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品牌不僅是企業在市場上的標志或某種專用術語,它還幫助消費者選擇某種商品并通過選擇某品牌樹立自己的個體形象。在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品牌就是企業的形象,其生命力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支持品牌發展的推動力來自企業對所面對市場的地域文化的理解,來自企業品質優良的產品,來自企業先進的技術及對消費者人性化的關懷。成功的品牌發展策略為企業帶來更多忠誠的消費者,品牌通過優良的設計及良好的服務處處傳播企業核心的價值觀和理念。
[關鍵詞] 品牌 推動力 創新
一、產品品質打造品牌發展的基礎
品牌代表企業產品的品質、內涵和服務方向,其在時間和空間上確定了產品形象。消費者先要接受產品的功能及承諾下的服務并產生滿意感,才能接受品牌甚至對品牌產生忠誠度。因此品牌背后的產品應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及服務。產品是實在的、客觀的與理性的,企業只有通過對產品的良好設計及功能信息的迅速傳達才能達到消費者對企業及品牌的期望值。消費者經過體驗產品產生不同情緒,這種情緒被多次疊加、累積,而成為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
1999年9月GOOGLE作為一個商業網站創立以來,它的搜索引擎通過與互聯網相連接的每一臺電腦,包括無線上網設備如掌上電腦、手機為網上沖浪的人提供了簡單、快速并且高效的相關搜索結果,它也時時通過定制主頁設計而保持網頁鮮活的刺激感,不斷給使用者帶來了驚喜。它憑借設計一流的極易使用的操作頁面和精確相關的搜索結果已經在全球忠實的使用者的擁護下快速發展。消費者在GOOGLE的使用中感受到快速、高效的同時,也產生了對GOOGLE網站的信賴感。
當消費者對品牌使用后產生的某種信賴情緒被不斷地在市場中醞釀擴散,經由市場口口相傳,品牌的知名度及忠誠度也就產生了。品牌代表的高質量,產品的品質及服務被顧客認知了,顧客才會產生信賴感。同時品牌也象征了一種身份,顧客在對品牌進行選擇時已經受到了來自品牌的暗示而自發對品牌進行自我歸屬。
當企業生產了優秀的高品質的產品后,下面的目標就是推出多樣化的產品類型及更加體貼的產品服務內容來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不同文化領域中,企業要不斷運用現代化技術及交流手段高效率的推廣品牌的信息,提升品牌的全球化效能,拉近不同消費者與品牌的距離,使更多層次消費者產生對品牌的好感。
如汽車工業中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中的重要性,以及更好的滿足個性化消費群體。企業首先使設計方法與工程技術效率化,使設計師、產品專家、贊助商通過一個完整的溝通網絡聯系起來,從而減少機構的數量,在不同的生產線中共享平臺,有效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大大減少把一輛車推向市場所需的時間和資本投入,這種對效率化的強調,使公司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汽車多樣化的風格設計中,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使企業整體的品牌形象在多樣化的市場中更加清晰明快。為了應對市場更多的需求,許多公司制造了標準化部件,滿足消費者在享受產品高品質及個性化設計的同時也享受到現代化技術與設計所帶來的產品使用中的方便、快捷。
二、準確定位市場,確定品牌發展方向
市場是品牌發展的土壤,不同的消費群體需求構成了市場需求。品牌的產生及發展就是要滿足這種需求,其生存價值要以能夠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值為體現,最終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研究分析表明,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在顧客忠誠度上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品牌并不單建立在功能性、標識性的基礎上,而是客戶依靠自己得到的信息、感性化的認知、豐富的聯想與想象構成,在自己的生活場景中通過自己的理解,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定義與情感。
企業必須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目標市場上顧客的不同需要,結合市場競爭情況和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科學確定本企業產品在目標市場的競爭地位。顧客是產品價值最大化者,他們塑造出一個產品價值的期望值,企業應準確把握并實現它。在品牌發展中企業要做到準確定位消費群體并識別他們的需求,分析某地域群體下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有針對性的對消費者進行產品的開發及品牌的推廣。
“雅芳”憑借對女性群體心理的仔細分析,不斷豐富品牌種類,建立合理的品牌層次,不斷推出新的品牌,滿足不同膚質女性對化妝品的需要。雅芳憑借豐富的品牌種類滿足了各經濟層次、各年齡女性對化妝品的需求。由此看來企業要對不同地域、文化、經濟下的市場仔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才能精確定位市場需求。同一品牌的小包裝純色洗發水在日本往往受到主婦的采購,而在韓國,同樣的洗發水裝在大瓶里出售則受到更多主婦青睞,原因是韓國消費者購買力強,通常購買大包裝的產品。而在某些國家,包裝精美的瓶子、盒子及一次性小包裝是鼓勵人們去嘗試并繼續夠買的方法,但在一些閱讀能力,經濟水平比較低的地區,單一用途的低成本、簡單的包裝則更能夠幫助消費者認知產品、牢記品牌名稱并選擇產品。
品牌為了定位市場,迎合不同消費者需求而強化某種風格,不斷開發出新產品,或改造現有的產品。如美國汽車在市場競爭中的設計傳統是豪華、排量大、馬力強,這是美國消費者對優質轎車的理解,而20世紀70年代時,石油危機致使原油價格暴漲,大部分消費者沒有能力負擔這些高耗油的汽車,于是各品牌為了適應新形式下的市場紛紛重新設計了結構,相對設計出生產燃油經濟性更高的車型,雖然在設計上犧牲了寬敞的空間,強勁的動力,卻贏得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消費者的青睞。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確定市場的真正需求,才能準確定位市場,并相應采取措施,確定品牌新的方向。
三、不斷開拓市場,制定品牌發展策略
世界是由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宗教的人組成,在世界大環境下,品牌應不斷開拓出新的市場,針對不同的消費市場制定不同的設計策略和營銷策略,拓展品牌的影響力及生命力。為了贏得更多文化領域消費者的忠誠認可就要找出對應目標市場的特點、消費人群的好惡,而及時調整自己的品牌發展策略。當一個品牌跨越文化進入他國市場后必然會面臨如何保持自身獨特的品牌個性同時而又如何順應當地文化市場環境這兩個看似沖突的問題,而事實上二者并不相互矛盾,制定適應當地的地域、文化、經濟的設計策略和營銷策略,同樣可以使品牌得到新的市場的認可。
產品的設計與服務應與銷售地的文化相融,如固有的社會與文化模式,性別問題、習俗和禮儀等。如肯德基快餐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不斷的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如今肯德基餐廳成為年輕人聚會、休閑的場所。餐廳的環境設計融入中國的傳統元素,在節假日,餐廳整體裝潢上體現出濃濃的中國味,其食品的種類與口味也根據中國飲食特點有所改變。肯德基的發展策略使肯德基品牌在中國人心中既保持著外來的新鮮感又有著親切感。品牌的塑造應順應當地經濟、文化功能框架,并進行發揮出產品預期之外的功效。在此基礎上,品牌下的產品、包裝、服務的范圍及營銷策略都會發生相應的針對性的改變。
德國威娜護發公司的男用洗發產品在德國和瑞士受到歡迎,而在南美則效用不大,那里的消費者認為染發則是女人用來消遣的,而男性則不會有太多興趣。地域文化的不同導致產品定位的功能領域、文化領域、想象領域、象征領域以及美學領域等不同。
如同樣是兩廂的標致牌小轎車,在歐洲很受歡迎,而同樣的車型在中國就受到了冷落,銷路一直低迷,經過市場分析后發現中國人對汽車的理解和歐洲人大不相同,兩廂車在中國人心目中不是真正的轎車,雖然它有更多的空間,外型也更加優雅,卻是中國人眼中的低檔車,我們不能說兩廂在外型及性能方面設計有缺陷,只能認識到這是不同地域文化市場的結果,為了適應中國市場,標致公司開發了針對中國市場的三廂轎車,這款車是在原有兩廂車的基礎上勉強擠出了一個尾巴,除此之外與兩廂車完全一致,而此設計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明顯要好于前者。由此看來當某品牌的產品向原生地之外的市場推廣時,當地消費者可能很快就會根據其獨有的生活習慣或文化特征賦予該產品新的內涵和使用方式。企業為了提高品牌在全球范圍內顧客忠誠度方面的聲望,根據不同市場文化制定新的宣傳策略及調整產品的結構與服務而成為必要。
四、品牌價值的再創造 ,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技術的革新,文化的進步,一個品牌可能喪失他的價值,因此如果他不能將新的技術與文化元素融入其自身的發展,該品牌的價值將會下降。品牌要不斷的演化才能保持其相關的進步性。技術、藝術、科學不斷發展,品牌作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它的內涵和形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不斷注入新鮮活力的品牌為企業和消費者創造了一個更易溝通與信賴的橋梁,它使消費者和企業之間建立起更加親密的聯系紐帶。一個企業根據社會的變化及需求對產品品牌不斷投入新的文化、技術的元素,企業憑借以上措施可以創造出一種能夠不斷自我更新價值的品牌。
品牌價值再創造的基礎是圍繞核心技術設計高品質的產品,并且仔細分析企業產品屬性及服務的特點,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發展品牌。品牌價值的再創造從一定程度上講,首先表現為創造質量優勢和質量特色的質量戰略,同時提高服務水平,不斷創造個性化的產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如麥當勞、UPS、FedEx等,這些企業都是通過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增加服務水平來不斷提高品牌附加值。其次要更注意達到客戶對品牌需求的心理價值。客戶在使用產品實現服務的過程中,更在意產品投射出的服務滿足度和人性、人本的張揚,以及經親身體驗、認知所顯現出的品牌潛在的價值,同時服務對象的擴展,將會帶來產品及服務的重新設計,因此其也間接地影響了品牌價值的變動。
品牌價值的再創造需要企業有創新的精神,為品牌的發展開辟更多的方向。創新并非單純意味著創造出一件全新的產品,而是還可以充分改造舊有的產品并制定新的品牌發展策略。企業可根據目前所具有的各項條件有針對性的順應目標地區經濟文化功能框架,進而發揮出產品預期之外的功能效應,確定品牌創新的新途徑。
品牌的信賴是客戶對產品長期使用下所產生的情感結晶,它存在的基礎和意義與消費者生理、心理需求息息相關、環環緊扣。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尖銳化,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品牌形象已成為許多企業能否在殘酷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品牌在不斷發展中注入了經濟、文化、技術、市場、社會的責任感等因素從而展現出更多的活力,也為品牌創新提供了基礎。
五、結語
品牌的發展目的不僅僅是滿足企業發展,消費者需求,而是最終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今天,當品牌背后的運作者對社會的經濟、文化、環境問題表現出責任感時,這個品牌也會受到更多重視和尊重。同時企業這種對社會、文化及環境的人性化關注落實到具體的設計及服務中時也為品牌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發展方向與持續發展的推動力,促使品牌跨地域、跨文化的成功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偉:創新管理[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2]王雅林:人類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肖元真:中國高技術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戰略[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
[4]吳明泰:創造學——創造力開發[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