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給出了委托人正確對待代理人“二心”(在追求企業利益的同時也追求私人利益)的方法。
[關鍵詞] 委托—代理 企業利益 私人利益
一、代理問題
在現代經濟中,企業的所有者稱為委托人,企業經理人員為代理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委托—代理關系。同樣,在企業內部,企業經理是委托人,企業中的其他員工是代理人,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代理關系存在著一個嚴重的代理問題,就是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偏離委托人的目標,而去追求一些私利,即代理人存在“二心”。例如,經理人會去追求豪華舒適的辦公環境、講究排場、只顧企業的眼前利益而犧牲了企業的長期利益等,企業中的員工消極怠工、用企業的汽車為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供運輸服務等。
代理人存在二心,委托人對此耿耿于懷,但也很感無奈,因為對代理人監督太嚴,就會使代理人惟命是從,代理人失去主動性,會使企業失去市場機會,也就失去了代理人存在的價值;相反,如果監督太松,就會導致代理人的行為偏離企業的目標,造成代理人敗德行為的泛濫。那么如何正確對待代理人的私心呢?
二、對“二心”的分析
假設代理人既追求企業目標又追求私人目標,通過對這兩個目標的追求而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滿足,即代理人的效用是這兩個目標的函數。設X表示私人目標(為橫軸),Y表示企業目標(為縱軸),U表示代理人的效用,則U=U(X,Y)。U曲線是一條無差異曲線,如圖中的U1、U2曲線。
假設這兩個目標都是可以量化的,可用貨幣來度量。又設獲得一個單位私人目標的勞動量為PX,獲得一個單位企業目標的勞動量為PY。PX和PY也可以用來分別表示代理人獲得私人、企業目標的難易程度。代理人在某一段時間內所能支付的總勞動量為E,則xPX+yPY=E。稱這一條件為勞動量約束條件,其直線段為勞動量預算線,如上圖中的E1、E2、E3直線段。在這一約束條件下,代理人的最大化效用是在無差異曲線與勞動量預算線相切的點上,如上圖中的B點。在B點上,代理人獲得x3個私人利益和y1個企業利益。
當追求私人目標的難度PX增大,追求企業目標的難度PY減小時,勞動量預算線作順時針方向轉動,從E1轉至E2,這時代理人追求私人目標的數量減少,從x3減少為x1,追求企業目標的數量增多,從y1增至y2;當追求私人目標的難度PX減小、追求企業目標的難度PY增大時,勞動量預算線從E2轉至E1,代理人就會追求較多的私人利益和較少的企業利益。但是在這兩種情況下,代理人的效用都相同,都得到相同的滿足。
假設圖中E2是某一個代理人的勞動量預算線,E3是另一個代理人的勞動量預算線,E2平行于E3,且他們的效用曲線相同,這表明后一個代理人的能力、精力因而勞動強度比前一個代理人強,因此后一個代理人追求的私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的數量都會比前一個代理人都多,x2>x1,y3>y2。
三、結論
根據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委托人要面對現實,要容許代理人 “二心”的存在。要記住古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增加代理人追求私人利益的難度和企業利益的容易度,把代理人的私心降到最小程度。委托人可出臺相應措施對代理人追求私人利益進行限制,加大代理人追求私人利益的風險,使他們知難而退;為代理人追求企業利益創造條件,排憂解難,使他們樂于為企業利益而努力工作。
3.任用能力強、精力充沛的代理人。雖然此類代理人追求私人利益會增多,但是,他們也能為委托人帶來更的企業利益。這比選用能力低、精力弱的代理人導致企業利益和私人利益都減少的情況下要劃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