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會成為下一個雅虎嗎?
今天,我們熱情洋溢地談論超越了雅虎的谷歌,同時充滿惋惜地調侃被谷歌超越的雅虎。我們都知道,是搜索幫助谷歌做到這一點的。但是,為什么雅虎,這個曾經互聯網業骨灰級的創新家,卻在十幾年后,竟然因為創新精神喪失而淪落到了今天的境地?谷歌有一天也會喪失創新精神嗎?那些創新為本的公司是如何忘本的?你的公司呢?
在那些旁觀的清醒家看來,雅虎是被大企業病擊倒的。比如,早在兩年前,雅虎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布拉德·加林豪斯就批評雅虎管理層畏首畏尾、缺少夢想、行動緩慢、激情不再、缺乏責任意識、激勵制度紊亂、戰略上的“花生醬”——不懂得取舍、權責不明、官僚主義等等。
每一個問題看起來都讓一家公司膽寒。究竟是哪個(些)因素引發了這些問題,或者引發了其他問題?如何應對——恢復夢想、重塑冒險精神?
如果說真有那么一個解釋,也應該就是這么一個像車轱轆話來回轉的道理:戰略創新失敗或者停滯。正是因為沒有發現新的值得冒險的領域,所以才沒有夢想;沒有夢想,所以發現不了……
說句公道話,清醒的旁觀者所依據的似乎是成王敗寇的邏輯。實際上,戰略創新非常困難,盡管這種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當局者的偏執,或者說愚蠢。
首先,企業的領導者和普通人一樣,會不自覺地給自己設置天花板。比如,雅虎的市值是200億,它不可能超過1000億。為什么?從來沒有人這樣問,因為他們就是這樣認為的。這是夢想和創新精神的起始墜落點。
其次,公司很容易被一種成功的戰略所俘虜,以至于決策者相信背離它完全是庸人自擾。在這種戰略下的創新活動不僅是無足輕重的,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南轅北轍。比如,雅虎的創新使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個門戶,那么它就越難成為一個搜索引擎。
再次,正確取舍比叉著腰教訓人要困難不止一萬倍。也許,取舍的成功,你必須先問計于水晶球,或者中國的風水先生或者易學大師。除了戰略決策本身的復雜性(后來者很難看出其波濤),戰略創新的關鍵困難在于領導者對趨勢的認知的差異,以及經驗給他帶來的行業偏好。而這種認知差異是無法控制的。此外,創新型創業家之所以后來會成為絆腳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曾經的創新是他在外界悲觀的時候堅持下來的結局。
當然,必須反思和時刻警惕的是,董事會應該不辭枯燥地提醒企業的領袖,一定要捋起袖子,像擊打棒球那樣有力和敏銳地瞄準大企業官僚主義。如果CEO總是花時間去迎合華爾街那群目光短淺的投資家,或者與既有客戶吃飯,或者醉心于老板椅上的自我欣賞,而不屑于與工程師們開會,或者沒時間讀讀行業雜志,那么,是不是應該考慮讓這個家伙卷鋪蓋走人了?
還有一個建議是,不要追求完美。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在戰略創新上無所作為,是因為我們在既有架構下追求100%。闖蕩西部的牛仔可不是西裝革履、溫文爾雅的紳士。企業家不要把自己降低為一個超級客戶服務員,或者超級銷售代表,你的關鍵職能是創新,是創造性破壞而不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