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個人知識管理的原則出發、詳細闡述了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目的是建立一種方便、適用的工具幫助個人進行知識管理,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在知識經濟時代個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設計 開發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隨著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的逐步形成,社會對個人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個人廣泛的知識用傳統的管理手段、方法來管理已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采用計算機管理已成為實現個人知識管理規范化的重要手段。
知識管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管理理念的轉變過程中,順應網絡的發展而誕生的新的管理模式,是對一個組織或個人的知識和技能的捕獲過程,使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合適的人,實現最佳決策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
一、 個人知識管理的原則
個人知識管理的實質在于幫助個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資源,提高個人的競爭力。通過個人知識管理,讓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隨手可得的信息變成更多價值的知識,從而最終利于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積累是知識管理的基礎,共享是知識管理的價值體現,創新是知識管理的最終追求,因此,個人知識管理實施應基于以下原則:
1.信息的采集與加工。根據自己擬定的學習目標,對信息進行合理的選擇和取舍,并時刻保持心思的敏捷,快速地吸收有用的知識。
2.知識存儲與積累。包括知識分類和編目方法、網絡技術與數據庫技術、隱性知識的積累。
3.知識的共享與交流。個人要增長知識,就必須與他人共享。
4.知識的使用與創新。在綜合的基礎上創造信息和知識,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
1.個人知識管理系統分析。本系統以知識管理理論為基礎,對個人知識的獲取、積累、共享、創新等過程進行合理管理,最終提高個人對知識的發掘和利用的效率。個人知識管理系統所管理的知識主要涉及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形成、發現的各種知識及學習資源。本系統對這些知識不是簡單的復制、集合,而是要在提取之后進一步對它們加以發掘、提煉,通過它們之間的關聯而賦予它們更多的意義,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
由于ASP具有幾乎完美的面向對象語言技術、完善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對標準技術的完整支持等優點,本系統選用ASP作為開發工具。基于個人知識的存儲量較小,以及對資料處理速度的要求不是特別高等因素的考慮,Access以其操作簡單方便、兼容性好、提供口令支持等優點,我們選擇ASP+Access組合來開發本系統。
2.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功能
(1)知識獲取功能。此過程是將個人需求的信息收集、保存、積累起來,知識獲取是知識管理的基礎。它包括對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如電子文檔資源、紙介文檔資源(通過掃描)、語音資源、圖片資料、數據庫記錄等的采集、編輯,然后收集到知識數據庫內進行分類整合。它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獲取知識,一是對現有的一些顯性知識的采集,如通過收集學校、教育界、學術界現有的研究資料、課題資料、學習資料及其他資料,并創建電子文檔輸人到知識庫。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知識的過程能學習和強化知識。另一方面,來自對隱性知識的挖掘和捕獲,如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經驗、學習創新、學習心得、研究啟發等的分類、分析和提煉,形成有價值的知識并錄入到知識庫,這是個人知識的轉化過程,若不能有效地管理起來,極有可能產生部分遺失。
(2)知識利用功能。知識利用是整個知識管理過程的目的。由于知識信息數據有時是很難剝離開的,數據通過和其他數據聯系和組織起來變成信息,當信息被分析、與其他的信息相聯系、比較時而變成知識。因此,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知識管理系統可反復查閱相關內容,把它們聯系起來,加以分析比較,變成新的知識,吸收利用,并通過實踐加以創新。因為,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檢驗,知識才能不斷更新,創造價值。而知識的更新又是一個知識獲取的進程,從而體現出知識的無窮價值。
(3)知識共享功能。知識共享是將個人知識同外界,包括學校、學術界等進行知識交流、共享。通過共享交流,使個人知識得以積累、更新,也使學校、學生之間得以共同積累,并共享知識。此功能通過將知識以多種公用文檔格式的導人導出來實現。
(4)知識創新功能。知識創新是施行知識管理應達成的一個重要目標。應當來說,個人知識的創新主要是在個人知識的轉化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完成的,知識創新是發掘個人頭腦中潛在的想法、直覺和靈感,并綜合起來加以運用。
個人知識管理系統從根本上說主要是針對個人的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也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因此必須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系統才能提供知識文檔管理、知識獲取、知識搜索、知識共享,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鞏固,強化知識,創新知識。
3.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模塊。筆者所開發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模塊如圖1所示,系統遵從B/S、多用戶并發模式,不僅可以實現知識的整理和積累,而且還可以成為一個知識交流、共享的平臺,一個展現自我的空間。
圖1 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模塊
三、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開發
1.操作流程。筆者開發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操作流程如圖2所示,首先需要使用在本系統注冊的用戶名、密碼登錄,通過后即可進行相關的操作,操作完畢之后,退出即可。
2.個人模塊。個人模塊里面主要分三部分:內部通知、網絡記事本、個人記事本。網絡記事本對內容進行了分類,便于瀏覽,任何用戶都可以在里面發貼;內部通知實際是一個公告欄的作用,一般由管理者定期更新通知;個人記事本,相當于自己的電子日記本,當然,在這一模塊里,還可以上傳視頻,特別有利于英語的學習。
3.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模塊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模塊,主要有對常用電話、網址、手機號碼等整理,同時可以實現對全國各地區的郵政編碼、手機號區域、IP地址、日歷的查詢。
4.交流中心。交流中心包括BBS、討論中心、軟件下載等。交流中心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也提供一個和別人交流的平臺。討論中心是一個虛擬的會議室,這個虛擬會議室可以由任何用戶發起會議,發起一個會議主題后即可開通會議室,然后每個用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你認為可以的時候就可以結束會議,不受時間、空間人員的限制,就可以輕松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5.個人助理。個人助理包括個人通訊錄、日程安排、修改資料、個人檔案等。個人助理雖說是一個私人空間,但有很大的用途,相當于秘書的作用,它集通訊錄、備忘錄、檔案袋于一體,讓你有計劃、有目的的工作、生活和學習。
6.個人信箱。個人信箱包括公共信件、寫郵件、收郵件、發郵件、回收站等內容。筆者在設計這一模塊時參照了Out Look和Fox Mail的兩個郵件接收系統的功能,使用者就可以任何地方任何時刻接受自己的郵件,而不需要受網絡郵箱性能的干擾,還有效的避免了垃圾郵件的散播。
7.超級管理。超級管理實現了對數據源的管理,包括有網絡記事本管理、個人記事本管理、用戶管理、視頻管理等內容,它起到的是一個總指揮官的作用,是對前面模塊的一個系統的管理,還可以在這里根據實際需要填加相應的模塊。
8.系統管理。系統管理模塊包括廣告管理、數據備份、數據恢復、數據壓縮、技術支持五個內容。系統管理相當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有了它的支持和保障,我們的系統才可以健健康康的“長大”。
個人知識管理就是有目的和有意識地對個人知識進行管理, 逐步建立與完善個人的專業知識體系, 整合與補充自己的信息資源, 提高個人的工作效率與競爭力。個人知識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但個人知識管理對個人的成長和職業生涯的成功是極端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杜明李向東:個人知識管理及應用初探[J].商業現代化,2005(4)
[2]陳力行:論個人知識管理[J].情報科學,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