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7月1日,國際商會制定的信用證新規則——UCP600正式實施,UCP600與原有UCP500相比有許多不同。本文介紹了UCP600的產生背景及過程,分析了UCP600給信用證業務帶來的新變化。
[關鍵詞] 信用證 UCP500 UCP600
一、信用證新慣例(UCP600)的產生背景
1.信用證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地位
自19世紀末期,跟單信用證結算方式在英國的倫敦產生,該結算方式將交易雙方憑商業信用履約升級為銀行信用做擔保,商業銀行替代進口商承擔第一性付款人的責任,保證出口商能夠安全收匯,同時保障進口商能及時拿到單據提貨。從而減少了買賣雙方在交易中的互不信任,因而較快地為國際貿易界所接受和推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信用證在全球國際貿易結算中占據主導地位,據統計,目前國際貿易中通過信用證結算的金額約占20%左右,每年約為1億萬多美元。而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通過信用證結算的比例大約占50%。
2.新慣例(UCP600)的產生過程
在跟單信用證使用的初期,由于信用證業務的有關當事人來自不同國家,其遵循的法律慣例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實際業務中出現了各類爭議和糾紛。1929年7月國際商會(ICC)在阿姆斯特丹會議上正式通過《商業跟單信用證統一規則》,以第74號出版物公布,1930年5月15日生效,這是UCP的第1個版本。以后國際商會(ICC)又在1933年、1951年、1962年、1974年、1983年、1993年先后對UCP進行了六次修訂,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現行的UCP500就是ICC第6次修訂的結果,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在UCP600生效以前,幾乎所有的信用證業務都是按照UCP500操作,作為世界各國銀行間信用證業務的同一規則,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國際間銀行業務慣例之一。但是由于UCP500條款設置上不合理,結構編排和措詞方面容易被人誤解等方面的不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和適應信用證實際業務的需要。
因此,國際商會在2003年5月正式啟動修訂UCP500的工作。2003年8月,國際商會成立顧問小組,對來自各國家委員會的修訂意見進行篩選,并提交起草小組。2005年11月,起草小組提出了第一個完整的修訂稿。該修訂稿有9人組成的起草小組經過15次會議擬定,參考了來自26個國家的41位銀行和運輸業專家組成的顧問小組的意見,于2006年3月,起草小組提出了第二個完整的修訂稿,將原先的49條調整為39條,并定名為UCP600。2006年6月,起草小組提出了第三個完整的修訂稿。
2006年10月UCP600獲得正式通過。2006年10月25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秋季例會上,UCP600獲得通過。2007年7月1日UCP600正式實施。
二、新慣例(UCP600)內容的主要變化
1.銀行審單時限縮短
UCP500對銀行審單時限的規定為:“指定銀行應各自有一段合理時間——不超過收到單據次日起的7個銀行工作日,審核和決定接受或拒絕接受單據,并相應地通知交單方。”但“合理時間”與“不超過不超過收到單據次日起的7個銀行工作日”的同時存在,使銀行在審單時限上存在雙重標準,增加了不確定性。UCP600為此明確將銀行審單時限規定為“最多不超過自收到單據翌日起5個銀行工作日”,即審單時間從交單日起算,而不是從收到單據之日起算。審單的時限縮短為5個銀行工作日。UCP600的新規定可以減少實際業務中爭議的產生,而且縮短了銀行審單的時間,有利于受益人提前收匯,并促使銀行更有效地處理信用證業務。
2.銀行審單標準更放寬
原來UCP500的規定,銀行審單堅持嚴格一致原則,即“單證相符、單單不得互不一致”,就是說受益人所提交的單據必須在表面上符合信用證的條款,單據之間也應相互一致。否則銀行有權拒收單據,拒絕付款。UCP600的規定是在單證之間不要求“等同”,只是要求“不得矛盾”,這樣比過去單單之間“不得互不一致”更體現審單標準寬松化的傾向。
過去銀行根據“嚴格相符”的原則大量退單。現在UCP600相對更為寬松的審單原則,使得銀行在具體業務審單時,更靈活地處理單證、單據,對信用證業務的開展是非常有利的。
3.銀行選擇處理拒付單據方式的增加
UCP500規定銀行在處理不符點單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持單聽候處理;二是將單據直接退還給交單人。UCP600則增加了銀行處理不符點單據的方式,引入了另外兩種新的選擇方式:一是持單直到開證申請人接受不符單據;二是根據事先得到交單人的指示行事。UCP600的規定使得銀行增加了多種選擇的權利,使交單人能夠最大限度獲得信用證項下的支付,也有效縮短了銀行出來不符點單據的周期,減少了不符點爭議的產生。
4.對單據運輸途中丟失的責任承擔
對于單據在運輸途中丟失的問題,UCP600強調只要單證相符,即只要指定銀行確定單證相符、并已經向開證行或保兌行寄單,不管指定行是兌付還是議付,開證行及保兌行均對丟失的單據承擔付款責任。而在UCP500中,沒有明確單據在運輸途中丟失后,開證行或保兌行是否有付款責任。
參考文獻:
[1]尤璞:UCP600對信用證結算業務的影響.商場現代化,2008(1)
[2]周會青:信用證的最新規則.商業時代,2007(27)
[3]王善論:UCP500修訂進展及若干問題討論.對外經貿實務,2006(6)
[4]王瑛:從UCP500到UCP600:信用證業務新慣例解讀.廣東商學院學報,2007(6)
[5]張蘊:UCP600到UCP500相比的變化.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