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的各個時期,軍隊總是當時社會最為嚴密和典型的組織。軍隊的組織形式和方法傾注了各個時代精英的心力,而軍隊的演變過程也可以折射出人類組織的發展過程,對我們研究組織無疑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軍隊的大致分類和特點
軍隊組織無疑是龐大和復雜的,而且其演變過程是連續和漸進的,在某一時期甚至還會有反復,所以不可能用簡單的概念清晰地將其劃分清楚,而只能擇其主要特點,進行相對模糊地歸類和總結。
大致而言,由于軍隊很大程度上是當時社會組織的反映,所以我們可以以社會形態發展階段作為依據,將軍隊劃分為原始軍隊、封建軍隊、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四種。
原始軍隊是組織最松散、最簡單的軍隊,在歷史上各個時期都有這種軍隊出現。這類軍隊最顯著的特點是:個人領袖型的組織方式。
在這類軍隊中,軍隊的領袖是惟一的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責任都歸集于一人,個體直接服從于領袖,不具備各種職能的中級機構或官員,而領袖的助手只是依附和輔助其工作,并依賴于領袖的權威來行使職權。軍隊規模的擴大是通過簡單聚合,并由各自領袖的群體來完成,相互之間的聯系僅建立在各自的領袖之間。人類部族社會時期的軍事組織以及歷史上出現的很多次農民起義軍隊如黃巾軍等都屬于此類。
封建軍隊是伴隨著國家政權的建立而出現的,并作為一個正式的組織,承擔國家政權的指定功能。這就決定了封建軍隊具有的基本特點:正規化,整體上具備了系統構架,內部具有了相應的職能分工, 但受限于社會形態和國家組織的形式,下級對上級的人身依附成為軍隊組織起來的重要手段和形式。為此,軍閥得以在歷史上反復出現,軍隊的戰斗力也受到了很大限制。東西方封建社會中出現的軍隊大都以此種方式進行組織。在西方由領主建立的軍隊里充分體現了領主與農兵的主從關系,而中國明朝的軍職世襲加上軍戶制度,更是從國家制度上確定了軍隊在人身關系上依附于將領。
民族國家的興起是近代軍隊出現的基礎,相比以往的封建或更早的奴隸國家,民族國家打破了君主與國家之間的等同關系。這一根本性的變革導致了國家軍隊的組織方式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而轉變成為職業關系基礎上的組織。 職業關系的基礎推動整個軍隊內部分工更為精密,使得基層士官得到發展,也為技術兵種的出現奠定基礎。近代西方國家的軍隊大都屬于近代軍隊,而中國歷史上由于是被西方列強入侵而強行打破了封建統治秩序,而沒有出現實際意義上的近代軍隊,民國軍閥混戰所體現的更多是封建軍隊的特點。
現代軍隊與近代軍隊最大的區別,也是其自身最大的特點在于思想。如果說近代軍隊是組織嚴密的機器,那當其獲得思想武裝后,就具備了靈魂,從而使得整個軍隊組織的效率、紀律和個人主觀能動性發生了巨大轉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自三灣改編后,就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了現代軍隊的特點,也正是由此才能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樣在軍事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行動,毛澤東也因此被不少人視為組織大師。
軍隊演變的組織邏輯
縱觀軍隊演變,組織發展的原則和規律在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原始軍隊所體現的是個人能力起決定性作用,組織依從于個人。這類軍隊往往是受到某人感召而得以組織起來。從組織上來看,這種簡單的團體,只是個人的累加,沒有相應的組織安排來保持整體行動一致,組織的能力沒有得到發展,組織所能發揮的最大作用取決于組織領導的個人能力。而當組織內部出現能力超越領導的人員時,往往會導致組織的分裂和領導的更替。正如一個企業在初創階段,往往成長的動力來源于創始人的個人能力和其所代表的創業團隊的團結一致,但這種對企業的推動力往往無法長期持續,這種組織方式也無法應對企業規模擴大后所面臨的挑戰。
當軍隊在規模擴大,涉及到的各方面事務增加,更重要的是在組織的目的性得到明確后,為達到組織的目的,所涉及和動員的資源數量都不再是個人所能處理和承受的。封建軍隊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這個時期,組織的作用開始壓倒個人的作用,群體作用取代個體成為最大的決定因素。為此,以組織形式承擔各項職能分工的機構開始出現,并共同構成了統一的組織整體。封建軍隊的出現,使得組織行動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各種戰術具備了出現和實施的基礎。但由于封建軍隊所具有的人身依附性,組織紀律和制度在制訂和執行上都面臨過多的人為因素,而政府對于軍隊的控制則因此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在雙方之間存在搏弈。當軍隊與政府或其內部團體之間能夠較好地統一協調時,則軍隊從政府獲得的資源支持和其自身的組織紀律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反之,則面臨資源不足和軍紀敗壞的局面。與軍隊在這一階段所面臨的情況類似,企業在獲得一定發展后,在組織性獲得提升的同時,也面臨著內部小團體形成和各核心骨干人員之間的協調問題。眾多的企業由于未能通過提升組織管理水平克服所存在的隱患而導致企業的渙散甚至是崩潰。
當軍隊組織進化到具有自身的獨立地位,不再跟具體人劃等號,而只為其自身存在的目的服務后,近代軍隊應該說具備了成立的基礎。但要真正成為近代軍隊,必然地需要內部組成人員擺脫人身依附關系實現職業化,而內部指揮管理則合理職能化。這種組織方式使得軍隊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并能夠使用嚴密的制度來確保組織的精確運行和管理有序。再加上近代工業提供的技術支持,各種戰術的發展,使得近代軍隊出現后,對各項資源和技術的調動和運用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由此對封建軍隊表現出巨大的優勢。西方世界也正是憑借率先在世界實現軍隊近代化,完成了對全世界的殖民擴張和瓜分。事實上,大多數能夠獲得成功并長期存在的企業至少也應在組織上達到近代軍隊的水準。內部完成了合理而符合自身戰略目標的組織結構和職能劃分,并且通過各項機制確保了企業是利益的統一體,以組織的力量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消除了具體某個人對于企業的過分影響力。在這類企業中,有序的管理保證了決策的執行,而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大的威脅則是高層決策失誤、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能力或者說是靈活性差、制度的過分僵硬所導致的組織效率降低、以及運營成本過高使得企業的競爭力下降。
當軍隊組織具有了自己的思想,并且該思想是成體系和符合其存在基礎或者是政府的長遠利益的,同時還能夠在組織內部建立和貫徹與自身目的一致的組織文化時,現代軍隊就擺脫了近代軍隊單純地依靠嚴厲的制度和森嚴的等級體系來進行組織所帶來的各項副作用,例如體制僵硬等,同時政府在軍隊貫徹其意志上就具備了更深層的保證。軍隊由此而能在表現出更強的組織紀律性的同時,其自身的能動性也獲得了更好的發揮。企業同樣也是如此,當一個適合企業成長的組織文化被建立起來后,硬性的制度將可以減少,而更多地通過柔性的文化來調整組織內部個人的行為舉止與組織利益保持一致。企業的管理難度將得到降低,而管理效果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