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我們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考驗,全國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2009年,我們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為主線,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開展了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安全生產執法、安全生產治理“三項行動”,開展了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安全生產能力、安全生產監管隊伍“三項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9年,事故仍讓我們觸目驚心。元宵夜發生在央視新臺址配樓的特大火災,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寒冬里,幾支煙花瞬間就使數億元國家財產化為烏有。山西焦煤集團屯蘭礦“2·22”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74條人命與王君省長的一分鐘哽咽,無論是面對血腥的死亡數字,還是潮水般的質疑之聲,誰都沒法依然保持一副昂首的姿態。成都市9路公交車燃燒,雖是刑事案件,但在長達幾分鐘的時間,24名乘客為何沒能逃出,引發民眾對政府必須加強公共交通安全投入,確保公交公司公益性的正常、有序運行的呼聲。準備實施爆破拆除的湖南株洲市紅旗路高架橋,5月17日下午發生坍塌事故,9人遇難、16人受傷。民眾質疑: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推出了數萬億投資計劃,其中大部分資金投向民生工程,而民生工程起碼應該是安全工程。株洲高架橋坍塌事故給全國紛紛在建的民生工程敲響了安全警鐘。
2009年,職業病事件尤其令人矚目。云南水富縣,10余名返鄉民工身患“怪病”相繼死亡。衛生部專家指導確認的診斷結果是:該縣前往安徽鳳陽縣石英干粉廠務工的63名存活村民中,有矽肺30例,揭開了“怪病”之謎。河南新密市28歲的村民張海超,面對職業病鑒定阻難,毅然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胸驗肺”,證明了自己的病情——塵肺Ⅲ期,轟動全國。張海超拉開的不只是他的胸膛,還拉開了目前國家職業病防治的一系列隱埋的問題。陸續發生的職業病事件掀開了我國職業病防治的冰山一角:一方面,我國職業衛生尚存監管盲區,地方政府連環失職,導致職業病危害事件頻頻發生;而另一方面,職業病患者的維權路布滿辛酸。在呼喚農民工自我保護意識覺醒的同時,更期待相關法律、機制的盡快制定與完善。
2009年,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竟然連續出現兩起安監員集體辭職事件:湖南漣源48名安監員集體辭職、重慶綦江26名安監員集體辭職,反映的是通過利益訴求作為解決制度性不公平的一個出口。純屬巧合的是,深圳市政府2009年7月31日正式啟動機構改革,整個改革計劃于2009年10月1日前基本完成,精減了1/3部門。市安監局的工礦商貿企業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等職能劃入“科工貿信委”,市安監局和安委辦并入應急管理辦公室,同時并入的還有市應急指揮中心和民防辦(地震局)。“結果是原有42人的深圳市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支隊因職責整合一下子整沒了”“還有一些同志因種種原因被調離安監戰線”(《中國安全生產報》2009年10月15日)。這些都在安全生產監管隊伍中引起極大震動。今年新一輪的機構改革被許多專家稱為政府的“瘦身”運動。“瘦身”的主旨是減少和改變政府職能,而不僅僅是減少和改變機構和人員。“瘦身”的關鍵是政府不該管的要堅決不管,但該政府管的要真正管起來。顯然,安全生產如何管是整個行政機構改革必須回答的問題。
2009年,還發生了許多許多,都值得我們認真回顧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