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年生產實踐,現以巨峰葡萄為例,現將巨峰葡萄落花落果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一、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1,樹體營養失調:花蕾各器官的分化主要依靠上一年的貯藏養分完成的。春天,枝條發育,花序形成等都需要營養,爭奪這有限的營養,如果樹體貯藏營養物質不足,大量使用氮肥,營養生長過旺,新梢生長消耗過多養分,落花落果更重。
2、品種特性:巨峰胚珠發育不全,異常胚珠率為48%。
3、氣象因素:花期遇低溫、陰雨或高溫干燥均影響授粉受精的正常進行。
4、缺硼限制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正常生長,坐果率降低。
5、留枝過密,通風透光不良,影響授粉受精。
二、防治落花落果的措施
其中心工作是調整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減少消耗,優先供給花序。
1、秋季采摘后施用基肥,宜早不宜遲,通常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加定量速效肥(如尿素、磷肥、一銨、二銨)溝施,每株施有機肥25kg左右,好過磷酸鈣250g,尿素150g、這樣秋季肥料的效力,有利于斷根愈合,供給葉片制造營養,貯存在根部,補充了樹體的營養,后期要增施p、k肥。
2、萌芽后10—15天除萌定芽,減少營養損失,抹掉老蔓上萌發的陰芽合結果母枝的弱芽、歪芽、雙生芽合三生芽中的負芽,留稀部留密,留強部留弱,10天后。新梢長至10—20cm時,合定枝一起進行抹芽,盡量留帶花序和花序大的芽。
3、新梢花前疏花(去付穗)摘心,花前3—5天重摘心(小于正常葉1/3—1/2的葉全都去掉)每結果枝條在花序上留3—4片葉摘心,發育枝條要留6—8片葉一次摘心。原理是根據葡萄葉片生長規律、葉齡一般為120—150天,幼葉出現到全葉需要30—40天,葉展后(約1/3大小)光合作用加強,到展葉后30天左右進入最佳光合作用狀態,之后功能逐漸減弱。摘心的目的是減少營養損失。
4、摘心同時掐穗尖,使果穗緊湊,養分集中供應。掐穗尖的程度要視果穗數量和樹勢而定,樹勢弱多掐,樹勢壯少掐。
5、花前1-2周噴灑硼肥(0.2-0.3的好硼砂溶液,注意用少量酒精溶解硼砂再兌水噴霧)或600倍液矮壯素,6-7葉期全株噴布1000ppm的比久,或盛花期噴0.3%硼砂+1000ppm比久。開花后噴施50mg/kg的赤霉素,可防治落花落果:也可花前一周噴250倍的PBO。
6、有旺長趨勢的壯樹,萌芽前每株葡萄施用15%的多效唑1-3g,施后耙土,使藥均勻分別在15cm的土層,或花一周噴施一次多效唑,用量1000-1000mg/kg,避免過量使用碳酸氫銨等氮肥而引起旺長。
7、花后一周,對旺長果枝進行錯位環割,環割部位一定要在花序下部,對防治旺長,提高坐果率有好效果。
8、去除過多的枝條,減少營養消耗,形成通風透光的環境,把根部儲存的營養優先分配給花序,提高坐果率。
9、果實膨大期追肥噴水,謝花后15-29天幼果膨大,付梢二次萌發時需要大量養分,追肥或葉面噴肥。
10,要臺理負載,一般每果枝1果穗,個別壯枝留2穗,弱枝不留花序,每果穗留粒不超過60粒,這樣一年生枝條成熟好,花芽分化好,可連年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