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迪 古 映
學生會作為高校中先進的學生組織,在促進同學的全面發展、協助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反映學生的需求、維護學生的利益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學生之家、師生之橋、干部之校”。然而,隨著高校學生會的不斷發展,服務性不強、創新性不足、組織效率低下等一些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會職能的發揮。同時,隨著知識經濟與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剛性式的學生會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學生會組織中引入一種新型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奉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激發學生會成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有效地發揮學生會的職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柔性管理的內涵
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而言的,它是指在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方法,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志變為人們自覺行為的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它強調依據人們自身心理和行為特征進行管理,具有內在的驅動性、影響的持久性和激勵的有效性等特性。因此,學生會組織的柔性管理就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是在充分尊重學生會成員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激發組織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優秀成員的創造性,從而形成組織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
二、學生會實行柔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滿足學生日益發展的需求
學生會作為高校內長期存在的重要組織,扮演著多種角色,其中重要的一項即服務學生。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也顯示了這一點,有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學生會存在的首要目的是反映學生的需求并維護學生的正當利益。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發展和網絡的普及,高校對外交流的日漸密切,校園內多元文化盛行,學生的生活面臨著多種選擇,同時也滋生了新的需要,如渴望與更多人交流與展示自我,以及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便于更好應對未來就業壓力的需要等。對此,學生會傳統的組織活動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而借鑒企業內的柔性管理模式,可以使學生會更多地發現學生的需求,更快地作出反應,從而使“服務學生”這一宗旨更好地在學生會的日常工作中體現出來。
(二)符合學生會內部成員的特點
學生會內部成員均為高校大學生,具有顯著的知識型員工特點。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給企業內知識型員工所下的定義是:知識型員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識型員工本身具備較強的學習及創新能力。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會成員與知識型員工有諸多相似之處:他們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也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充分利用,他們不僅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而且善于創新提高工作效率,這些特點都使組織推行柔性管理成為必然要求。此外,推行柔性管理模式還源于大學生的獨立性特征。大學生心智多已趨于成熟,他們不再滿足于安排式的工作,渴望獨立和挑戰自我,用知識技能開創新型活動,實現自身價值。從這個方面來看,在學生會內實行柔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激發成員的創造性,使個體和組織都更好地發展。
(三)能充分調動學生會成員的積極性
組織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織成員工作的積極性,然而現行的學生會組織并未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學生會組織對成員的培訓重視不夠。我們的問卷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加入學生會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然而調查也顯示,大部分同學表示學生會對成員的培訓重視不足,自身能力并未得到顯著提升,這極大地降低了成員的積極性。柔性管理強調“以人為本”,在組織中重視成員的發展,滿足成員的學習和培訓需求,提高其工作滿意度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會成員間尤其是不同部門的成員間缺乏溝通和交流,這降低了學生會的整體工作效率,不利于組織的發展。基于這一點,學生會需運用柔性管理,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和成員的歸屬感,使組織成員積極主動地參與組織的各項工作。
(四)能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
創新已成為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國家大力提倡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學生會作為高校中先進的學生組織,在各方面都起著模范帶頭作用,更應加強組織的創新性建設,提高組織成員的創新能力。柔性管理有利于學生會成員迅速進行信息傳遞和知識共享,也有利于成員相互間的模仿與學習,從而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
三、柔性管理在學生會組織中的具體運用
(一)密切關注學生群體的需求,提高學生會組織的服務性
學生會歸根結底是一個服務型組織,其宗旨是服務學生。因此,面對日益多元化的學生需求,柔性的學生會組織應加強對廣大學生群體需求的調查,可以采取調研和建立意見反饋箱等方式,及時發現學生的需求,并針對實際的需求準確地開展各項工作,從而有效地避免學生會工作與學生需求脫鉤,甚至背離。此外,隨著信息時代網絡的普及,學生會還應加強其網絡化管理,建立并完善學生會與廣大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主要是學生意見的征詢和活動效果的反饋,使學生會更高效地發揮其服務作用。
(二)激發學生會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組織工作效率
1、樹立“以人為本”的決策理念
學生會應一改“部長拍板”式的決策方式,樹立“以人為本”的決策理念。在進行各項重大決策時,應在學生會成員中廣泛征詢意見,集思廣益,提高決策的民主性,做到公平、公正。
2、注重對組織成員的培訓
學生會成員希望通過組織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學生會應注重滿足成員的需求,加強對組織成員的培訓工作。一方面,可以請老干部傳授經驗,開展綜合素質課,從而提高成員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寫作能力等。另一方面,各部門應鼓勵成員參與活動的策劃,在實踐中提高自己。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認可,學生會成員會以主人翁的態度,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組織的各項工作中去。
3、建立柔性化的評估體系
柔性管理強調組織對其成員給予充分的尊重,而學生會成員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因此,學生會在進行評估時,應避免過于剛性的量化評估,而應以模糊性評價和鼓勵為主。此外,還應注重對成員發展過程的動態評估,以便隨時發現個人的閃光點和及時糾正錯誤,幫助其不斷進步。
(三)創建學習型組織
所謂學習型組織,就是充分發揮每個成員創造性能力,努力形成一種彌漫于群體與組織之間的學習氣氛,憑借著學習,個體價值得到體現,組織績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將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在學生會的管理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制定學生會工作的共同發展目標
目標分散,往往使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僅浪費了組織的人力財力物力,也挫傷了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有必要制定統一的發展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既要考慮外部環境的要求,又要顧及內部成員的實際需要與期望,最好的方法是將各成員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組織的發展目標相結合,這樣在激勵成員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有利于增強成員的組織承諾。而一旦制定了共同的發展目標,就要保證各成員能夠充分理解并在工作中實踐它。當然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會的負責人可根據需要適時調整。
2、改變工作觀念,強化服務意識
不少同學加入學生會的原因是學生干部在年終評優評先時可以加分,并且學生會有時在舉辦活動時過分注重活動的排場,而忽視了學生的真正需要。在筆者開展的問卷調查中,僅有31%的同學回答學生會開展的工作對自己幫助較大,絕大多數人反映平平,由此可見樹立成員“工作即服務”的工作觀念,強化其服務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3、超越自我,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
學生會成員是學生中的優秀群體,在各項教育工作中起著榜樣作用。然而不少學生干部由于工作占用時間太多導致考前沒有太多時間復習,考試分數不佳甚至掛科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此一來不僅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也弱化了成員原有的模范帶頭作用。因此成員在工作中應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活動,注重活動的典型性與有效性,切不可打疲勞戰,不能為辦活動而荒廢了學習。此外成員應持有正確的“學習—工作”觀。
4、加強團隊學習,深化組織合作
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特征的學生會,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組織的整體工作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能實現成員的自我提升,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日益變化的需求。在實際中,可將團隊學習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層次,而團隊內部學習又可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橫向學習即加強同級成員的內部交流,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專業,無論是性格還是思維特征都有很強的互補性,彼此之間增加交流,無疑可以拓寬思維、激發成員智慧的火花;縱向學習則要注重新老干部的交流,強調“一老帶一新”,將之前積累的工作經驗傳給新手,降低組織的學習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進行系統性思考,營造和諧組織文化
進行系統性思考,要求學生會成員在注重本部門日常工作的同時,也要關心學生會的整體發展,從而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切不可使部門的發展方向偏離了組織預設的目標;系統性思考還要求學生干部注重決策和開展活動的連續性,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規劃目前的工作。此外在思考組織的整體動態發展時,我們尤其不能忽視學生會所處的校園環境,既要制定與校園環境相適應的組織文化,又要通過優秀的組織文化提升校園的文化環境。通過之前提到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為成員營造和諧的文化環境便于其成長,進而通過優秀成員的輻射作用,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更好發揮學生會的教育功能。
四、應用柔性管理需注意問題
學生會組織有其內在的工作章程,它們在規范成員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體運作效率并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部分。推行柔性管理并非置規則于不顧,而是要妥善處理好制度與民主、群體與個人的關系。在制定和修改各項規則時,負責人既要考慮組織的實際需要,也應廣泛征詢成員的意見,確保最終的制度不失原則又飽含人性。此外,在工作中強調群體規范的同時,要注意發現個別成員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當然,對柔性管理的應用更需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鄭其緒.柔性管理[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1996.
[2]竇紅賓.基于柔性思想的知識型員工管理模式研究[J].商業現代化,2007(11).
[3]彼得·圣吉等著,張興等譯.第五項修煉:實踐篇——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戰略和方法[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