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娟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但適合高職教育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根據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實際,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成為擺在高職院校面前的一項緊迫而現實的課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就業指導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5-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高等職業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在為社會提供大量的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同時,也面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迅猛沖擊,高職院校的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根據高職院校發展的實際,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成為擺在高職院校面前的一項緊迫而現實的課題。
一、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我國高職院校真正意義上的就業指導工作尚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對高職學生就業市場的了解、就業心理的分析、就業過程的指導等都無成熟的經驗可循,尚未形成一個較正規、完善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體系。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學生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和諧之處。
第一,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全程化、完整性。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是面對畢業生的,很少面對其它年級,沒有盡早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和就業市場分析,學生職業規劃指導和職業心理輔導缺位。學生沒能盡早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并相應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第二,就業指導的內容形式相對比較單一。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屬于探索階段,各個學校沒有統一的就業指導教材,根據學校特點編寫的本校教材更是缺乏。就業指導的內容也大都限于宣傳就業形勢和政策,講解制作求職材料、面試注意事項、職業禮儀等方面,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等內容。就業指導的形式單一,多以集體授課或講座的形式出現,實踐的機會卻很少,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不強。
第三,學生的就業觀念存在誤區。一些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還不能適應,在選擇就業目標時過于理想化,缺乏理性思考。比如一些學習法律專業的高職學生,受傳統觀念和家庭的影響,一味尋找穩定的、社會地位高的工作,導致就業問題難以解決。部分畢業生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單位充分展示自我,在自我貶低中失去了求職的勇氣,對未來產生悲觀失望心理。
第四,畢業生的就業信息不充分。由于人員和學校經費等困難,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人員很少深入用人單位了解用人信息,很難把握各地的人才需求趨勢,不能全面收集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造成就業指導工作的盲目性。一些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網站發布的就業信息有限,更新不及時,其權威性和有效性不好把握,使許多學生失去一條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
二、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
(一)構建貫穿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始終的就業指導體系
高職學校的學生需要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來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培養求職技能,提高職業素質,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高職院校在就業指導的全過程中,應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對一年級新生著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認識所學專業的職業目標、職業能力、職業發展前景等,做出自己的短、中、長期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對二年級學生著重進行綜合能力培養,包括人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調整知識結構,培養與職業發展目標相適應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三年級應著重擇業指導與就業服務,講授就業政策與形勢、就業心理準備、求職材料準備、求職方法、面試技巧、求職禮儀、就業程序、權益保護、就業信息獲取等知識,引導畢業生轉變角色,適應社會,從而達到促進學生順利就業的目的。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鼓勵學生提高就業層次,比如參加自學考試、專升本、參加技能考試,取得相應證書等,增加學生的競爭力。
(二)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和形式要多樣化
第一,豐富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在講授就業指導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職業教育。并且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介紹一些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公共關系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以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按照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選擇合適的就業指導教材,內容要貼近學生、貼近就業、貼近社會,實踐性強,力求新穎實用。
第二,改進就業指導課的形式。就業指導課應在常規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創新,不斷改進指導方法,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中除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學生就業行業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采用視頻播放、課堂討論、專題講座、心理測試等多種教學形式,增強課程的針對性、生動性和新穎性。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收集典型就業案例,充實案例指導。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找出學生就業中的優點和弱點,以真實案例啟發學生,比單純的理論說教更能使學生獲益。還可以對歷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加以分析,對學生來說更貼近實際情況,教學效果會更佳。
第三,加強求職技巧的模擬訓練。因為就業指導課程的實用性、操作性強,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地進行有關求職技巧的模擬訓練。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校園模擬招聘、模擬面試、模擬辦公場景、范例演示等多種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就業體驗,提前讓學生熟悉職場氛圍。模擬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幫助學生克服求職中經常出現的膽怯心理,建立自信,以便在面試中取勝,提高就業競爭力。
第四,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可以邀請就業指導專家、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等與學生見面,通過就業指導講座、個別交流等方式,請他們向學生分析就業形勢、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等,激勵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參與市場競爭。可以邀請往屆畢業生給學生談自己擇業的經歷,總結他們就業的心得經驗和技巧,幫助在校生做好心理準備。還可以組織學生前往用人單位參觀、訪問或者兼職、實習,加深對用人單位的了解和對相關職業的認識。
(三)就業指導工作與學生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相結合
就業指導工作應滲透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體現在教學、校園文化以及學生管理的各個層面上。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都應重視對學生事業觀和理想觀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更好地適應社會。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積極主動地到基層和艱苦行業去就業、創業。各高職學院應按比例配齊輔導員和心理指導教師,針對大學生擇業中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進行關于擇業就業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化解不良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
(四)建立信息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學生能否成功就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就業信息。學校應該努力為學生提供全面細致的就業信息服務,通過網絡,快捷、準確地向畢業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就業信息,不斷完善就業信息網上的就業信息查詢與服務。定期為學生提供職位信息、各類招聘資料、用人單位資料、求職技巧的資料等等。還可以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通過信函、網絡、校友會等途徑,建立信息網絡,深入社會和用人單位,多層次、多渠道的收集有效的就業信息。
(五)加強對學生自主創業的引導
高職院校應積極改變學生傳統的就業觀念,將被動就業變為主動創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不但可以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能為社會提供一定的就業崗位。學校應該開設創業指導課程,并通過舉辦創業設計比賽、開設創業咨詢室、邀請成功創業的校友回校傳授經驗等多種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與引導,使其樹立創業的信心,掌握創業的途徑與方法。
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論證的課題。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地豐富和完善,才能提高高職院校辦學的核心競爭力,使高職教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學志.論“保就業”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發展路徑.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9(6).
[2]趙譽欽.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藥學教育.2009(2).
[3]杜月菊.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實踐探索.教育與職業.2007(5).
[4]莊婉連.淺議高職學生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