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國際金融形勢下,海南省保險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密結合地方構建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實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找準保險業服務海南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切入點和落腳點,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努力實現海南保險業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體制機制創新;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中圖分類號:F127 F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9)01-0063-03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作為保險監管部門,學習好、實踐好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實現保險業又好又快發展,積極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當前,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重塑特區精神,再造特區輝煌,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這對海南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們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找準保險業服務海南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切入點和落腳點,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實現海南保險業科學發展。
一、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精髓,調整監管思路,增強服務意識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深刻理解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一是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中心,堅持速度與規模、質量與效益相統一,尤其在國際金融動蕩形勢下,要提高風險意識,積極分析成因,研究其現狀,評估其發展趨勢,創新監管體制機制,改進保險監管方式和方法,不斷提高行業風險防范能力和競爭力,努力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堅持以人為本。要把保護廣大保險消費者利益作為保險監管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解決社會反映突出的銷售誤導和理賠難等問題,依法嚴肅查處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著力保護好廣大保險消費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三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保險業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風險隱患隨著保險業快速發展不斷增加,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加快發展與防范風險的關系,要在加快發展中高度重視防范風險,在防范風險中增強發展后勁,提升科學發展的能力,確保實現行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堅持統籌兼顧。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統籌規劃,妥善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保險公司利益與保險消費者的利益,行業自身發展與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這幾對關系,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為保險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密聯系地方改革發展實際,謀劃服務思路
胡錦濤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明確指示,海南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也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要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好地發揮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作用。[1]胡錦濤總書記的指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海南經濟特區寄予的厚望,明確了中央對經濟特區的新要求和新時期經濟特區肩負的新使命。
近年來,海南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以“一省兩地”、“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產業發展戰略為載體,突出抓好重點改革開放任務,取得較好成效。一是洋浦保稅港區建設全面展開。洋浦保稅港區于2007年9月正式獲準設立,是國內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之后批準設立的第四個保稅港區。一期已在2008年10月正式封關運行。洋浦保稅港區通過三期建設后,將建設成為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優勢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業儲備基地、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基地,成為面向東南亞、連接北部灣、背靠華南腹地的區域性物流和航運中心。二是積極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海南已全面啟動建設國際旅游島工作,在切實用好落地簽證、21國免簽證和航權開放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更加開放的出入境政策、航權政策和更加靈活的旅游項目審批政策。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力爭用10-15年,把海南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熱帶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三是省直管市縣體制進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強;四是農墾管理體制實現根本性轉變,生產力得到充分發展。[2]
通過對重點領域的改革,海南已逐步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步入高速發展期。海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體制機制改革深化為保險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海南保險業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創新特區體制機制,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目標,擴大保險業服務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域,走具有海南特色保險業發展道路。
三、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務全局”,跳出“就保險論保險、就發展論發展”的局限,緊緊圍繞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的要求,創新業務領域,不斷提高保險服務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一)緊密結合地方發展實際,創新業務領域
第一,積極支持洋浦保稅港區建設。海南保險業要積極探索和創新服務途徑,將保險服務拓展到洋浦保稅港區的港口建設、船舶碼頭、陸海運輸、生產倉儲等各個環節,運用獨特的區位優勢,提升保險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質量。
第二,加快符合海南特色的旅游保險研究和制度建立。要與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開展調研,推進旅游綜合保險試點。同時,加大旅游保險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出游的保險意識,提高消費者對旅游保險的認同度。
第三,積極穩妥地發展“三農”保險。一是更進一步做好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爭取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不斷擴大開辦險種及覆蓋面;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保險意識,提高投保率,特別是要下大力氣解決橡膠樹風災保險投保不足問題;爭取中央財政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完善投保、理賠程序,協調好農業保險共保體各成員的工作關系,切實提高農業保險服務水平。二是積極發展小額保險。加強與銀行、郵政部門的合作,鼓勵有條件的公司進行小額保險試點;鼓勵保險公司開發費率低廉、以保障功能為主、適合低收入人群需要的產品。三是研究探索建立政策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和巨災風險保險體系。
第四,大力發展責任保險。積極落實保監會與相關部委的聯合發文,采取“市場運作、政策引導、政府推動、立法強制”等多種方式推進責任保險發展。一是推動火災公眾責任保險試點工作。修改完善火災公眾責任險方案、條款,爭取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發展校方責任險。整合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資源,與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積極協調,在全省各學校大力發展校方責任險。
第五,積極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重點把握國家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政策方向,加快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的發展。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加大企業年金開拓力度。繼續開拓團體和個人養老險、健康險及意外險業務。結合醫療體制改革,推動保險機構開展健康保障委托管理服務,積極推動計劃生育保險發展。
第六,發展重點產業保險。繼續發展企業財產險、工程險等業務,為海南省“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發展戰略服務,特別是要服務好東線鐵路、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金海160萬噸造紙等大項目;加快發展中小企業保險;加強與省金融辦、省發改廳等單位的協調溝通,探索引導保險資金投資海南省相關項目。[3]
(二)緊貼地方體制機制創新戰略,主動進行調研
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結合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體制機制創新戰略和海南保險業發展實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調研,查找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突出問題,查找制約海南保險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調研以建立健全保障和促進保險業科學發展的機制制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著重圍繞積極引導保險業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提高保險覆蓋面、促進現代保險企業制度的建立、改進監管方式、規范市場秩序、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提高隊伍素質等方面開展。
四、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自身建設,進一進步提高服務水平
盡管近年來海南保險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人民群眾的保險需求相比,與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在思想觀念、發展方式、機制制度、隊伍素質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因此,必須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認識,提高踐行科學發展觀能力,有效解決突出矛盾,完善和創新促進海南保險業科學發展的機制制度,著力強化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確保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一)加強行業機制體制建設,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今后一個時期,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的總體要求,從海南保險業發展新階段的新實際出發,切實把握保監會黨委關于中國特色保險業發展道路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大膽解放思想,大膽開拓創新,完善創新促進海南保險業科學發展的機制制度。
第一,提高保險創新意識,轉變發展方式。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按照定富主席提出的“三個有利于”的標準,立足于保險業仍處于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地研究新情況,靈活地解決新問題,大力破除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探索和思考推動保險業發展的新思路、新經驗。一是更加牢固地樹立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到以人為本,促進行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二是重視保險業發展理念的創新,不斷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國內外金融保險業的新進展;三是重視保險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自主開發與吸收借鑒相結合,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深化改革,創新保險業發展新機制。保險業改革的重點是創新機制,健全制度。體制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保險業發展的活力、實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當前,要著重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行業制度建設。要把查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完善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找產生問題的機制根源,努力從制度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要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完善監管制度,堵塞制度漏洞,防止出現監管真空。二是推動轄內保險公司加強內控建設,梳理優化業務操作流程,規范財務管理體系,貫徹執行各項內控制度,完善經營管理機制。三是建立完善外部監管與公司內控相結合的風險防范機制,不斷強化內控制度的約束力,增強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經營的自覺性。
第三,實施人才戰略,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一是打造高素質的行業人才隊伍。抓好選人、育人、用人三個環節,加快緊缺型人才的培育與引進,著手建立保險系統人才庫,通過行業資源整合、外部推動與內部開發協同,教育、培訓與實踐相結合,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和結構優化。二是打造過硬的監管干部隊伍。要做到政治素質與業務素質一起抓,理論提高與實踐鍛煉一起抓,切實提高監管干部防范風險和引領發展的能力。
(二)加強和改善監管,努力促進行業科學發展
要準確把握海南保險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深刻分析行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一步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監管政策,強化監管措施,以“管市場、管內控、管高管、管償付能力”的“四管”為重點,扎實開展監管工作,切實防范和化解風險,確保海南保險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為此,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創新監管方式。一是針對新業務、新產品出臺相應監管制度,及時將保險創新業務、產品納入監管范圍。二是實現監管方式向非現場監管為主的轉變。三是盡快實現保險監管手段創新,加強保險監管監測系統建設,夯實監管基礎。四是逐步實施過程監管,將監管流程前移,加強事前和事中監督,做到動態監管、持續監管和風險預警。五是切實做好政策性保險業務的監管工作。
第二,著力規范保險市場秩序。以產、壽險、中介突出矛盾為抓手,著力解決惡性競爭、不正當交易、數據不真實等問題,解決銷售誤導、理賠難等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問題。
第三,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市場分析監測,對苗頭性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防范,并及時發出監管警示,積極發揮保險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職能,有效防范化解風險,提高海南保險業發展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第四,加強對高管人員的管理。加強高管人員的任前資格審查,同時注重任期的盡職監管,對高管人員實施履職的全過程監管;健全高管人員問責機制,依法追究高管人員在保險違法違規行為中的個人責任;完善高管人員監管檔案;加大高管人員培訓力度,增強其合法經營意識,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
第五,保護被保險人利益,加強對保險消費者的教育,及時完成信息披露課題,密切關注信訪提供的可能損害消費者利益的線索,切實維護廣大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海南的重要講話[D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7608645.html,2008-08-04.
[2]衛留成.海南特區改革新動向:探索特色經濟新結構新機制[J].瞭望,2008,(4).
[3]羅保銘.2008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N].海南日報,20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