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了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這一消息雖然刺激了市場的各種反應,但相對而言,3G給電信市場和運營商帶來的影響仍然是無法確定的,特別是以歐洲的經驗來看,3G運營并不能算做成功。
不過在中國,3G牌照的發放將進一步促進中國電信市場走向均衡發展的格局。在3G時代,三大運營商都將具有不同程度的比較優勢,比如中國移動具有龐大的移動客戶基礎,中國電信具有融合的全業務能力,中國聯通則具有廣泛采用的3G網絡標準和豐富成熟的移動終端。我們相信最終驅動未來市場格局形成的關鍵要素,除了價格和優質的3G網絡之外,是基于對于客戶需求的深入理解而帶來的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卓越的品牌和商業模式。
今天,中國電信產業的發展已然成為全球電信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中國發牌將成為全球3G市場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并將加速全球移動產業向3.5G和4G的發展。
從全球產業角度看,中國3G發牌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直接帶來全球3G用戶市場群體的增加, 帶動全球移動產業在技術體制和網絡演進向更高階段發展,特別是自主創新的TD-SCDMA為中國進入4G市場奠定基礎;二是中國市場3G用戶需求的復雜和多樣化性,將會不斷推動全球3G業務的創新和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三是中國3G業務的大規模商業化推廣, 將拉動產業價值鏈中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比如媒體內容、通信服務和通信制造業等行業。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下,3G網絡的建設將對當前中國經濟復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經濟的發展是多方面的要素形成的,同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汽車制造業一樣,通信產業是其中的產業之一,而且在過去幾年中,通信產業對于宏觀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充分體現。因此我們對于3G帶來的拉動作用不可高估,經濟的最終復蘇仍需寄希望于國家對總體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
根據國際的經驗,在未來3—6個月內,三大運營商開始向市場提供3G服務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事實上,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在3G網絡建設和業務市場推廣上早有準備,牌照發放當天,中國移動就適時推出了”G3”的3G品牌標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但是像所有的移動網絡一樣,3G的網絡覆蓋和容量以及提供新業務的能力需要一個客觀的發展過程,具體速度的快慢,更多來自于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競爭的壓力。對于廣大移動客戶來講,真正成熟的3G時代的到來,應當是3G服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時每刻體驗3G業務的那一時候,就像我們今天無法離開2G的語音和短信一樣。未來,也可能當3G服務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成熟的同時,我們又迎來了更加豐富的3.5G和4G的服務。
在技術層面上,3G為移動服務帶來更好的技術能力,可以提供除語音之外的更為豐富的多媒體業務。國際經驗表明,3G的業務突破主要是來自于移動終端、產品服務、網絡能力和商業推廣等因素。中國的3G主流服務在初期仍然將基于語音服務,并增加更加多樣化的移動寬帶增值業務,如移動互聯網、移動視頻等。
更關鍵的是,3G在中國能否成功,要看TD的市場是否足夠大以及對用戶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技術本身并不是驅動力,因為用戶并不了解技術,他們只會看服務是否有吸引力,因此,運營商需要開發出足夠的服務引導用戶需求,這是3G成功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