淮安市連鎖物流規模小,專業化、社會化程度低。綜合運輸網絡、倉儲配送設施、信息網絡平臺等物流基礎設施沒有進行系統地規劃和建設。
2.淮安連鎖經營的行業分布面窄小。目前,淮安市連鎖經營業發展的行業分布面顯得比較狹窄,傳統的醫藥、超市、餐飲業等分布較廣,連鎖酒店、現代辦公連鎖等新型行業涉及不深,僅在鬧市區零星出現,而在圖書、家政、家裝、汽車銷售等領域尚未涉及。
3.淮安連鎖經營業整體規模偏小,本地連鎖品牌影響小。目前,淮安連鎖業整體規模偏小;本地連鎖品牌,如江蘇淮揚府現有連鎖直營酒店13家、淮安市濟生醫藥連鎖有限公司35家門店,不少連鎖企業如淮安商聯等本地品牌,只有3~4家門店,尚未達到國際連鎖商店協會對連鎖定義最低“11家以上零售或飲食店鋪”的規定,本地連鎖品牌影響較小。
4.淮安連鎖經營企業的管理技術水平落后,專業人才缺乏。在淮安市連鎖企業中,時點銷售(POS)、電子訂貨系統(EOS)等技術運用仍處于低層次,技術升級慢、科技含量低、綜合水平不高,連鎖總部對區域分店的管理能力和調控體系未完全建立等等。
目前,淮安市從事連鎖經營管理的人員大多屬于零售業管理人員,管理中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人才在總量和結構上與需求之間存在著巨大缺口。管理技術和人才的缺乏,造成了淮安市相當一部分連鎖企業有連鎖其“形”而無連鎖其“神”,應對挑戰、抵御風險的能力極差。
三、淮安發展連鎖經營業的對策
1.加強政策引導扶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窗彩姓梢栽谡呱弦龑ь櫩?,加強對直營連鎖、加盟連鎖等連鎖經營模式的宣傳,加大對連鎖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確定重點發展領域,為連鎖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應積極培育、扶持各類連鎖協會等自律性組織,使其真正發揮行業內部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作用。針對現狀對連鎖經營企業進行法律支持,加快相關立法工作,反零售企業壟斷法、大店法,制約外資企業的收購行為。加大融資力度。
在連鎖網點的布局方面,建議淮安市政府把連鎖經營的發展納入商業發展規劃及城市總體規劃予以考慮。中心城市的商業發展規劃必須考慮各類不同零售商業業態的有序發展和有機結合,并把發展連鎖作為重點進行宏觀指導。在城市總體規劃中,舊城改建及居住小區的新建應為連鎖企業留出一定的發展空間,并把連鎖網點的布局、業態結構的發展、配送中心的建設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來對待,在營業用房設計、施工過程中盡可能地考慮連鎖企業的特殊需求。通過多種渠道,多方位地鼓勵本地企業發展連鎖經營模式,建立淮安本地連鎖經營品牌。
2.大力發展本地自由品牌。積極發展自有商品品牌,引導淮安本地連鎖企業注重自有商品品牌的發展和經營,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進行設計,實行定牌生產。發展自有商品品牌收益高,效果好,也有利于樹立連鎖企業形象,擴大企業影響。
3.加強連鎖物流體系的建設,實現物流標準化。高效的物流系統是連鎖經營成功的關鍵。加強配送體系的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結合淮安市對物流園區的規劃,加強連鎖企業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二是在連鎖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建立連鎖企業信息系統,實現物流配送信息的相互鏈接和共享;三是根據國家規定標準,注重物流配送的標準化。
4.強化規范化管理和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企業運用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強化供應鏈管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構建連鎖經營的管理平臺。要切實按照連鎖經營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要求,整合信息技術與管理業務流程,提高連鎖經營管理效率。通過組織培訓、專題講座、人才測評、輪崗流動、院校培養、校企合作等途徑,造就一批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和業務技能強、綜合素質高、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員工隊伍,提高連鎖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吉方:《連鎖經營管理教程》[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2]黃金火:《連鎖經營》[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3]門曉偉:發展連鎖經營構建現代物流體系[J].中國商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