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有著較豐富的非煤礦產資源,地區分布廣泛。截至2009年6月底,全省已開發利用非煤礦產56種,共有非煤礦山企業1752家。江蘇省各級安監部門通過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法律、法規,控制了金屬非金屬礦山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已連續7年實現了傷亡事故起數和人數的雙下降。
規范檢查制度
現場檢查是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監督方法,也是督促礦山企業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手段之一。2008年,江蘇省安監局制訂下發了《關于規范江蘇省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的意見》《關于規范江蘇省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的意見》《關于規范江蘇省尾礦庫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意見》3個文件(以下簡稱“三個規范性文件”),對現場檢查的頻次、程序、內容、結果處理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同時要求各級安監部門必須建立轄區內所有非煤礦山(包括尾礦庫)企業的安全基礎檔案,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年度檢查計劃。
1.現場檢查的頻次
露天礦山:以縣級安監部門檢查為主,市級、省級安監部門抽查和督查為輔??h級安監部門對露天礦山企業監督檢查的頻次應根據各企業上年度達到的安全標準化等級來確定,安全標準化達二級(含二級)以上的企業,每年不少于1次;安全標準化達三級的企業,每半年不少于1次;安全標準化在三級以下的企業,每季度不少于1次;未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或安全標準化未達標的企業,每月不少于1次。
地下礦山:規定縣級或直接監管地下礦山的市級安監部門,每半年至少對轄區內所有地下礦山進行一次現場安全檢查,每年必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轄區內所有地下礦山進行一次系統審查;市級安監部門每年至少對轄區內所有地下礦山進行一次現場安全檢查;省級安監部門每年至少抽取全省1/4的地下礦山進行檢查。
尾礦庫:規定縣級安監部門每半年至少對轄區內所有尾礦庫進行一次現場安全檢查,雨季前必須組織一次對尾礦庫的防汛安全專項檢查;市級安監部門對轄區內所有尾礦庫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現場安全檢查;省級安監部門每年至少抽取全省1/4的尾礦庫進行檢查。
2.現場檢查的程序
各級安監部門對礦山進行現場安全檢查時,必須根據省安監局制定的現場安全檢查表,結合被檢查礦山的實際情況確定檢查的項目及內容,事先擬定檢查方案,并制訂本次檢查的相應檢查表。進行系統安全專項檢查時,必須聘請2名或2名以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F場檢查時,檢查人員須將被檢查礦山的基本情況以及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結果、處理意見等事項記錄在檢查表中。檢查表必須由檢查人員(包括聘請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要將情況記錄在案。對礦山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或事故隱患,必須立即予以糾正或限期整改。
3.現場檢查的基本內容
一是通過調閱資料,向礦山企業了解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安全費用提取使用、建設項目執行“三同時”、事故調查處理等情況;二是查看安全管理臺賬,檢查礦山設備設施使用、檢查、檢測、維修和管理情況;三是檢查礦山企業按規程規定應保存的設計文件和圖紙;四是對照開采設計方案,檢查礦山開采是否按照設計或方案進行,露天礦山的臺階或分層開采是否符合設計規定要求,地下礦山的礦柱、巖柱的保留和保護是否符合設計規定要求;審閱有關記錄,地下礦山要查看作業場所的通風、氣候條件和粉塵、有毒有害氣體等勞動條件及安全狀況的檢查、監測情況;檢查礦山各系統的安全狀況以及礦山針對各種危險制定的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
4.檢查結果的處理
為保證現場安全檢查的嚴肅性和公證性,每次安全檢查結束后,各級安監部門及相關處室要對檢查結果進行審查,對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于違法違規行為超出本級安監部門行政處罰權限的,及時將有關情況報上一級安監部門;對于責令限期整改或停產整頓的礦山企業,各級安監部門應在限期屆滿或事故隱患排除后進行復查,復查結束后,檢查人員必須將復查情況和結果記入工作臺賬。
為推動“三個規范文件”的落實,江蘇省安監局針對全省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于2008年開展了3項重點工作。一是開展地下非煤礦山年度系統安全審查試點工作,并率先在南京開展了該項工作,對轄區內所有地下礦山的井巷、開采、運輸、提升、排水、機電、通風等系統進行了安全審查,共排查出安全隱患7大項80條。二是加大對露天礦山規范性開采的監管工作力度,針對部分地區露天開采礦山存在開采不規范的問題,省安監局按照制訂的檢查方案和現場檢查表,組織專家對溧陽7家露天礦山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依據檢查情況,對2家采石企業實施了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對其他5家企業實施了停產整頓或限期整改的處理。常州市安監局通過制定《常州市小型露天采石場開采方案編寫大綱》,規范了全市露天開采礦山的開采行為,提升了當地露天礦山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三是完善地下非煤礦山機械通風系統、防排水、應急救援工作以及尾礦庫排洪設施。2008年,全省共對24個地下礦井、3座尾礦庫下達了停產整頓通知,并對部分企業進行了經濟處罰,從而解決了一批影響礦山安全生產的問題。
規范許可證制度
1.規范許可證頒發管理制度
2008年是江蘇省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換證的高峰期,為做好許可證延期換發工作,省安監局對許可證頒發管理工作程序進行了規范和完善。
許可證申辦程序要求:礦山企業向省安監局設在市級安監部門的許可證工作站提出申請,工作站受理后,按照要求對申請材料和有關事項進行初步審查,形成初審意見,并在規定時間內將初審意見和申請材料上報省安監局;省安監局在對工作站初審意見、申請材料和有關事項進行審查后,在規定時間內作出頒發或者不予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決定。
許可證審查工作要求:一是所有金屬非金屬礦山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二是所有金屬非金屬礦山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申請前,必須要進行礦山安全現狀評價;三是聘請專家對地下礦山或需要到現場審查的露天礦山進行現場系統審查;四是將安全規章制度不健全、責任制不落實、現場管理混亂、通風系統不完善、提升系統管理不到位、防排水措施不全、未實行分臺階或分層開采、尾礦庫沒有設計以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等問題作為許可否定條件,不予發證;五是將地下礦井礦用提升機、主通風設備的檢驗檢測等納入換證的必要條件,工作落實不到位的不予發證。
許可證管理工作要求:對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而未辦理延期的企業,安監部門及時下達文書責令其停產整頓;對整改無望的非煤礦山企業及時提請當地政府依法予以關閉;對在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關閉的地下礦山,各級安監部門及時收繳其許可證并逐級書面上報,由省安監局按照法律程序辦理許可證注銷手續。
2008年以來,江蘇省安監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提出延期換證申請的9家地下礦山、4座尾礦庫進行了系統現場安全審查,共提出整改意見278條;對未按時提出許可證延期的15家地下礦山,實施了責令停產并限期整改的處理;對32家已停止礦山開采活動的企業注銷了安全生產許可證。
2.規范“三同時”審查和驗收制度
為提高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水平,防止出現新的安全隱患,江蘇省安監局對全省金屬非金屬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監管工作進行了規范。
工作程序要求: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實行屬地監管原則,各級安監部門對所轄區域內地下礦山建設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及施工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的各級安監部門,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完成審查和驗收工作,并以書面形式答復申請單位;縣級或市級安監部門在審查驗收時,邀請上一級安監部門和省級安監部門有關人員參加;經審查同意和驗收合格的地下礦山、尾礦庫建設項目,報上一級安監部門備案。
審查、驗收工作要求:對預評價報告提出的意見,未在設計中落實或不符合規程要求的,不予通過審查;對竣工驗收評價報告內容不全、結論不明確、安全設施不能正常運轉的建設項目,不通過竣工驗收;對擅自進行施工建設和投入生產的,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2008年,江蘇省安監局共組織地下礦山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評審、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各1次,參加各市縣組織的地下礦山及尾礦庫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驗收13次,參加國土廳組織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審查13次。
編輯楊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