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灰埠鎮(zhèn)西八甲村村民善于鉆研,他們在同一塊地里種植馬鈴薯,玉米、白菜,做到一年三作三收,充分利用地力,獲得了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將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一、田間配置
帶寬1.3m,2月下旬起壟播種兩行馬鈴薯,壟寬0.8m。5月上旬在余下的0.5m空中種2行早熟玉米。8月上旬玉米收獲后施肥整地種植白菜。
二、主要栽培技術(shù)
1、馬鈴薯栽培技術(shù):選種催芽:選用脫毒種藉魯引1號、津引8號,東農(nóng)303號等。可用小整薯或切塊。如切塊每667m2用種1 00~125kg,每千克切45-50塊。2月上旬切塊后進行暖種催芽。
整地施肥:2月中旬,每667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3000-5000kg,尿素50kg,磷鉀肥50kg,深耕細耙。
播種覆膜:2月下旬開溝播種起壟,壟寬80cm,每壟種2行。株距20-25cm,播種密度為667m26000-8000株。噴灑二甲戊樂靈或乙草胺乳油以防除雜草。覆蓋地膜,拉緊壓實。為防止匍匐莖過度伸長,結(jié)薯延遲,也可在出苗后及時撤掉地膜。
田間管理:加強肥水管理,促其前期早發(fā)棵,后期要適當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薯塊膨大。出苗后、團棵期、封頂后各澆水一次。薯塊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澆水不要浸過壟頂,保持土壤通氣性,促進薯塊膨大。生育后期不能過于干旱,否則澆水后易形成炸裂薯,降低商品品質(zhì)。馬鈴薯現(xiàn)蕾時,摘除花蕾,可提高產(chǎn)量10%~15%。適時收獲:五月下旬馬鈴薯進入商品成熟期,塊莖直徑達5-6cm以上時即可收獲。
2、玉米栽培技術(shù):選用早熟、矮稈、抗倒伏的緊湊型優(yōu)良雜交品種如登海l號,鄭單958等。5月上旬造墑播種,小行距50cm,株距20cm。
肥水管理:每667m2施50kg尿素,50kg磷鉀肥,1kg鋅肥。追肥分兩次,第一次是在苗期,將1/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肥、鉀肥、微肥施入,第二次是在大喇叭口期,配合澆水重施剩余的氮肥。7月下旬當玉米花絲呈褐色未干枯,壓擠玉米籽粒已呈硬性時分批采收,采后煮熟或用綠色尼龍網(wǎng)袋裝后盡快出售。
3、白菜栽培技術(shù):選用87-114、膠白8號等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白菜品種玉米收獲后,整地施肥。8月上旬,起壟播種。噴灑二甲樂靈以防除雜草。大白菜出苗后,要及時間苗、定苗。蓮座期要及時追施速效性氮肥,畝施尿素17.5kg左右。進入包心期,應(yīng)加大肥水補給量,追肥以每畝7.5kg左右的磷酸二銨,在壟下開溝施人。據(jù)土壤靳情澆水,一般每7~10天澆一次水。11月中下旬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