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被譽為全素保健型蔬菜倍受市場推崇。但是,由于在常溫下花蕾極易開放、發黃和霉變,而失去商品價值,給經營者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青花菜產業的發展。筆者通過對環境條件和栽培技術的調控,摸索總結了四種延后保鮮儲藏技術,可使青花菜保鮮期最長達90d,使跨季供應成為現實。
1、保鮮特性
青花菜花球外部缺失既能防止水分散失,又能阻止外部病原菌侵染的保護組織,卻擁有龐大儲藏營養的薄壁細胞,采藏過程中極易因擦、壓、擠傷而失水和霉變;青花菜最佳的儲藏溫度為2-5℃,相對濕度70-80%,O2含量3~5%,CO2含量在3%以下。在儲藏初期,溫度要控制得低一些(0—1℃),15d后調高至2-5℃,有利于脅迫自身熱量,加速冷熱交換過程,如果儲藏溫度≥15℃,花球迅速老化變黃,葉片脫落、失水霉變。相反,儲溫低于O℃,花球出現局部透明狀,造成凍害;相對濕度過低,細胞正常的生理機能被破壞,水解過程加劇,胞壓降低,花球出現萎蔫疲軟,光澤消退、花枝松散,溫度高于5℃,濕度>85%,O2>5%、co2>3%,細胞-生理代謝旺盛,呼吸消耗加大,營養成分降低。
2,儲前處理
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7~17天停止噴藥,15~20天停止施肥,利于改進品質,降低污染。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施用P、K和B肥,只有肥料充足,商品組織才能充實耐傷,易儲;采收時保持刀口平整,去掉老黃葉,輕拿輕放,防止機械損傷,選擇球形完整,色澤青綠,無損傷、無霉變、無病蟲的花球;根據儲藏時間長短,確定花球所帶的葉片數,一般留球葉3-5片。如儲期在60d-以內的要保留3~4片完整葉,儲期在60d以上的,則不去掉葉片為佳,采后出售時僅保留包球葉為好。
3、保鮮技術
3.1假植儲存 該技術適用于秋、冬茬栽培的青花菜,在冬季到來后,將田間花球尚小的植株,在小雪前整株挖起,緊密排放在儲藏溝內。一般溝寬1.0m,深1-1.5m。儲藏初期防止發熱,白天蓋上草苫,晚上揭去,溫度保持在2~3℃。后期防凍,視氣溫變化調控覆蓋物,上-市前10~15d加厚覆蓋物(也可多層覆蓋),使溫度保持在7~15℃。在此條件下花球可繼續生長,當單個花球增重至0.5kg時,即可上市銷售。假植保鮮期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
3.2窖藏保鮮 在寒冬來臨之前適時采收處理花球儲藏,在周轉箱內襯上PE膜,膜內墊上消毒后的稻草苞,然后將花球輕放在儲藏容器內,以平放2~3層為宜,收攏草苞和PE膜口,但不易密封,以利通風,箱裝好后整齊擺放在窖內。窖溫控制在2~5℃,定期測定袋內氣體成分,當CO,達5%時,開袋放風1h,然后半封閉狀態儲存。儲存期內定期檢查調控,可使保鮮期延長40-60d不變色、變質,基本可滿足元旦和春節市場供應。
3.3氣調儲藏 將經過產后處理的花球裝入周轉箱內,裝量2~3層。用PE或PVC無滴膜制作帷帳,將花球裝入帷帳后密封。入帳后前5~7d呼吸旺盛,需要每天透帳或隔日透帳1次。15~20d翻動1次,同時剔除黃葉,爛葉。控制帳內溫度在2~10℃之間,不得大于15℃。儲期-帳內有一定的乙烯利釋放累積,除通風換氣外,在周轉箱(筐)上方預留空間放置乙烯利吸收劑,可有效降低化學原因引起的霉變爛球現象發生。氣調儲藏可使保鮮期延長60~90d。
3.4保鮮膜包裝 該項保鮮技術分兩個步驟進行,一是做好包前處理。方法是將選好的西蘭花球放在一個密封的容器內,用克霉靈煙劑或取克霉靈藥液放入蒸發皿中,置于周轉箱(筐)空隙處熏蒸處理。二是保鮮膜包裝。將熏蒸處理后的花球用保鮮包裝膜,托盤單球機裝,精品箱裝后置于2~5℃環境中儲藏。此法保鮮期在90d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