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從循環型農業、循環型工業、循環型服務業三個方面分析闡述吉林省循環經濟發展的的策略。
[關鍵詞] 循環經濟 生態農業 老工業基地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了“堅持節約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吉林省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中,轉變原有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將發展循環經濟與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結合起來,制定了《吉林省“十一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索》。指出吉林省循環經濟發展目標為:到2010年,在吉林全省建成一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重點企業、生態工業(農業)園區;選擇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區域,開展循環經濟城市和區域試點;推進綠色消費,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全省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廢物最終處置量明顯減少,初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吉林。使循環經濟在推進生態省建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實現上述目標,筆者認為,吉林省發展循環經濟應采取如下策略:
一、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
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與合理化。產業結構方面,要以減量化為中心目標,降低經濟發展對物質和能量消耗的依賴。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第二產業比例過高不利于物質的減量化。而服務業單位GDP對資源能源的消耗遠遠低于第二產業,發展服務業尤其是低能耗、低物耗、高增值的現代服務業本身就是對循環經濟的推動。在調整三個產業比重時,還應注意大力調整三個產業內部的結構,盡量發展高附加值、消耗資源少的產業。
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節水型、土地集約型的高效農業。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發展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減少對土地的污染。推進“四位一體”種養殖業復合模式。所謂“四位一體”,是一種庭院經濟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的生產模式,就是建大棚利用太陽能養豬養雞、種植蔬菜,以及人畜糞便做原料發酵生產沼氣用于照明,沼渣作肥料又用于種植。這種模式既可以解決農村的能源供應,改善農民的衛生和生活環境,又可以減少農作物和蔬菜生長中農藥化肥的使用,提高了食品品種和食品安全。此外,利用農業廢棄物秸稈、玉米芯等作為原料,采用“龍頭企業+農戶”的模式生產食用菌的系統工程。這種模式,既可以利用種植業的剩余物——秸稈生產食用菌,增加經濟效益,又可以利用食用菌生產的剩余物作為優質肥料,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二、工業發展中要積極發展清潔制造業
吉林省要依托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一汽”集團,發展綠色車輛工業。汽車行業不僅在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能源,而且在其產品的使用過程中也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汽車制造業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要注重生產過程,也要注重其消費的過程,應該綜合考慮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再到使用整個生命周期中物質和能量消耗,使其達到最小化。汽車制造業的減量化、再循環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在汽車制造中使用新材料,降低汽車的重量,減少能源消耗;積極開發燃料電池技術,提高內燃機、發動機效率;開發高性能的汽車尾氣凈化器;構建廢舊汽車循環利用體系。
發展綠色化工產業,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技術含量,加大對原油的深加工,促使產業鏈不斷延伸,從而使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在采用先進工藝、推行清潔生產、穩定提高基礎化工的同時,向生態環保的精細化工、汽車化工、綠色農用化工方向發展;在原材料和產品的生產運輸過程中,要嚴防“跑冒滴漏”,通過加強管理、技術革新,從生產的各個環節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廢物排放,減輕對城市空氣和主要水域的污染,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還應加強煉油過程中廢物的回收利用。
發展環保型鋼鐵產業,首先,在源頭上減少生鐵等原材料的輸入,多采用廢鋼資源;其次,在能源節省方面,可以通過尋找廢物再生燃料,來減少化石燃料的用量;再次,要進一步提高鋼鐵產業的廢物資源化率;最后可以與社會其他行業密切聯系,吸收社會和其他行業的廢棄物,供鋼鐵行業生產用,同時產生的廢物由需要的其他行業吸納。
發展生態經濟效益顯著的高新技術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重點在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領域,集中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的有利于生態保護與開發的高新技術產業。依托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特有的野生中藥材、滋補類動植物資源和生物制藥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生物制藥業,生物制藥業屬于低消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依托東北地區知識儲備、智力密度、科技產業優勢,運用高新技術,大力發展光電子、科學儀器儀表等高新技術產業。
三、積極發展綠色服務業
鼓勵綠色生態旅游的發展。發揮吉林省生態資源優勢,將循環經濟理念引入旅游產業發展中,創建以生態旅游為導向的產業發展模式。
賓館餐飲業應該逐步減少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提供耐用型消費品。例如,采用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者要求消費者額外支付一次性消耗品費用等方法,正確引導消費者;賓館爭取實現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批發零售業要逐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盡可能使貨物的包裝進入回收渠道。此外,還要對賓館、飯店的餐飲廢棄物進行有效的處理。餐飲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較大,目前餐飲廢棄物基本上被養豬戶直接喂豬,而“泔水豬肉”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雖然餐飲廢棄物喂豬是明令禁止的,但仍屢禁不止。對此應加強監管,統一回收,由專門企業進行加工,重新利用。
發展循環經濟,使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最佳選擇。同時,循環經濟的發展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的關注和參與。
參考文獻:
[1]賈廣和:吉林省“十一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索[J].財經界,2006.12
[2]王新利高峰: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循環經濟研究[J].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