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 促進安全
2009年第10期“新中國60周年紀事”欄目刊登的系列文章,回顧了我國安全生產走過的路程。60年來,我們創造、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從“三級安全教育”“‘三同時原則”“事故處理‘三不放過‘四不放過原則”到“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HSE管理模式”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梳理、回顧這些寶貴的經驗,對當前及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是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的。本期專題對歷史經驗的進行全局性總結和提煉,使廣大讀者受益匪淺。
北京順義讀者李德勝
安全生產不得“松口氣”
時至年終,不少企業的檢查評比已告一段落,有的人心理上產生了一些松懈,認為忙了一年該放松一下了,甚至認為可以暫時“告一段落”。這種思想要不得,安全生產沒有冬閑!安全生產是全天候的!容不得有半點的懈怠情緒。殊不知,就在你思想短暫放松之際,事故隱患就可能膨脹為魔鬼,吞噬著我們的生命和財產。
雖然不少企業前期工作做的比較扎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我們不能有“松口氣”的思想。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這樣的特點:偶然性非常強,不重視,不抓,肯定要出事;重視了,抓了,很長時間沒有出事,就容易產生麻痹思想,一松懈,就更容易發生事故。年終歲尾,安全生產工作也從一個關鍵階段進入了另一個關鍵階段,因此,安全工作永遠沒有“松口氣”的時候,安全之弦必須時時處處繃緊。
江蘇海門讀者錢新
安全員需要智商、情商和膽商
安全工作是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生產工藝技術、企業組織管理、干部職工的心理疏導等許多方面,沒有一定的智商作支持,就沒有了能力基礎,開展安全工作就會陷于盲目與忙亂,就難以抓住要點,突出重點,找準關鍵點。因此,安全員必須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加強操作技能的訓練,加強管理方法的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實踐技能和管理技巧。
情商是安全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心理素質與意志準備,沒有一定的情商作鋪墊,就失去了做好安全工作的激情與韌勁。安全員不畏艱難,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不放松,保持旺盛的戰斗力不懈怠。要堅持抓安全與抓思想相結合,關心職工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傾聽職工的心聲,有效化解職工中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穩定職工的情緒。
膽商,則是一個人膽量、膽識、膽略的度量,體現了一種冒險精神。沒有一定的膽商作保證,安全員在開展工作時就會瞻前顧后、縮手縮腳,就難以打開工作局面。對于一切違反安全制度的行為,要敢于頂真、敢于碰硬、敢于堅持原則,該處理的要堅決處理,做到不手軟、不遷就、不照顧,不怕得罪人。
安徽天長讀者唐宗禮
事前控制最高效
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安全管理中,預防性投入的效果大大優于事后整改效果。這就要求在我們的安全生產管理中,謀事在先,尊重科學,探索規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北京大興讀者王建國孫恒年
安全面前無“捷徑”
俗話說:“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可現實中總是有那么一些人自作聰明,不但不重視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和規程,反而千方百計地尋求一些所謂的“捷徑”,最終釀成的苦水只有自己來品嘗。
一個煤礦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起初一名礦工每次下班都要走1000m遠的運輸崗,感覺很累。于是,他就在一個工友那里學會了怎樣節省時間,那就是違章乘皮帶。一次,他下班再次違章乘皮帶。剛乘上皮帶不久,他發現前面的皮帶司機搖動著安檢員到來的暗號燈光。他心一慌,急忙就往下跳,結果礦燈被掛在運行的皮帶托架上,他的腿被拉進了皮帶托架的夾縫中。當皮帶停下來時,他的右腿已被絞斷。在這起事故中,這名礦工忽視安全,違章作業,尋找“捷徑”,認為自己干工作多年,并未感到有什么危險。一時心存僥幸,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結果付出了血的代價。
在許多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中,大多數都是責任人心存僥幸,安全意識不強,安全工作態度不夠端正,安全措施未做到位而造成的。如果每個人能夠樹立“安全無捷徑”的思想,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許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遼寧撫順讀者閆長明
編輯寧 遠
(2009年第12期讀者有獎評刊表見中間插頁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