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要執行護航任務,要有走向遠洋的能力。即使中國將來有了航空母艦,是不是就是藍水海軍呢?也不一定,中國有航空母艦,還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利益,而不是擴張,不是要在全球炫耀武力。”
著名軍事戰略問題專家彭光謙少將
“不管哪國海軍,在我們眼里都一樣,我們當然不會雞蛋碰石頭,主動找軍艦的麻煩。這一點對中國軍艦也不例外。”
索馬里海盜頭目恩德布爾
“彰顯大國責任;拓寬海軍的戰略視野;這是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閱兵。”
空軍上校戴旭認為中國派軍艦打擊海盜有以上三大意義。
“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角度講,中國都不可能賣給哈馬斯武器。”
面對西方媒體的炒作,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亞非所副研究員陳雙慶表示,中國絕不可能將武器出售給哈馬斯武裝。
“我要強調一點,以色列軍隊襲擊的所有目標只是軍事設施。有一個清真寺,但它實際上是一個工,這個工廠是制造武器的,如果它已經變成工廠,那它就不可能還是一個清真寺了。以色列襲擊的目標不是針對平民的地方,而是軍事目標,但是哈馬斯在過去8年里的襲擊一直針對以色列的平民、學校和幼兒園。”
以色列駐華大使安泰毅
“中國已經準備好在處理全球事務中擔當領導角色。作為一個成熟的國家,中國足夠現實,它會意識到周邊關系的利弊。巴基斯坦人和中國人一樣,根據巴基斯坦的民族利益和全球現實,客觀評價和重新界定與中國的關系。”
巴基斯坦《每日時報》發表題為“應該面對現實了”的文章聲稱,雖然兩國之間共贏沒有壞處,但是將這種關系過度神圣化也是不可取的。
“不要把這次海軍編隊去赴素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無限地放大,無限的解讀,更不能盲目地炒作。”
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
“我堅持著我的良心,采取了我認為是正確的行為。”
當地時間2009年15日晚8時(北京時間16日g時)美國總統布什向全國發表電視告別演說。布什承認在總統任期內可能犯下了一些錯誤,但自己的所作所為都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
“我們可以抵制美國產品,不過,這比較難,因為有些產品是我們迫切需要的。我們需列出抵制的美國產品名單,例如泰南人不喝可口可樂,但這僅屬一小部分,如果全世界的回教徒都不喝可口可樂,其影響就大。”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認為,只有計劃性的展開抵制美國行動,才能制止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暴行。
“如果(大陸減少導彈)實現,我們樂觀其成……即便如此,大陸此舉的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因為如果有必要,大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重新部署這些導彈。因此,我們會繼續加強軍備和備戰能力。”
臺灣“國防部”發言人池玉蘭
“中國軍方實際上并沒有允許美國軍人進入其軍事設施,我們向中國軍方展示了太多,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美國東亞問題研究專家約翰·特卡奇克認為美國在中美軍事交流中收獲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