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和一般棗樹相比,花量大,落花落果重,自然坐果率很低。為提高坐果率,提高產量,要把握“花芽分化是基礎,開甲是關鍵,配套技術管理是保證”的原則。首先要加強栽培管理,培養樹勢,增加樹體營養,打下花芽分化的基礎。要適時、適度開甲·在花期要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調節好水分平衡,采用夏剪、澆水、噴水、噴激素和棗園放蜂等技術措施來提高坐果率。
1、培養樹勢,增加樹體營養,打下花芽分化的基礎
棗花芽分化和樹體營養狀況有密切的關系。樹體營養狀況好,分化的花芽質量好,花芽數量多,花的結實率高。營養狀況差,則花芽分化的量和質都差,結實率也低。一般結果枝基部1~2節和梢部數節,因營養狀況較差,分化花的數量少,花的質量較差,開放后很少坐果,而其余各節的花不僅形體大,花量也多,花的質量較好,坐果較高。因此要強秋季落葉前管理和春季發芽前后的施肥灌水,增加樹體營養,增強樹勢,分化數量多的高質量花芽,有利開花坐果。
2、適時、適度環剝開甲
棗樹環剝是提高坐果率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技術要求高,操作性強。需要掌握好環剝時期、環剝部位、環剝寬度、具體的環剝操作技術、枷口保留的時間長短及的枷口保護等技術。
2.1環剝時期 開甲前要三看:一看天,開甲三日不要遇雨;二看地,地力肥壯,開甲寬度可適當加大,否則要小,三看棗樹,大樹、強壯樹開甲寬度可適當加大,小樹或弱樹不開甲或小開甲,最好留輔養枝。環剝最好的時間是在盛花初期,即全樹大部分結果枝已開花4-6朵,正值大部分花序的1級花(每個花序的第一朵花)也即花質量最好的頭蓬花盛開之際,促使頭蓬花坐果,因頭蓬花花大質量高,所結的果實生長期長,日照時間長,果實發育充分,果實大,品質好。環剝時間過早,花朵開放少,促進坐果的效果不好,環剝時間過晚,除花質下降、坐果過量外,還使坐果時間和成熟時間相應推遲,中、晚熟品種會發生因果實生長期不足,成熟不充分。如果盛花初期的氣溫較低,達不到所栽品種花朵坐果要求的溫度。則只能把環剝推遲到溫度升高的時間,放棄高質量的頭蓬果,以穩定產量。
2.2環剝部位:環剝位置因樹而宜,幼樹環剝可距地面25cm左右開始,以后每年上移3~5cm,直到接近第一主枝時,再從下而上重復進行。
2.3環剝方法與環剝寬度:環剝時,先用枷樹鉤子或刮刀等其他工具,刮去環剝部位堅硬的老樹皮,露出粉白色韌皮組織,再用鋒利環剝刀尖,按照環剝寬度,細心切割2周,仔細取下切斷的韌皮組織。切割時,要求切口平整光滑,不傷木質部,傷口兩端的韌皮組織仍緊貼木質部上,不翹起露縫,防止因切傷木質部而影響愈合。切口上緣要平直,下緣向外稍坡斜,防止積聚雨水,利于愈合。環剝傷口必須連接成閉合的環形,不能成開口的半環形,或上下錯開不連接的雙半環形,否則環剝效果不佳。環剝寬度以環剝后25~40天環剝口能完全愈合為宜。環剝寬度應根據樹齡、樹勢靈活掌握。一般樹勢中等的成齡樹剝寬5-7mm,偏強的樹剝寬7-8mm,幼齡樹和樹勢偏弱的成齡樹3 4mm為宜,最好留輔養枝。環剝口不宜過窄或過寬。過窄愈合過早,幼果尚未進入硬核期,仍會發生嚴重落果。過寬愈合過遲或不能完全愈合,過重的削弱樹勢,造成樹體衰弱,果小質劣,甚至引起葉片早落死樹。目前冬棗生產中為追求早產,對幼樹環剝過早,過重,剝后遲遲不能愈合,造成樹體嚴重衰弱,影響樹勢,造成果實病害嚴重,落果多。為防止環剝過重出現的弊病,環剝的尺度宜窄不宜寬,并力求不損傷木質部,如傷口愈合過早,可在愈合之前,用麻線、細鐵絲等物輕輕拉磋,在愈合組織上磋出一道細細的環狀傷口,延緩完全愈合的時間。
環剝傷口不愈合的原因,除環剝過寬過重,傷及術質部外,剝口遭受食皮螟(老棗區稱枷口蟲)寄主蛀食也是一個常見的因素。防治食皮螟危害的方法,是在環剝后1周,傷口連續噴涂2次40%氧化樂果或50% 1605或25%久效磷或25%的滅幼脲3號100倍稀釋液,2次間隔10天左右。如出現傷口逾期沒有完全愈合,應用濕泥將傷口抹平,并包裹地膜保濕,促進愈合。
3、開花期配套管理技術
3.1夏剪。夏剪從發芽開始進行,不需要培養的棗頭都要抹去。棗頭摘心于5月下旬冬棗花開放至坐果期,在棗頭長1/3處摘心。一直持續到7月中旬。注意時間不要太早,以免刺激營養生長。特別旺的樹坐果期間要剪短棗吊,以促進坐果。
3.2花期噴水、澆水。花期干旱時,花粉粒不萌發,會導致授粉不良。俗話說:“干旱熱風棗花落,陰天小雨棗滿枝。”棗樹花期常因干旱或旱風而造成“焦花”,影響坐果。棗花盛花期選無風的上午8點前或下午5點以后,用噴霧器向棗花上均勻噴灑清水,每株3.5-4kg,隔3-5天噴一次。噴水時,加入少量尿素效果更好。每100kg水可加尿素0.3-0.5kg,可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有灌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在花期地面灌水,增加棗園的空氣濕度,可提高坐果率。
3.3噴生長調節劑,微量元素。噴生長調節劑、微量元素能有效地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6月中上旬盛花期噴萘乙酸鈉(10×10-6)或1O-15PPM的赤霉素一次;7月上中旬幼果期連續噴兩次萘乙酸鈉(40-60×10-6)。間隔3-5天。可提高棗樹產量20%~30%。也可在花期噴灑5-10PPM的2,4-D,花后噴30-60PPM的2,4-D,可提高坐果率,減少落果。注意噴灑要均勻。花期噴硼,也可提高坐果率。在花期噴0.1%-0.3%硼酸或硼砂。
3.4花期放蜂。即棗園放蜂。棗是蟲媒花,利用蜜蜂加強授粉,坐果率可提高1倍左右,增產20%以上,同時還可得到上等棗花蜜。據調查得知,距蜂箱120m處的棗樹坐果率為8.41%,而距蜂箱1140m處的坐果率只有3.84%,相差1倍多。棗園放蜂方法:在棗樹開花前2天將蜂箱置于棗園中,每畝棗園放1箱蜜蜂。棗園放蜂對棗樹的增產效果與蜂箱遠近有關,距蜂箱越近,效果越好。采用放蜂授粉的棗園,花期禁止噴對蜜蜂有害的農藥。棗園花期放蜂,可減少未授粉或授粉不良而造成的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