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得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持股行為和羊群行為對我國股票市場穩定性的影響,認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如大多數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表現出穩定股市的作用;結合前面的理論分析對如何讓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揮穩定市場功能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 證券投資 基金投資行為 羊群行為 股市穩定
中國的股票市場成立于1991年,到日前為止只經歷了短短17年的時間。為了穩定我國股票市場,降低我國股市的波動幅度,國內比較普遍的觀點就是借鑒國外成熟股票市場的經驗,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特別是發展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利用其理性投資行為來增加市場的穩定性,減弱或者抵消個人投資者的盲目投資行為對市場造成的沖擊。
一、證券投資基金行為與股市穩定的關系
從理論上搞清楚兩方面問題:一是證券投資基金是否有穩定股市的動機,;二是證券投資基金的具體行為又會受到什么條件的制約,不同的行為如何影響股市的穩定。為此,本文會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理論分析。
1.基于理性投資者的分析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專家理財,具有信息、技術上的優勢,其先進的投資理念、科學的投資品選擇可以對其他投資者起到正而的示范作用,從而帶動整個股市的理性投資,促進股市的穩定性。但是,證券投資基金也追求風險一定下的利益最大化,在一定條件下出于盈利目標的考慮會采取一些短視、不穩定的投資方式,甚至憑借其巨大的資金實力在股市上呼風喚雨,從而成為市場秩序的破壞者。
2.基于委托代理的分析
實際投資者和名義投資者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況,這表明其實質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存在兩級契約安排。證券投資基金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的效用函數就不是相互獨立的,存在典型的激勵不相容,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問題。而在利益不一致下,基金經理人是否會產生道德風險,做出使基金表現出非理性、不利于股市穩定的投資行為,這主要取決于基金相關內、外約束機制完善與否。
3.基于證券投資組合理論的分析
從投資組合理論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個系統風險相對較小、投資組合品種豐富而且股票質量較高的股票市場上,證券投資基金可以進行有效而穩定的投資組合,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促進股市的穩定。但是當這些條件不具備時,證券投資基金很難進行有效的投資組合,出于規避風險和賺取利潤的考慮,也只能頻頻變動投資組合,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股市的波動性。
二、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行為對股市穩定性的影響
穩定性是證券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股價正常波動是證券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礎,正常的波動可以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合理的波動會妨礙證券市場的穩定性。
1.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為表現之一是羊群行為,其具體表現在:
(1)公司規模越大羊群行為越不明顯。國外大量實證研究證明隨著樣本股票規模的增大,羊群行為的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我國國內學者大量的實證也都基本與此一致,伍旭川通過對中國開放式基金的羊群行為進行分析,同樣得出我國開放式基金存在顯著的羊群行為。進一步分析,得到隨著流通股本的增加,直到全流通,羊群行為明顯下降。
(2)收益率越高羊群行為越明顯。研究發現,基金對與歷史收益率較高的股票具有羊群傾向,而且收益率越高,羊群行為越明顯。這表明基金在購買股票時采取的是正反饋的交易策略,即“追漲”。但同時,基金在買入歷史收益率較低的股票時也存在一定的羊群行為。這表明,基金在某種程度上也采用逆反饋策略,即“低吸”。不過,“低吸”的羊群行為遠沒有“追漲”時明顯。
2.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各股股價變動與基金持股變動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在基金增持過程中,股價持續飄升,而當基金進行減持后,股價出現大幅度下跌,這表明基金對重倉個股的影響十分巨大。基金買賣股票的行為會對股票當期的價格變動造成明顯的影響,進而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證券市場價格的波動。如果基金在大盤上漲時增加其持倉比例,那么,被基金買入的股票價格將進一步上漲,從而推動大盤進一步上漲;同樣,如果大盤下跌時基金也減少其持倉比例,則被基金賣出的股票價格也將下跌,從而造成大盤進一步的下跌。這樣,基金的交易行為就不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因此基金持股比例與大盤漲跌情況之間的關系也可從一個角度反映基金交易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三、提高我國基金穩定股票市場的建議
1.樹立正確的監管理念,改變政策市的現狀
政府應當建立動態化的市場監管機制。從我國股票市場以往的監管情況看,多是事后監管,應當建立股票市場的實時監控系統,實現市場監管動態化、制度化。
2.進行證券市場的金融產品創新,建立股市的避險機制
借鑒國外金融市場的經驗,開展金融品種的創新,改善證券交易品種結構。金融市場品種創新首先要加快股指期貨的創新試點推出,它是證券市場上重要的套期保值工具,不僅可以為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提供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同時也可活躍證券市場交易。
3.規范上市公司行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從一定意義上講,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也是保證基金長期投資理念實現的重要條件之一。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嚴把上市關,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不符合上市標準的絕不能上市,對虛假包裝上市的企業和相關人員,加大處罰力度;另一方面,必須在上市公司中建立一種競爭、憂患意識,讓不好的上市公司退出股票流通市場。
4.完善基金的內部治理結構,健全基金的外部約束機制
必須加強證券投資基金內部監控,基金管理公司應實行獨立董事制度,進一步完善內部制衡機制。由一家機構控股向分散持股轉化,各運作環節相互制衡,基金管理人與其股東在人員、資產和運作等方面應嚴格獨立。
參考文獻:
[1]施東暉:中國股市微觀行為理論與實證[M].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124~150
[2]徐妍等: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行為對市場影響研究[J].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02(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