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帶來革新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高級研究員、五角大樓軍事變革事務顧問麥克斯·布特
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新一輪軍事變革一直是近三十多年來世界各國軍方關注的焦點。向來走在前沿的美國五角大樓自然是不例外,這幾十年來美國投在IT領域的資金和進行的試驗實在是難以計數,獲得的成果也極為豐碩,然而,歷經軍事變革之后的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卻遇到了麻煩:在反恐、平亂和維持秩序方面,美軍意外地面臨兵員嚴重不足、疲干奔命的問題;各種各樣的高科技武器面對藏身于平民之中的恐怖分子難有用武之地;以往用起來得心應手的作戰思想和作戰理念在此亦是處處碰壁,步步難行。
難道這新一輪的軍事變革會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事實上,美國當下進行的以“高科技至上主義”和縮減軍事人員為特征的軍事變革只是新探索中的一種,并非就是新一輪軍事變革本身。新一輪的軍事變革還在進行過程中,尚有多種多樣的道路可探索和選擇;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必須將軍事變革進行下去,任何一個試圖中止這一進程的國家勢必會被歷史所拋棄。500多年的世界史表明,軍事變革發生的時代通常意味著帝國興衰替換的時代,因為一次軍事變革的發生往往會使一個地區乃至壘球的政治格局發生變化,那些不愿意進行變革或變革失敗者的地位常常會被變革成功者超越和取代。
聯合打擊的障礙
約翰·帕奇
以前,由于受到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數炸彈都會偏離目標。對于這種現象,作戰人員通常會不屑一顧,而見怪不怪的媒體也不會對平民誤傷進行大肆報道。即使是在“沙漠風暴”行動中,作戰人員和政客們也沒有面對像今天這樣如此復雜的武器系統、各種非政府組織、嚴格的交戰規定以及無所不在的現場報道。然而,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為了在聯合作戰中取得勝利,指揮人員必須在對目標進行有效打擊的同時對其進行適當的限制。即使擁有精確而高效武器系統,如果缺乏戰略規劃,或者在執行的時候,違反了戰爭法則,依然會導致整個作戰的失敗。在“伊拉克自由”行動、“持續自由”行動以及反恐戰爭中,這一問題就已經被充分暴露。
把全球戰略告訴人民
美國前參議員吉姆·塔倫特
如果你向一位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詢問一個外交政策問題,他會告訴你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他職責。國防政策從屬于外交政策,從某種意義上說軍隊所要做的就是去落實由人民制定的政策。國防政策和外交政策顯然是兩碼事。但問題隨之出現了,有些軍隊領導人并不清楚美國的戰略任務到底是什么。在冷戰時期,西方民主國家了解自己,清楚什么是他們所要實現的東西。如果你讓從杜魯門到里根總統期間的任何一位總統解釋美國的戰略任務,他們會在30秒內告訴你美國戰略任務是什么。就在里根總統離任后的一年,柏林墻倒塌了。美國及其盟國奉行的遏制政策部分獲得了成功,因為它們的領導人深刻了解這項戰略并且努力確保他們的政府和選民支持這一戰略。毫無疑問,對當今戰略任務缺乏這樣的廣泛認同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一問題導致了美國錯失強化“和平”與“自由”前景的良機,并讓潛在的危險得以滋生。如果要給那些準備競選總統的參議院同僚們提一個建議,那就是:無論你認為自己有多么的強大,有多少智慧,如果你不能告訴人民你所倡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你將注定會失去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