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中國共產黨借以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繼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不斷促進生產力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 生產資料公有制 生產力 發展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國因經濟落后,雖然現代工業無產階級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由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是適應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產生的,而且從她誕生以來的一切奮斗,都是圍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進行的。因此,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
1.中國共產黨是適應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而產生的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世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壓迫,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使中國由本已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部沒有民主制度,外部沒有民族獨立,因此,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中國實現民族獨立,走向繁榮昌盛,成為近代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
但是,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進行了七十多年的英勇斗爭,都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歷史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可見,中國共產黨“建立時就是以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走上歷史舞臺的。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
2.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生產力的助推手
政黨是集中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利益并以奪取、行使或參與國家權力為目標的政治組織。落后的政黨維護舊有的國家機器和經濟基礎,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先進的政黨打碎舊有的國家機器,扶持新生的經濟基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進步的階級——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時刻牢記自己先進政黨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或是在和平建設時期,它的一切奮斗,就是促進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當好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助推手。早在1944年,毛澤東就強調,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打倒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政治、舊軍事,而我們搞政治、軍事僅僅是為著解放生產力。
二、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我們黨借以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手段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中國共產黨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眾所周知,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而“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大工業帶來的生產的社會化,首先形成了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正如恩格斯所說:“資產階級要是不把這些有限的生產資料從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就不能把它們變成強大的生產力。”其次,引起了生產過程的社會化,表現在不同部門的聯系上,最終產品已成為分屬于一系列部門的企業連續加工的結果;就一個企業來說,完成一件產品的制作,必須由許多工人分工協作,共同勞動來實現。再次,帶來了產品的社會化,即產品已不是供生產者自己需要,而是要通過交換,供整個社會需要。
生產的社會化客觀上要求占有的社會化以及工人階級成為生產的主人,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離開了這一立足點和出發點,共產黨就無以立黨。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在所有的革命運動中,共產黨人“都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
2.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中國共產黨借以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重要手段
共產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按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共產主義將分為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其生產關系的基礎都是生產資料公有制,離開了這一重要載體,共產主義將不復存在。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是公有制占主體,一個是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而且,只有工人階級才能消滅私有制,只有消滅了私有制才能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最終在世界范圍內實現共產主義。“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他們就必須有共同的利益。要使他們的利益能一致,就必須消滅現存的所有制關系,因為現存的所有制關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剝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對消滅現存的所有制關系關心的只有工人階級。……因此,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勝利同時就是一切被壓迫民族獲得解放的信號。”
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就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具體體現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就必須切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既是堅持發展先進生產力,是我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具體體現,更是當前進一步促進生產力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基本要求。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表現在生產力方面,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人們改造自然獲得物質資料的能力即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發展;而在生產關系方面,生產資料和產品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這與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占有的社會化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不能用反社會、反人類、反歷史進步的銷毀生產力去適應生產關系的方法,只能夠改變生產關系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即消滅私有制,實現占有的社會化或者說生產資料公有制。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生產資料公有制本身就意味著先進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產物。
2.我國公有制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是我國先進生產力的象征
我國的公有制尤其是國有企業是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和平贖買民族資本、對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新建等途徑建立起來的,從20世紀50年代到現在,國有企業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支撐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它幾十年來積累了巨額資產,國有資本在社會總資本中占優勢,直接對經濟增長做出重大貢獻;它同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工業相聯系,掌握著最先進的生產手段,代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其社會化程度較高,分布范圍較廣,也便于實行宏觀調控。
3.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能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發展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在公有制與非公有制這對所有制矛盾統一體中,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就是堅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公有制,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性質,在公有制主體范圍內,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基本矛盾,使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者不僅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而且也成為先進生產關系的主人,從而使生產關系更加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總之,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一直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我黨借以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最終達到共產主義的重要手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深化改革過程中,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最有利于生產力的健康快速發展,也最能推動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目標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馬理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的結合,馬克思主義研究(京)2001年第6期
[2]吳易風:如何判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產資料私有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京)2001年第5期
[3]仝 華: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與實踐“三個代表”的關系,學習·研究·參考(京)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