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屬熱帶海洋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年均溫度22℃—25℃,年均降雨量1500—2200mm,是全國反季節瓜果生產基地。海口市作為海南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全市地域面積2304平方公里,轄四區18個鎮,常住人口約120萬人,按每人日平均消費蔬菜O.4kg計算,全市日交易蔬菜量達48萬公斤。多年來,在每年的5—10月份高溫多雨季節屬海南蔬菜的淡季,海口蔬菜不能自給,缺口約一半,主要靠大陸供應,蔬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揚,對海口市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通過對海口市蔬菜不同品種、產地、批發零售價格、及銷售量的調查,分析一年之中海口菜價的波動以及造成菜價波動的原因,為海口市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好蔬菜產銷工作,改善蔬菜供應,特別是避免淡季菜價猛漲等問題提供重要依據。
一、海口市蔬菜生產現狀與市場分析
(一)蔬菜生菜現狀 蔬菜生產是海口市農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04年瓜菜種植面積35.66萬畝,產量41.67萬噸;2005年種植面積35.31萬畝,產量43.49萬噸;2006年種植面積35.46萬畝,產量45.27萬噸;2007年種植面積36.27萬畝,產量46.3萬噸。每年冬種瓜菜面積達14萬畝以上,出島量占90%以上。無公害瓜菜基地9.72萬畝,無公害瓜菜品種17個。蔬菜類以椒類、長豆角,四季豆、長茄為主;瓜類以苦瓜、絲瓜、冬瓜和青瓜為主。通過引進新品種,冬季瓜菜利用地膜栽培和遮陽網覆蓋栽培等適用新技術,發展設施農業、開展農藥殘留檢測等,菜農生產技術日益向標準化發展,種植水平不斷提高,單產水平也不斷增長。
(二)市場供應情況每年的11月—4月是海口蔬菜生產的旺季,供應海口市場的蔬菜主要來源于本地,價格比較平穩。5月—10月是海口蔬菜生產的淡季,受高溫、暴雨、臺風等災害性氣候等因素制約,海口蔬菜生產難度增加,海南的蔬菜種植面積都會有所下降,產量也會降低。據調查了解,淡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平均每天成交的蔬菜約有700噸,而其中有超過70%的蔬菜來自于島外,主要來自云南、湖北、廣西、廣東等地。主要品種有大白菜、上海白、胡蘿卜、白蘿卜、土豆、菠菜,卷心菜、洋蔥等十幾個品種。市場內蔬菜價格較高且波動明顯。
二、海口市蔬菜批發、零售價格調查結果分析
(一)海口市部分蔬菜批發、零售月平均價格變化情況分析
1,菠菜批發、零售價格變化趨勢從5月份起菠菜批發、零售價格一路攀升,到10月份達到最高點,批發價達3,00元/斤以上,農貿市場價格約4,2元/斤,而大型超市價格則高于4.5元/斤;10月后菠菜價格迅速降低,12月份批發價降至1.5元/斤,而超市價格仍保持在3.50元/斤以上。
2,上海青批發、零售價格變化趨勢 5-1O月份上海青批發、零售價格主要呈上漲趨勢(僅在7月月份略有下降),10月份達到最高價格,之后迅速下降,12月份批發價降至0.68元/斤,農貿市場降至1.50元/斤,均下降到最低價格。
3、長豆角批發、零售價格變化趨勢 5—12月份海口市長豆角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6—9月份長豆角的批發價格在1.00元/斤—1.50元/斤之間,農貿市場銷售價格在1.5元/斤—2元/斤元之間,而超市則相對略高,較農貿市場貴約O.50元;9月份開始,長豆角的價格大幅上漲,零售價高于3,D0元/斤。長豆角適宜在高溫的環境中生長,進人冬季后,天氣變冷,不利于長豆角的生長,因此價格較昂貴。
4、苦瓜批發、零售價格變化趨勢 5—12月份苦瓜價格呈總體上漲趨勢,12月份的批發價較5月份上漲了約4.4倍,農貿市場上漲了約2.9倍,大型超市上漲了約2.3倍。
5、青瓜價格變化趨勢5—11月份青瓜的批發、零售價格總體上漲,11月份達到最高,價格較5月份上漲了近2倍,在此之后則迅速回落。
6、土豆批發、零售價格變化趨勢 5—12月份,土豆批發、零售價格總體波動不大,批發價均在0.95元/斤左右(僅12月份略低為O.70元),零售價均在1.45元/斤左右,而超市由于促銷活動等原因,價格會稍有變化。
7、白蘿卜價格變化趨勢5—12月份,白蘿卜的批發、零售價格總體波動不大,僅在10月初出現過一次較大幅度的上漲,此時批發平均價格達到1.1元/斤,農貿市場價格達到1.6元/斤,超市則高達1.9元/斤。其它月份,白蘿卜的批發價格一般保持在O.80元/斤左右,零售價在1.2元/斤左右。
(二)海口市5-12月份蔬菜總體價格變化情況分析 今年6月下旬,海口葉菜等價格較前期上漲30%-60%,10月中旬受暴雨天氣影響,海口各種蔬菜價格紛紛上漲,本地葉菜因受災較嚴重,價格上漲幅度尤為明顯,平均每斤蔬菜價格上漲了近1元左右,比如生菜、空心菜、地瓜葉、菜心等蔬菜進貨價格每斤大都貴了近一倍。外地菜價格上漲幅度較本地葉菜小一些,像冬瓜、南瓜等瓜類蔬菜價格平均約漲了0.7元左右。12月份我省蔬菜生產進入旺季,蔬菜價格較11月份普遍大幅下降,昆明進的大白菜由0.94元/斤下降到0.60元/斤,菠菜由3.33元/斤下降到1.53元/斤,青瓜由1.93元/斤下降到1.20元/斤,蔥由3.98元/斤下降到1.33元/斤,長豆角由2.60元/斤下降到2.13元/斤,苦瓜、空心菜,南瓜、白蘿卜等也均有不同幅度的降價,但批發價格仍高于5月份。
三、蔬菜價格波動的原因
(一)受天氣情況影響。海口市雖然全年無霜凍,但干旱、暴雨、臺風等天氣對蔬菜生產影響很大,并直接影響到蔬菜的價格。干旱、高溫、暴雨不利于蔬菜的生產,使其產量降低,供應量減少,價格升高。在今年的10月份海南出現連續強降雨,造成大部分蔬菜基地受災,全市蔬菜受災面積3.98萬多畝,成災面積3.07萬畝,絕收面積2.98萬畝,對我市蔬菜生產產生很大影響,是造成蔬菜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臺風不僅影響蔬菜的生產,同時還影響蔬菜的運輸。我市9、10月份臺風頻繁發生,今年9月出現的第14號強臺風“黑格比”與海南擦肩而過,海南省海口市風雨交加,瓊州海峽客滾船全線停航,外地蔬菜無法進入島內,使得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蔬菜價格應聲上漲。
(二)受綜合物價上漲因素的影響。由于糧價上漲,農業生產資料的物價指數也隨之上升,化肥、種子、農藥、地膜價格不斷提高,蔬菜生產成本的增加,對蔬菜銷售價格產生了較大影響。加之汽、柴油價格上漲,直接增加了蔬菜的運輸費用,相應地影響蔬菜的銷售價格。
(三)受蔬菜運銷中間環節加價因素的影響。據調查,蔬菜從產地生產者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要經過4個流通環節,包括從農戶到產地批發市場、從產地批發市場到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到零售市場再到消費者手中。在這四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有多個收費項目,有些經營者甚至投機取巧,故意提高菜價。
(四)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勞動力價格變化、節日的到來,抗災害能力的強弱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蔬菜的價格。
四、建議
針對海口市蔬菜價格變化情況,提出以下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
(一)相關部門應根據海口市每年的蔬菜需求量和市場供求信息,引導菜農合理制定蔬菜種植計劃,選擇適宜蔬菜種植品種,確保蔬菜供應。避免由于信息不靈而盲目種植。導致有些蔬菜供不應求,而有些蔬菜則供大于求,影響菜農收益的問題發生。
(二)應該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海口市淡季蔬菜供應問題。大力培育、引進和推廣適應性廣、抗性強及品質優良的耐熱耐濕蔬菜品種,推廣應用遮陽網覆蓋及高產綜合栽培技術措施,發展設施農業,減少夏季高溫暴雨對我市蔬菜生長的影響,逐步解決海口淡季蔬菜供應問題,減少過度依賴島外產品,穩定本市夏季蔬菜銷售市場。
(三)加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菜農抗災意識,積極采取防治臺風、暴雨等措施,并幫助菜農進行災后重建工作,減少農民經濟損失和穩定蔬菜供應。
(四)相關部門要創造條件,鼓勵菜農直接進入市場,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費用。并從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菜農一定的優惠政策,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降低蔬菜銷售價格。
(五)有關部門應對蔬菜批發、零售市場的管理,進行價格監測分析,密切關注價格動態,加強市場巡查,嚴懲哄抬物價行為,確保市場物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