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梨園的春季管理)
黃河故道地區與淮河相距較近,基本上位于我國南方與北方分界線上。氣候特點介于兩方之間。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同時也適宜多種病蟲害的繁殖、生存、傳播和危害,故梨樹夏秋季的管理是獲得梨果豐產豐收的一項復雜、繁重而關鍵的時期,必須做好以下幾項主要工作:
一、疏果、定果、套袋
對于中熟和晚熟品種和二次套袋的品種,沒有完成疏果、定果和套袋的園塊,抓緊時間要在6月上旬完成全部工作。套袋時避免在30℃以上的高溫時進行,以免灼傷梨果。并注意不要在雨水、露水、藥水未干之前套袋,以免引起發生果銹。噴一次藥,套袋時間為5天,如5天沒套完的可再噴藥后再進行套袋,以保證梨果質量。
二、梨樹的管理
到了夏季氣溫升至30℃以上,梨樹的地上部分生長進人快速生長時期。一般生長50天左右,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大多數梨品種新梢基本停止生長。在這一時期內要做好梨樹的鋸口芽、剪口芽和徒長枝芽的抹芽工作,減少樹體養分浪費。新梢停止生長后,半木質化時,對于幼樹和主側技角度偏小的樹要進行拉枝或撐枝,加大主枝角度以利通風透光。盛果期的大樹到了秋季隨梨果的增大增重,各結果枝開始下垂,要及時用木棍或竹竿頂枝或用細繩往上拉枝,以免壓斷大枝造成損失。
三、病蟲害防治
夏秋季溫度高,濕度大,也是多種病蟲害大量繁殖傳播、蔓延和危害的高峰期,因此夏秋季如何做好梨樹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把病蟲害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是保證梨果豐產豐收的關鍵措施之一。
5、6月份從幼果細胞分裂期,新梢生長停止期到7月份幼果迅速膨大期,這段時間梨樹病害防治對象主要是梨黑星病,輪紋病、炭疽病等,主要蟲害有梨木虱、黃粉蟲、綠盲蝽、葉螨類等。根據當年病蟲害發生情況可選用以下化學藥劑混合防治措施。用含量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杜邦福星40%乳油8000—10000倍加含量80%絡合態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作為保護劑,防治黑星病的發生。用70%的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防治黑星病、輪紋病、炭疽病、白粉病、褐黼。并加保護劑混用。殺蟲用含量4.5%高效氯氟菊脂1200倍液殺滅綠盲蝽,用含量1.8%的阿維菌素乳油2500倍液殺滅梨木虱和紅蜘蛛,用含量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殺滅黃粉蟲,蚜蟲等,用含量52.25%農地樂乳油殺滅梨小食心蟲等,以上藥物與1:3:250倍的波爾多液交替使用,效果良好。另外可掛梨小食心蟲性誘劑,誘殺成蟲,減輕梨小食心蟲的危害。
8、9月份從果實膨大期,果實成熟期到果實采收期,這段時期梨園的主要病害有黑星病、炭疽病、輪紋爛果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有:梨木虱、黃粉蟲、梨小食心蟲、晚熟品種套袋有康氏粉蚧等。化學防治除選用以上介紹的殺菌殺蟲藥劑外,還可選用50%多菌靈懸浮劑800倍液加含量90%的乙磷鋁800倍混合液防治炭疽病,并與1:4:200倍的波爾多液或0.5—0.6度石硫合劑交替使用。對各種病害都有較好的防預作用。蟲害可用含量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或滅幼尿3號懸浮劑1500倍殺滅梨小食心蟲、康氏粉蚧等其它害蟲。
四、早、中熟品種的適時采摘與銷售
早熟品種翠玉、綠寶石、喜水等—般在7月中、下旬陸續成熟,中熟品種園皇,黃冠、黃金等品種一般在8月~9月上旬成熟,大都是套袋生產的梨果,如涂抹赤霉素軟膏的應提前本品種自然成熟期20天左右適時采摘銷售。以免梨果熟過發軟發綿失去商品性能。凡套袋果(除新西蘭紅梨等須去袋著色的品種)盡量不要去袋銷售,防止梨果表皮變色變質,要到商品銷售地,現去袋現出售或連袋一起出售,以保梨果的外觀質量。
五、做好秋季追肥和葉面施肥
黃河故道地區以碭山酥梨為例,根據梨樹和果實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一般年份最后一次追肥的時間是在7月15日—7月20日,過晚會失去追肥的意義或降低追肥效果。追肥的種類以鉀肥為主,適當搭配少量磷肥。除特別缺氮的園塊,一般不追氮肥,進入8、9月份正是果實進入成熟前期,要控氮、控水,以利果實增糖著色,這項措施對新西蘭紅梨等著色品種更為重要。
在梨樹生長和各個發育階段,針對梨樹各種表現,可采取葉面噴肥的方法,給梨樹補充相應的營養元素。如落花后期可用3‰的磷酸二氫鉀加4‰的尿素加2‰的硼砂混合噴施,提高坐果率。噴2‰的硫酸鎂溶液可提高梨樹對鈣和鉀的吸收。中期根據情況自行掌握,最后一次葉面肥的噴施是果實采收后用4‰的尿素溶液噴施以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營養貯存。
六、做好防旱、排澇工作
常言說“水少是命,水多是病”,做好梨園的防旱澆水和排澇減災工作在梨樹的周年管理工作中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前些年春旱,夏旱,秋旱時有發生,影響梨樹的正常生長和果實的膨大,5,6月份當果實長到直徑4cm左右時,有時旱情較重,一旦遇到大雨,梨果將發生大量的裂果現象,特別是高亢地塊和沙土地梨園,發生裂果更為嚴重,損失較大。如能提前及時澆水,裂果現象會避免或減輕。近幾年黃河故道梨區,降雨量較往年增多,梨園出現干旱現象,基本上沒有發生。但也不能說永遠不會發生旱情。如果梨園發生旱象要以園內雜草或種植的植物下午14—15時葉片發生萎蔫為梨園的缺水灌溉標準。此時梨葉發生萎蔫時再澆水就遲了,無論澆水或遇大雨都要有裂果發生。澆水一次不要過大,要勤澆,接潮即可。
近幾年,率梨區秋季7—8月份降雨量較往年增多,如2008年7、8月份是往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1倍多。連陰天時間較長,日照嚴重不足,梨園內濕度加大,給炭疽病、黑星病、輪紋爛果病等病的暴發、蔓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也給果農對梨園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同時梨園內積水造成內澇,嚴重影響梨樹的正常發育。所以廣大果農要根據當年的氣候特點,提前做好防澇減災工作,及時排除園內積水,挖溝瀝水,排出園外,把災害降到最低限度,確保果實豐收。
七、防止梨樹早期落葉早
近二年梨樹發生早期落葉的現象普遍發生,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所引起:一是用藥不當,梨樹受藥害造成的早期落葉,如雨季用波爾多液不當引起或隨意加大化學藥劑倍數,配伍不當等引起的早期落葉。二是梨樹大量發生黑星病、炭疽病、梨褐斑病等而引起的早期落葉。三是秋季雨量大梨園內長期積水,梨樹地下部缺氧,致使大量的吸收根窒息死亡,而造成地上部大量落葉。四是梨樹產量過高,造成營養缺乏,樹體虛弱,采果后,內分泌機能失調,而形成早期落葉,以上各種情況引起的早期落葉,都對梨樹當年的產量和花芽分化,以及對明年的結果,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廣大果農要積極面對,認真找出發生早期落葉的原因,積極采取相應補救的措施,降低損失。恢復樹勢,以科學的態度,科學管理果園,避免早期落葉的現象發生,以保年年豐收。
八、種植綠肥、中耕除草
梨園行間應提倡間作種植綠肥:三葉草、毛葉苕子等作物,通過花期翻壓、覆蓋等方法將其轉變為梨園有機肥。梨園在雨后或灌水后,應及時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氣良好,無有雜草,以利梨樹根系對養分的吸收。中耕深度一般5—8cm即可。覆草梨園—般應于春季進行,常用作物秸稈或雜草覆蓋在樹盤下。厚度為1 5cm左右,上壓少量細土,連覆3—4年后淺翻一次。這種方法對增加梨園有機質。穩定根部地溫,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果品質量等,都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九、做好晚熟品種的采摘與貯藏工作
黃河故道梨區、晚熟品種主要是碭山酥梨,一般9月初開始采摘,到9月下旬采果基本結束。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新西蘭紅梨—般在9月初去袋。待10—15天著色后即可采摘。
采果前,要先把梨樹上的果實用含量50%的多菌靈懸浮劑800倍加含量90%的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0倍加含量4.5%的高效氯氰菊脂乳油1 500倍混合溶液,全面噴梨果,待藥液晾干后,即可采果,并剪去果柄,裝人木箱。運到果庫門口,散發田間熱,待第二天清晨入庫貯存。本地區果農大部分用的是地下自然通風庫,夜間開門通風降溫,白天關門控制溫度升高。門和出氣煙筒要用鐵窗紗訂好,以防鼠害,庫內不要貯存蘋果、蔬菜等其它物品,以免產生不良氣體影響梨果的庫存質量。喝過酒24小時不能進庫。特別是春節過后。氣溫升高,酒后進庫,可引起大量梨果腐爛。
十、采果后梨樹的管理
對于早、中熟品種采果后,照常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等其它管理措施,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為明年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晚熟品種采果結束已到深秋。9月下旬—10月中旬,要在果樹落葉前做好四項工作:一是防治各種病蟲害,減少越冬病蟲基數,為來年防治病蟲害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利用氣溫尚高,樹上的老葉片還有制造光合作用的能力,葉面噴施4‰的尿素溶液,加大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貯藏,以利來年梨樹生長的需要。三是抓好秋施基肥,這時地溫有利于傷根的愈合。施肥的種類以農家肥、餅肥,經過腐熟的家禽、家畜肥等各種有機肥均可,并加入5%的過磷酸鈣一起施入,施肥的數量參考往年數量,產量和樹勢盡量做到斤果斤吧。施肥方法采取條施、環施、穴施、撒施交替使用的方法。四是待梨葉落完后,徹底清除落葉和病果,落果,并集中燒毀和深埋,減少病蟲越冬場所。以后的管理工作請參看“梨園的冬季管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