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的大豆期貨市場是中國目前發展最成熟的農產品期貨市場,本文試著從價格發現、規避風險、投機性,以及以現貨價格為基礎幾個方面對于大商所大豆期貨市場進行檢驗,以期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市場風險,規避風險。
[關鍵詞] 價格發現 規避風險 投機性
中國加入WTO后,按照入世日程表,中國的農業將敞開國門接受沖擊與挑戰。目前中國農產品期貨品種中,發展最為成熟的是大豆期貨,但大豆期貨市場在中國也只有15年的歷史,經過十多年的規范發展,它的發展狀況如何,本文就試著從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規避風險功能、投機性以及以現貨價格為基礎幾個方面進行檢驗。
一、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的檢驗
1.理論依據
價格發現是期貨交易的一個重要經濟功能。在期貨市場上,眾多的買方和賣方聚集在一起,他們根據各自的成本收益情況、享有的供求信息及對價格的不同預期,公開競價。在這個過程中,綜合了不同角度的判斷和預期,把眾多影響供求的因素轉化為一個統一的交易價格,達到提前發現未來現貨市場均衡價格的目的。
2.檢驗方法
假設期貨市場買賣雙方對現貨價格的預期符合自適應預期原理,即
(1)
其中,xt是表示第t期期貨價格,分別表示第t期,第t-1期現貨的預期價格,λ表示預期因子,由(1)式可得:
(2)
其中,wi=λ(1-λ)i, ,這意味著現貨價格的預期是當期和歷史上各期現貨價格的加權平均,與本期越近的現貨價格的作用越大。
如果商品的期貨價格yt作為其現貨價格的預期,那么可表示為:
(3)
其中,μt為隨機擾動項。由(1),(3)式得:
yt=axt+βyt-1+vt (4)
其中,a=λ,β=1-β,vt=ut-(1-λ)ut-1 。
對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的檢驗,就歸結為對模型(4)的檢驗。
3.對大商所大豆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檢驗
本文選取了2004年3月至2005年9月的大商所的日大豆期貨價格和黑龍江省大豆現貨價格進行分析,經濟計量檢驗如下:
FP=0.00043×SP+0.99950×EP(-1)
(0.08736)(206.77860) (5)
(0.93040)(0.00000)
R2=0.98317,F(1,554)=16150.3
其中,FP表示大豆期貨價格,SP表示大豆現貨價格,FP(-1)表示大豆期貨滯后一期的價格。由于期貨價格隨著期貨合約交割期的臨近趨近于現貨價格,本文選取距離現貨價格交割期最近的期貨合約的價格數據。
4.結論
通過檢驗得出,模型具有較好的統計特性,判定系數接近于1,大豆期貨價格可以由它的滯后一期很有效的回歸。這表明中國大豆期貨市場具有一定的價格發現功能。
二、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的檢驗
1.理論依據
規避風險是期貨市場的又一個重要的經濟功能。現貨市場價格反映的只是一個周期的市場供求關系,它無法反映潛在的供求關系變化。而在期貨市場上,生產者與投資者根據期貨合約把自己將來某一時期買賣的商品的價格預先確定下來,這樣就避免了現貨價格不斷變動帶來的損失。
2.價格風險的度量
期貨交易中的套期保值者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對同一商品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交易,把現貨價格風險轉變為基差風險。現貨價格、基差的標準差反映了它們各自的波動程度,因此可以用現貨價格和基差的標準差來度量它們各自的風險。
3.對大商所大豆期貨規避風險功能的檢驗
仍然采用上述利用的數據,得出如下結果:基差的標準差大于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標準差,表明大商所大豆期貨市場的規避風險功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期貨市場投機性的檢驗
1.投機的作用
期貨市場上,套期保值者轉移的價格風險由投機者承擔,投機者因此獲取相應的風險報酬。但投機過度會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背離,擾亂市場秩序,因此市場要保持投機適度。
2.度量投機的變量
期貨市場反映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由于信息的不確定性,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會有所偏離,不過偏離不應太大,但由于期貨交易以小搏大的性質,吸引了大量的投機者加入。當投機交易量超過一定量或者市場不規范時,期貨價格有時會表現劇烈波動,與現貨價格背離較大。
期價對現價的背離程度 用期價對現價的相對變動絕對值來刻劃,即 (6)
3.對大商所大豆期貨投機的檢驗
計算大商所和CBOT指標 的均值、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見下表:
比較大商所和CBOT指標的各項取值,發現兩個市場相差并不大。但是個相對數,進一步比較會發現,大商所的期價對于現價的偏離要大于CBOT期價對其現價的偏離,其中大商所期價對現價偏離絕對值的標準差是262.4107,而CBOT該項指標只有55.56574。說明中國大豆現貨價格波動大于美國市場的價格波動,同時也表明大商所的投機程度要大于CBOT。
四、期貨價格以現貨價格為基礎的檢驗
1.檢驗方法
對于以下模型:(7)
其中,μt為隨機誤差項。
如果對H0:a1=L=ap=0進行檢驗,結果是統計顯著的,則說明利用xt的過去比不利用它可以更好地預測yt,計量經濟學家Granger將其稱為xt是yt的Granger原因。如果假設yt表示期貨價格,xt表示現貨價格,以上關系的滿足就表示期貨價格是以現貨價格為基礎的。
對模型(7)的原假設進行檢驗,在原假設成立的條件下有:
(8)
其中,vt為隨機誤差項。
檢驗統計量為:
(9)
其中,ESS(q,p)、ESS(q)分別是模型(7)、(8)的殘差平方和。 n是樣木容量,p、q分別是xt-j、yt-j系數的個數。
在顯著性水平a=0.05下進行F檢驗。F(p,n-p-q-1)是F分布臨界值,如果F>F(p,n-p-q-1),則拒絕H0,說明現貨價格是期貨價格的原因,否則,表明現貨價格不是期貨價格的原因。
2.對大商所大豆期貨價格的檢驗
對大商所的期貨價格進行自回歸,通過檢驗確定期貨價格的最佳滯后階數是一階,現貨價格的最佳滯后階數是四階,所以得到如下方程:
yt=25.37382+0.99167×yt-1(10)
yt=37.69204+0.99474×yt-1-0.00726×Xt-1-0.00824×Xt-2+002353×Xt-3-0.01575×Xt-4(11)
則F統計量為:,大于臨界值F(1,548),所以可得出結論,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期貨價格是以現貨價格為基礎的。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商所大豆期貨市場具有一定的價格發現功能,但是規避風險的功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市場的投機性也要大于CBOT成熟的大豆期貨市場,但是大商所大豆期貨市場是以大豆現貨市場為基礎的,在些基礎上,我們可以期望大商所大豆期貨市場在逐漸完善中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