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祥東
摘要:獨立學院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隨著我國民辦高校的發展,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加之其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也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只有把握了這種特殊性,才能對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特殊性;思想政治;有效性
獨立學院大學生是當代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有著大學生的一般特征,又形成了與自身成長經歷相對應的特有氣質。跨進大學以后,一方面,他們已經完成了從中學階段向大學階段過渡的這一人生重要轉折;另一方面,他們還會繼續受到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大趨勢中形成的各種矛盾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形成的既要跟著高考“指揮棒”轉,又要完成政策上要求的素質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的矛盾心理,使得他們在獨立學院的學習生活中無所適從。因此,需要在尊重獨立學院大學生群體的這種共性和個性、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找到一種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途徑,緩解他們的壓力,挖掘他們的潛力,從而彌補他們因客觀條件限制造成的不利影響,真正使他們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下成為充滿健康活力的大學生。
一、獨立學院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分析
(1)思維活躍,但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自覺性不高。一方面,大多數獨立學院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接受了多方面的素質教育的熏陶,他們眼界比較開闊,思維比較活躍;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相對欠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效果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2)各方面能力突出,有較強參與意識,但組織紀律觀念薄弱。素質教育的理念使得獨立學院大學生能力發展相對全面,但是,因為缺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注意力過度分散,自我要求相對較低, 缺少自我約束的鍛煉,所以,他們會很少考慮他人感受,容易忽視自身義務,集體榮譽感淡漠。
(3)愛好廣泛,但兩極分化,缺乏吃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獨立學院的學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但由于接觸社會面較廣,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形成廣泛的興趣愛好,又因受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等方面的負面影響,不少學生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因為興趣點太多,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很難做到持之以恒。
(4)對未來的期望值較高,但是本三文憑的社會認可程度欠缺。很多家庭和學生本人都希望通過接受獨立學院的教育來改變自身的處境,擺脫高考失利的陰影。但是,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和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本一、本二的學生尚且難以在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更何況是本三學生,這樣的現狀很容易使本三學生產生內心的恐慌和對未來的失望,這需要通過適當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導。
(5)獨立學院大學生具有較強的維權意識,但是有時候會走向一個極端。獨立學院大學生接觸社會生活面比較廣泛,對待事物的看法和理解比較有主見,對自身權益比較關注,一旦自身權益受到威脅,能夠自覺拿起維權的武器保護自己。但是,由于缺少對某些情況的正確判斷,容易將一些教育教學中必須遵循的規范與自我的發展成長對立起來,產生抵觸情緒,這也必然對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困難。
二、特殊性前提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自我肯定
獨立學院大學生往往有挫敗感、孤獨感,比較敏感,易沖動,再加上家庭、社會的壓力,更容易自我否定,對學習、生活缺少自信心。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針對他們思維敏捷、綜合素質高、多才多藝的特點,開展一些創造活動、志趣活動以及有助于個人特長發揮的活動,激勵和推動學生要相信自己,克服挫折,大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并且盡量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朋友,多與人交流來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獲取成功而漸漸充滿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作基礎,他們人格結構中自卑、懦弱、不思進取等許多消極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2.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要使獨立學院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成為合格人才,必須針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能力差的特點,通過各種學風建設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一種熱愛學習、勤奮努力、刻苦鉆研、開拓創新的風氣。一是在專業課學習的管理上,要實行分層教育、分類指導,加大專業基礎課的督促和輔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二是有針對性地在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基礎課程上加大課時量,補差補缺,夯實公共必修課的基礎;三是改進和創新政治理論課的授課方式,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真正起到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效果;四是通過建立和完善各種考核制度和獎勵辦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學生求知欲、好奇心等內部動機和爭取表揚、獎勵等外部動機,著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
3.培養學生創新理念,加強學生團隊合作
大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要通過課內和課外的不同途徑拓展他們的視野、開闊他們的思路、找出自身不足,要使他們深感學習的壓力和成功的希望。同時,要兼顧良好創新理念的培養。在實際的學生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既要成長為“專才”,也要通過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加強創新,提升自身內涵,增強競爭優勢。這就要求他們在努力學好自身專業的同時,在其他專業方向上有所涉獵。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現代人人格特質的兩大核心內涵。要積極引導獨立學院大學生克服自身弱點和孤立性,通過設計獨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戰性和趣味性的素質拓展活動,培養他們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
4.開展挫折教育,塑造學生較強的適應能力
開展挫折教育對于鍛煉學生道德品格,提升他們的適應能力非常有效。一是讓學生具備正視挫折的勇氣和克服挫折、戰勝挫折的信念;二是克服自卑心理,摒棄唯我意識,走出心理困惑,增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三是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專業討論會,使學生能在會后分析他們遭受挫折的原因,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選擇好適合自己特點的、能充分發掘自己潛力的、自己所熱愛的專業,重整旗鼓、努力拼搏,從而促使自己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 劉仁學,劉和忠,郝景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戰略思考[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 何廣東.如何做好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國市場,2008(13).
[3] 趙飛.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在于針對性——以杭州師范學院錢江學院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
[4] 劉京鑠,趙初元.如何加強獨立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2).
[5] 王君君.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討[J].學習月刊,2007(24).
[6] 陳碰仔.新形勢下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2).
[7] 沈燕.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