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柔性管理是非強制性的管理方式,是一種模糊的、非線形的管理,注重員工的自我控制與自我塑造。內地企業引進柔性管理,就必須實施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建立柔性的組織結構使工作設計更加柔性化,注重員工培訓,并采用柔性的激勵措施,進行柔性的績效考核。
[關鍵詞] 內地企業 人力資源 柔性管理
與沿海企業相比,內地企業活力往往不夠,而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才是企業保持活力與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對于向技術密集轉化且創新性活動已經廣泛存在的內地企業來說,要認真審視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性方式,在員工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說服力,從而把企業意志變為個人的自覺行動。與剛性管理相比,它更符合內地企業發展的要求。
一、什么是柔性管理
要了解柔性管理,首先要了解剛性管理。剛性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依靠嚴密的組織結構、嚴密的紀律規章和賞罰分明的激勵來進行以生產為導向的管理,這也是內地企業過去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諸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曾經懸掛在非常顯眼的位置,讓每一個上班來的人感到自己就是工具,一些有能力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往往離職跳槽。與剛性管理相反,柔性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本質上是“以員工為中心”和“以顧客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統一,更加強調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1.柔性管理常常表現為模糊性
內地多數企業常常采用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也就是用絕對和精確的方式進行管理,因此其決策所需的信息只是在非常狹小的范圍內才有意義。而柔性管理的對象是人,人是一種微妙的客觀存在,很難對人的復雜多變的思維給一個明確的定價,因此對人的約束也必然是不確定的,只能進行模糊化處理。
2.柔性管理是非線性的管理
這種非線性體現在:員工在工作中投人的精力與產生的績效并非是一種線性的關系,個體功能的總和與總體的功能呈現非線性的關系。以往內地一些企業忽視這種非線形關系,通常采用加班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務,或者集中人力完成一件任務,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3.柔性管理強調自我控制
內地一些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將員工看成是純粹的“經濟人”,認為他們只為自身的利益存在,所以需要用嚴格的組織和規章來管制,用金錢獎勵或者處罰來約束。柔性管理模式吸取了現代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成果,將員工看成是“社會人”,他們除了關心自身的經濟利益之外,也注重諸如成就感、親密感、歸屬感等等。因此在柔性管理模式下,通過給員工設定明確的目標,并為其創造一定的條件,通過相互的理解和溝通,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自發地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
4.柔性管理強調自我塑造
有些內地企業通過限制員工的言行自由來達到使員工轉變,缺乏內聚性,更多的強調懲戒,扼殺了員工的創造性。柔性管理從員工的內心出發,希望使員工能從心理上接受,從觀念上轉變,從而產生對于企業的忠誠感和歸屬感,進而進行自我塑造,達到與企業的和諧。
二、柔性管理與內地企業發展
1.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生產的柔性化
一方面內地企業要與沿海企業進行廣泛競爭,這種競爭隨著沿海企業大量內遷而擺在了家門口。同時,由于物質產品的豐富,消費者的行為也變得更具有選擇性,這就要求內地企業及時提供更加多樣化和更具鮮明個性的產品。社會需求的這種變化,反映到生產上來,就是以追求規模經濟為目標的批量生產被以滿足顧客需要為主的顧客化生產所取代,也就是“生產的柔性化”。反映在柔性管理模式上就是產量根據訂單來確定,并盡量減少冗余庫存。由于以訂單確定產量,小批量多品種就成為生產中柔性管理的指導思想。
2.生產過程的柔性化要求企業管理的柔性化
生產過程的柔性化可以看作是當代生產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產品研發的柔性化、產品生產的柔性化,產品銷售的柔性化。生產過程的柔性化要求企業實施柔性管理,以少層次、網絡型的組織結構代替多層次、垂直型組織結構,既提高信息傳遞效率,也提高工作效率;能夠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橫向溝通,縮小和消除各部門之間的壁壘;實行綜合化管理,提高內地企業整體的反應靈敏度。簡單的說,就是內地企業應該由以往金字塔形的組織結構向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方向發展。
3.柔性管理突出員工積極性的發揮
內地企業積聚了大批的知識型員工已經不是什么難事了,這些知識型員工具有強烈的開拓精神,自尊與參與意識很強,不樂意接受剛性的約束。知識型員工的智力活動無法直接計量,其創造性的工作也難以量化。因此,內地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通過柔性管理,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大多沿海企業強調自由、進取和以工作為樂趣的氛圍,企業的經理只是確定工作方向,至于這些工作怎樣來完成,工作的過程與工作時間,則完全由員工自由決定,員工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各種創意,經理所需要的只是最后的結果,內地企業完全可以引進這樣的管理方式。
4.員工管理過程中的柔性化激勵設計
內地企業激勵機制大多以物質激勵為主,激勵手段單一。在激勵機制設計中融入柔性管理思想,就是在設計企業的薪酬福利等方案時,充分考慮各類員工的工作性質,體現激勵機制上的柔性化。實施中不僅要注重對員工物質上的獎勵,還應注重對員工在精神上的嘉獎。可以通過豐富工作內容、提高工作的挑戰性,對員工進行激勵。同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員工的不同需要,實施多樣化的福利。例如有的員工希望得到更多學習培訓的機會有的員工希望能把假期集中起來做旅行,有的則希望工作時間靈活些。通過對員工這些不同需要的滿足,能提高員工的滿意感,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三、柔性管理在內地企業的實施
1.建立柔性的組織結構,實施“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分別體現在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企業內部的“以人為中心”,就是個人不再被視為達到目標的工具,而是創造成功價值的主要來源。一方面,內地企業管理者應能意識到只有依賴于全體員工首創精神和決策能力企業才能成功,充分重視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同時管理者也應參與一線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決策;另一方面,內地企業需要增強員工的主導作用,提高他們的責任感、主動性、挑戰性、紀律性和合作精神。創造員工之間協作和交互學習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發展自己的能力,消除上級與下級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隔閡。企業外部“以人為中心”,就是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及時地將顧客的需求反饋到企業內部,并采用電子商務等先進的手段進行銷售活動。
“以人為中心”的管理需要柔性的組織結構才能夠達到。柔性組織是一種松散靈活的、具有高度適應性的組織形式,能彌補傳統組織個性的不足,具有不斷適應和調整的能力,能根據企業環境的變化,適時進行戰略調整。因此,在內地企業組織設計上,首先要求組織結構網絡化、扁平化,使信息傳遞及時、準確、靈活,避免發生遺漏、誤解和失真。其次實行無邊界管理,打破部門間的人為障礙,鼓勵不同部門的人員進行橫向交流與合作,培養“團隊精神”,提高內地企業整體的反應靈敏度。另外,要求內地企業的組織結構具有動態性。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對于企業的震動較大,因此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柔性組織建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組織經營過程進行重組,有效地精簡機構,加強團隊建設,建立適應信息化要求的扁平的網絡組織結構。
2.注重企業員工素質提升與柔性化設計工作項目
內地企業傳統的工作設計比較偏重于形式的規范性、剛性,過細的工作描述導致管理層次過多,影響縱向溝通的效果。內地企業陳舊的管理模式缺乏彈性,不利于創新,難以解決日趨復雜的技術問題和經營問題,偏重于考慮由上至下的管理者管理的需要,而忽視了工作設計應有的靈活性、柔性。建立在精細工作描述基礎上的原有績效評估體系,不利于鼓勵團隊精神,不利于由下至上企業員工發展的需要。所以,內地企業工作設計的柔性化,應注意考慮和體現個人的意愿及價值,應不斷豐富或增加工作內容,賦予員工更多的嘗試機會,來增加內地企業工作本身的刺激性和挑戰性,使員工獲得發揮聰明才智和取得個人成就的機會。內地企業在給員工提供更多工作輪換機會的同時,可以逐步實行彈性工作制,在工作方式、工作秩序和作業速度方面給以更大的自由。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內地企業實施柔性化工作的關鍵。現代企業發展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都必須懂得現代管理知識,熟練掌握多種技能技巧,在信息網絡化的條件下具有獨立處理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一個人力資源柔性管理的內地企業應該是學習型企業,通過不斷學習,及時獲取項目所需新知識和新技能。內地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要承擔起組織學習戰略發展的責任,一方面要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員工素質,創造多種有利于學習的環境,如建設圖書館、數據庫,以利于員工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要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培養員工團隊精神和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要。
3.制定柔性的績效考核指標并采用柔性的激勵措施
目前,許多內地企業仍然采用是“過程管理”的管理方式,即上級對下級進行全程“監控”、全面考核并具體指導,這樣一來,上級常常做了下級的“助手”,把大量的精力都浪費到了本屬于下級工作范圍的具體事務上。所以,內地企業應該采用目標管理這種柔性管理方法進行組織的績效考核,使上下級之間能夠做到分工明確、目標清晰,既能讓員工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便于上級主管對下級員工進行有效管理和績效考核,從而達到人力資源管理中“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的理想境界。
柔性管理注重激勵,要求管理的對象應是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高素質員工。而創造性活動往往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其間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本身難以直接計量,倘若硬性地將其量化并以此作為獎酬依據,勢必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抑制其潛能的發揮。但柔性管理并非對剛性管理的完全否定,而是在剛性管理框架的基礎上對管理方法和思想的升華和完善,最終達到剛柔并濟。內地企業以往的激勵機制大多以工資福利政策“一刀切” 的方式來體現,不僅沒有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反而在員工中產生很多消極影響。因此,內地企業實行柔性的激勵措施要多樣化,一方面是物質上的獎勵,以激發員工的參與感與責任感;另一方面,更應注重使員工感到精神上的愉悅,包括被信賴、受關心,幫助員工不斷豐富自己,使自己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司江偉:20世紀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發展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3(l.)
[2]馮德雄:論柔性管理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