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套袋綜合管理技術(shù)包括套袋前的管理,套袋操作技術(shù)、摘袋后的管理,每一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各環(huán)節(jié)組裝配套,形成果實套袋配套技術(shù)。
一、套袋前的管理
主要包括合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合理負載、病蟲害防治和紙袋種類的選擇。
(一)合理整形修剪 套袋蘋果園,應采用合理的樹體結(jié)構(gòu),以改良紡錘形和自由紡錘形為主,修剪以輕剪疏剪為主,冬夏剪相結(jié)合,長樹與結(jié)果相結(jié)合的原則。冬剪時,疏除過大枝,內(nèi)膛徒長枝、過密枝和外圍競爭枝,使樹冠通風透光,結(jié)果枝粗壯,結(jié)果部位均勻,達到立體結(jié)果。夏季畝枝量適宜保持在10萬條左右。
(二)土壤管理 套袋果園應加強土壤改良,使果園活土層深度至少達到80cm。山地果園還應盡可能多蓄雨水,提高土壤濕度。另外,套袋果園宜采用生草制,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jié)構(gòu),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提高果品質(zhì)量。
(三)施肥澆水 套袋果園蘋果采收后及早施基肥,施肥量占全年的60—70%,配合追肥,前期追肥以氮肥為主,中后期以磷鉀肥為主。根外追肥也十分重要,生產(chǎn)中為減輕或防止苦痘病的發(fā)生,在花后2周、4周及采收前4周各噴布一次氨基酸鈣肥,具有良好的效果。為減少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可在6月下旬,采收前40天和采收前20天各噴一次500mg/L稀土微肥或光臺微肥等。
澆水:一般花前、套袋前、果實膨大期和封凍前應澆水,土壤含水量維持在70—75%。
(四)疏花疏果,合理負載 套袋果園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花期放蜂,實行以花定果技術(shù)。按20—25cm的間距留1個壯花序,每一個花序留1個中心果,落花后1個月完成疏果定果工作。疏除小果、病蟲果、畸形果,保留下垂大果,好果。合理負載的原則是畝留果8000—10000個,產(chǎn)量1500-2000kg。
(五)病蟲害防治 落花后至套袋前爭取噴藥三次,重點防治套袋蘋果黑紅點病、輪紋病、斑點落葉病及蚜蟲、康氏粉蚜等。噴藥時噴頭應與果面保持50cm的距離,噴出的藥液要細、均勻,以小霧狀為宜。幼果期用藥要慎重,盡量選擇安全刺激性小的藥劑,提倡使用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等,慎用銅制劑、滲透劑和乳油類,防止果面粗糙,果銹出現(xiàn)。
(六)紙袋種類的選擇 果袋宜選擇強度大、風吹雨淋不變形和不破碎的果袋,還應具有較強的透隙度,避免套袋后袋內(nèi)濕度過大,溫度過高。
紅富士等難上色的品種,宜選用雙層袋,溫差大、海拔高的果區(qū)也可選用復合紙單層袋。
二、套袋操作技術(shù)
(一)套袋時期與方法 套袋一般應在果實生理落果以后,即落花后40—60天進行。在個別干旱年份,套袋時間宜遲,避開初夏高溫,防止日燒,或者在套袋前將果園澆透水一次,以調(diào)節(jié)果園濕度。套袋操作方法是:選定幼果后,左手托住紙袋,右手撐開袋口,或用嘴吹,使袋底兩角的通氣放水孔張開,袋體嘭起,可執(zhí)袋口,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實,然后袋口兩側(cè)依次折疊于切口處,將扎絲扎緊袋口于折疊處,使幼果處于果袋中央,注意不要將扎絲纏在果柄上。套袋時用力方向始終向上,以免拉掉幼果,用力宜輕,盡量不碰觸幼果,袋口也要扎緊,防止害蟲進人袋內(nèi)。
(二)摘袋時期與方法 紅富士蘋果在袋內(nèi)生長發(fā)育一般為90天以上,但不同環(huán)境、氣候條件,摘袋時期也有差異,在冷涼果區(qū)即溫差大果區(qū)摘袋可在采收前20—25天進行。l天內(nèi)應在上午9—12點摘除樹冠東部和北部果袋,下午2—4點摘除樹冠西部、南部的果實袋。摘袋時間過早或過晚都達不到套袋的預期效果。摘袋方法:摘除雙層袋時先沿除袋切線撕掉外袋,待4—5天后再摘除內(nèi)層袋;除單層袋時。首先打開袋底通風或?qū)⒓埓撼砷L條,幾天后即可摘掉。
三、摘袋后的管理
蘋果摘袋后管理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促進果實著色,力爭全紅果;二是防治各種病蟲害,力保果面“三無一凈”。主要技術(shù)措施有一下五個方面。
(一)在摘袋后3—5天進行摘葉。首先摘去樹冠上部,外圍果實周圍5cm范圍內(nèi)的葉片,注意保留葉柄,摘葉不能過早、過多,摘葉量為全樹總?cè)~量的10%-14%為宜,最多不能超過30%,否則影響花芽的分化。
(二)摘袋后4—8天內(nèi)進行轉(zhuǎn)果。摘袋后8天以內(nèi)(雨天除外)是果實陽面集中著色期,摘袋后4天,果實陽面幾乎全部上色。此時將果實輕轉(zhuǎn)180度,陰面轉(zhuǎn)至陽面,15—20天內(nèi),陰面也全部著色。轉(zhuǎn)果應選在陰天,多云天或晴天早晨,下午進行,避免中午日灼。對果柄短的品種和高海拔,晝夜溫差大的地區(qū),也可進行二次轉(zhuǎn)果。先轉(zhuǎn)90度,7—1O天后向同一方向再轉(zhuǎn)90度。
(三)摘袋后,立即在樹盤、樹干兩側(cè)各鋪一長條白色(銀色)反光膜。用塑料袋內(nèi)裝土壓實壓邊。反光膜可使樹冠冠內(nèi)平均相對光照強度提高到70%以上,能使樹冠下部0.5—1m冠內(nèi)直射光增加18.6%-34.1%,反射光比對照樹增加5倍,全紅果率達85%以上。
(四)果實套袋后,隨著果實的不斷增長,鈣和一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大量消耗,摘袋后要及時補施。
(五)套袋果由于見光時間短,含糖量有所下降。因此,除加強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綜合管理外,適當推遲采收期7—10天,以利其增糖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