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正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卷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在向中國襲來。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既不能驚慌失措,也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認真對待。
為什么要認真對待呢?這要從事物的相關性上考慮。經濟活動是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不景氣,購買力下降。購買力下降,碗里吃的,手里用的就會減少。由多變少,由精變粗,心理上就有個落差。經濟不景氣,對企業來講,有一個很便當的做法是:裁員!孰不知,裁了員,企業負擔輕了,那員工的負擔就重了。倘若員工承受得了,也就罷了;倘若員工承受不了,社會就難以安定。農民工(恕我沿用這不恰當的稱呼)進城,對城里人作出了巨大貢獻,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與此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如果再讓農民工返鄉,不要說他們那份工資沒有了,他們原來的土地也早沒有了,如何再回家做“工人‘農’”?即使還保留了原來的耕地,也有個與家人爭地的矛盾。農民工空著手回鄉,很可能成為不受歡迎的人。因此,不管在什么國家,不管在什么國家的什么地區,都有個失業率同離婚率成正比的問題,都有個失業率同犯罪率成正比的問題。假如社會保障網完善,離婚率、犯罪率也許會低一點。假如社會保障網不完善,那么,離婚率、犯罪率則可能很高?!叭烁F志不窮”,是目標,是強調意識的反作用。在意識的反作用力相同的情況下,物質的決定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人窮志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爸径獭笔悄莻€“窮”字逼出來的。王子落迫,偷吃人家窩窩頭的事,并非罕見。由此,可以引出一條:經濟危機處理不好,容易引發社會危機。對社會危機是不可等閑視之的。
當然,處理得好,也未必會引發社會危機??墒牵斓紫碌娜苏l不想早日擺脫危機呢?想擺脫并不等于一定擺脫。比如,有些人處處“救火”?;鹱匀粦摼鹊?。不過,有時“救火”之后看起來是火苗沒有了,沒想到是把火苗趕到別處去了,在別處燃起了熊熊大火。這就是說,要把救火,放在全盤上來考慮,要有整體觀念,要把應急同長效管理統一起來。一著下去以后,要充分考慮這一著會衍生出什么來。救火也要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性,運用規律辦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拉動內需”是必要的。不“拉動內需”,積壓的產品就會爛掉;不“拉動內需”,資金潰乏的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墒?,“拉動內需”決不是拉動浪費。節約型社會還是要的。再說,“內需”有多種,首先要拉的是文化消費。文化事業的硬件、軟件都需要有系統地拉一拉。
危機同任何事物一樣有二重性。危機中無不有生機。治國的高手是有風險識別能力、風險分析能力、風險評價能力的?!胺治龊?,大有益?!狈治龊靡院?,就可以決定哪些風險是能夠回避的;哪些風險不能回避,但是可以減少;哪些風險能夠轉移,哪些風險難以轉移,必須承受;哪些風險可以對沖,可以成為契機?!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痹?929年的經濟危機中,扶搖直上的國家不是沒有。這段歷史耐人回味。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風險是個過程,有潛伏期、爆發期、解決期、恢復期。過程有長短。正像沒有永恒的繁榮一祥,天下也從來沒有永恒的危機。當然,問題在于轉化。科學發展觀的踐行者的職能是要做好轉化工作。轉,是要轉危為安;化,是要化險為夷。疾風知勁草,路遙識馬力。戰勝風險不可不擇手段,不可窮兇極惡。風險有風險道德。在同風險的較量中,形成崇高的風險道德規范,開展崇高的風險道德教育,提升崇高的風險道德水平,從而,實現經濟共社會同步,物質與精神齊飛。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