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進口車市場在經歷數年快速增長后陷入了低谷,甚至有業(yè)內專家預計,今年的市場很可能將遭遇負增長。在這個背景下,“2009首屆北京進口汽車博覽會”召開首次新聞發(fā)布會。如何展示進口車市場的真實面貌、培育新的消費群體,已經成為促進國內進口車市場可持續(xù)發(fā)展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讓消費者全面了解進口車
劉先生打算近期購買一輛商務豪華車,送給從事地產業(yè)的母親。他的心理價位在五六十萬元,最后選擇了國產奔馳E級轎車。記者問他為何不買進口車時,劉先生表示,自己對進口車市場不夠了解。“在我的印象中,進口車大都身價不菲,動輒上百萬,也不清楚哪些品牌符合我的需求。”
像劉先生這樣對進口車敬而遠之的消費者的確不在少數。經過幾年的快速發(fā)展,國內進口車型逐漸豐富,供消費者選擇的余地也大了。但沒有與銷量倍增同步提升的是大家對進口車的認識,多數消費者對進口車的概念還停留在“昂貴”的印象中。
這也是跨國公司在華發(fā)展面對的棘手問題之一。以梅賽德斯-奔馳為例,公司今年初投放中國市場的B級豪華運動旅行車,其售價為28.8萬-31.8萬元,而即將上市的smart預售價格也只有16萬-21萬元。同為奔馳進口車型,它們的售價并不高,也是奔馳目前在華產品線中最貼近普通消費者的入門車型。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總裁麥爾斯卻表示:“盡管奔馳近兩年向中國市場引入了新車型,但不少國內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還停留在S級轎車上。因此,如何讓大家全面了解奔馳的品牌內涵,也是我們今年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秘書長沈進軍告訴記者,首屆進口車博覽會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讓消費者近距離接觸進口車,使大家了解目前市場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產品,并意識到進口車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
引導跨國公司吃透政策
只讓消費者了解進口車并不夠,跨國公司也需要了解中國車市的最新政策,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最新變化。
沈進軍告訴記者:“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汽車市場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下滑,這讓跨國公司在今年更重視受波及最小、潛力最大的中國市場。盡管組委會還沒有開始招商工作,但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及國內總代理商,都對博覽會表現(xiàn)出了濃厚興趣。”
中歐經濟技術合作協(xié)會會長徐秉金表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及時出臺了4萬億擴大內需計劃,并針對汽車業(yè)實施了一系列刺激政策。這種堅持開放的市場姿態(tài),也讓歐洲很多汽車巨頭倍受鼓舞。”
但是沈進軍也有擔憂,如何引導跨國公司接受和適應政策呢?“比如說鼓勵小排量車政策,我希望跨國公司不僅帶來豪華品牌,也能向中國市場引入一些領先的小排量車。作為汽車流通領域的行業(yè)協(xié)會,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跨國公司了解國內的相關政策。”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丁宏祥認為,個性化小排量車將成為今年進口車市場的一大突破口:“去年大排量車消費稅上調,對4.0L以上排量車型的影響很大。在今年進口車市場可能負增長的情況下,何時引入小排量車、引入品種多少,都將影響市場走向。”
培育市場需要穩(wěn)扎穩(wěn)打
為了盡可能減少市場下滑帶來的影響,發(fā)展新的進口車消費群體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無法和國內大中型車展相比,但是博覽會也不缺乏特點。”沈進軍分析道,“首屆的展出車型主要是針對進口乘用車,以后會考慮引入商用車和改裝車等。我們也打算把展期固定下來每年舉辦,使國內消費者能夠持續(xù)關注進口車,相信這對促進市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是有利的。”
另外,新能源車也是博覽會的主打之一,并為此設置了混合動力技術、電動車技術以及國際先進節(jié)能減排裝置的專門展區(qū)。
“相信這不僅能夠讓國內消費者看到汽車業(yè)發(fā)展的最新趨勢,也可以對國內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有借鑒意義。”徐秉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