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4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在4月10日突破7元大關,“6時代”來臨了。人民幣升值給我國眾多外貿與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對于長期位居我國出口商品第一把交椅的紡織服裝行業的影響是首當其沖。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服裝出口企業的負面影響
1.削弱我國服裝出口企業的競爭力
我國服裝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產業,產品附加值較低,長期以來主要依靠低成本獲得競爭優勢,利潤較薄。在人民幣升值之前,行業的毛利率能保持在10%到15%,當人民幣升值5%的時候,實際利潤減少了2%到3%,但是現在企業的利潤,僅剩下2%到4%了,這個2—4之間,對服裝行業應該說是一個很艱難的數,這個數應該是維系企業發展的數字。讓企業感到更難以應對的是,在人民幣一路小跑升值的過程中,與企業長期合作的一些國外客戶可能會放棄繼續與他們合作,從而去選擇成本更低的周邊國家的企業,這個壓力,比銷售利潤降低的壓力還要大。
2.加劇國內服裝企業的激烈競爭
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以及原材料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將有大量服裝出口企業轉型由外銷轉為內銷,這更加劇了國內服裝企業的競爭。一方面產品數量增多,市場供過于求,這勢必加劇國內服裝企業的惡性競爭,價格的下降使得整個行業步入一個競爭力很強但利潤卻不高的境地。另一方面,國內本土市場也正受到外來品牌的蠶食,如來自沒意大利,美國等老牌服裝強國的服裝產品憑借其資金和設計實力長驅直入,占據國內中,高端市場。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服裝出口企業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服裝業的結構調整
人民幣升值會相對提高出口服裝的成本,并相對提高出口服裝在國際市場上的報價。議價能力較強的企業可以在簽訂外貿合同過程中與海外客戶共同分擔升值的的損失。但對于議價能力較差的企業,幾乎無利潤可言。企業要想保持國際市場上的銷量而又有所利潤,就必須調整產品結構,通過生產利潤相對較大的高端產品,來彌補匯率所帶來的損失。因此,人們幣升值對行業發展有一定正面作用,盡管行業總體國際價格競爭力短期下降,但升值也無情淘汰了一些不規范和抗風險能力低下的小企業,使企業競爭相對趨于公平。經過產業調整洗牌之后,一部分有創新能力和規范性較強的企業,將走向產業升級的轉型之路,產業布局將更趨合理。
2.有利于促進我國服裝行業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減少貿易摩擦和改善貿易環境
沿用粗放型的貿易增長方式,中國出口的服裝無論在款式、規格和面料等方面都屬于中低檔產品,企業的競爭力較弱。大量低端產品的出口很容易授人以柄, 遭到包括反傾銷、特別保障措施和其他技術壁壘等手段在內的報復。而人民幣的升值會相對提高出口服裝在國際市場上的報價,有利于減少貿易摩擦和改善貿易環境。從數量上看,中國服裝業的生產量和出口量或許今后將有所下降,但品質將得到提升,產品價格和出口總值將會不斷增長,促進我國服裝行業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三、我國服裝出口企業的應對策略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對于飽受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服裝企業來說,如果能主動進行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加強研發、更新產品,告別價值鏈下游的競爭,那么壓力就會變成成長的動力。根據專家分析,服裝業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極有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環保立法、信息科技、高性能材料、工藝與設備。因此企業應加大研究與開發的資金投入,利用先進技術對服裝行業進行嫁接改造,促使其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提高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外雖然人民幣升值給我國服裝出口企業帶來競爭的壓力,但同時也降低了利用境外先進技術的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后設備的進口成本將下降,因此我國服裝出口企業可以此為契機,加快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及配套材料,加大國外服裝企業資產收購的力度,促進我國服裝的更新換代和質量升級。
2.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
實施“走出去”戰略,不只局限在服裝產品“走出去”,還包括服企資本“走出去”,一方面通過在國外投資設廠和聯合辦廠,設立貿易公司和原料基地,利用各種區域性優惠安排,繞過貿易壁壘,規避貿易風險;并利用原有的資源、品牌和銷售網絡,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主動進入發達國家的供應鏈和銷售終端,與國外的生產商和零售商結成互補雙贏關系,以合作求發展。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在鞏固原有歐美高端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大力發展與非洲、拉美及東歐國家的貿易往來,從而促進我國服裝出口貿易的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
3.培育自有品牌,提高產品的品牌附加值
目前,我國服裝企多以來料加工、貼牌、模仿為主,在品牌、標準、研發、渠道、制造這條全球產業價值鏈上處于下游,沒有自主產權的國際名牌成為服裝業長遠發展的潛在危機。要改變當前我國在服裝行業產業鏈中不利的分工地位,打造強勢品牌是必走之路。知名品牌的產品,某種意義上是具有某種壟斷特征的產品。一旦一個產品具有了壟斷屬性,就有了定價權。成本上升了,價格就可以水漲船高,顧客照買不誤。因此我國企業必須改變以產能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和提升服裝自主品牌, 依靠技術和品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4.充分利用現有的金融工具, 選擇正確的財務戰略
我國服裝出口企業應增強規避匯率的波動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選擇正確的財物戰略鎖定匯率風險。外匯風險的產生是由于存在貨幣兌換和支付時間差異, 因此在支付結算環節上, 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支付幣種和支付時間來規避, 一般而言, 應盡量爭取用硬貨幣收匯, 用軟貨幣付匯; 如預計人民幣升值, 應盡量提前收匯、推遲付匯。在合同訂立環節上, 應設定適當的貨幣保值條款。另一方面可積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如人民幣遠期結售匯和掉期業務。企業可以靈活運用匯率期貨、匯率掉期、匯率期權等各種金融衍生工具防范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