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開辦創意園是創新之舉,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意園為例,分析了國內及高校創意園發展狀況,提出了高職院校建設創意園運作機制及功能設置。
關鍵詞:創意園;建設;功能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2009年科研課題《以義烏小商品市場為依托的高校創意園建設和發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200805305。
作者簡介:王建新(1970-),男,浙江義烏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高校管理與服務。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1-7518(2009)36-0016-04
一、創意園及高職院校創意園
(一)國內創意園的發展現狀
創意園是指產業定位明確、公共服務設施和管理系統完備、創意氛圍濃厚,以密集的創造性智力勞動為主,集中體現研發、培訓、孵化、制作、展示、交易等功能,進行創意產品的策劃生產和銷售的專業化園區。
根據賽迪顧問公司調查研究的數據,2005年中國創意產業的市場規模為1000億元人民幣,估計到2010年將達到2010億元。我國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類別可分為影視文化、電信軟件、工藝時尚、設計服務、展演出版、咨詢策劃、休閑娛樂和科研教育等8大類。根據IUD中國政務景氣監測中心的報告,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6大創意產業集群。首都創意產業集群以北京為核心,已經形成文藝演出、廣播影視、古玩藝術品交易等優勢行業;長三角的上海是該地區的龍頭城市,帶動杭州、蘇州、南京的工業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廣告策劃等行業迅速發展;珠三角的廣州、深圳是我國創意產業基地的聚集區,廣告、影視、印刷、動漫等行業走在國內前列;滇海創意產業集群的昆明、麗江、三亞,在影視、服裝等行業比較有特色;川陜創意產業集群的重慶、成都、西安,主要是網絡動漫游戲產業等;中部以湖南長沙為代表,其電視廣播產業已形成獨特的創意產業鏈。據上海創意產業中心近期發布的報告,目前上海授牌的創意產業集聚區達75家,建筑總面積221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500多家,從業人數2.7萬人;北京已形成10個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而且正在規劃建設的還有8個。廣州、深圳、南京、青島、西安等各大城市也紛紛打造自己的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園區建設如火如荼。

(二)國內高職院校創意園的建設狀況
由于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國內個別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創意園,例如,沈陽藝術學院建立了文化產業創意園,這是被國內媒體唯一報道的高校創意園。由此可見,高校創意園在國內還是一個新概念,建立高校創意園成功的先例還不多。高校建立創意園,第一,是高校服務社會的直接體現;第二,高校建立創意園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師的人力資源,也可以加強高校教師與社會創意機構的溝通;第三,高校創意園可發揮其強大的產學研功能,可作為研發基地、學生的實習基地。高職院校建立創意園在全國更為少見。為此,2007年,我院(義烏工商學院)向義烏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學院創意園的申請,并作為承辦單位建立“義烏創意園”,義烏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學院決策,計劃投入1.5億元規劃創意園,并于2008年10月13日下發義烏市政府【2008】66號文件《義烏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原行政樓為初定地址,建立“義烏創意園”,設立創意園管理資金,由工商學院專戶負責,??顚S?第一年投入800萬元,以后按年度200萬元列支,與沈陽藝術學院不同的是我院建立的創意園有政府雄厚的資金支持。


二、我院建立創意園的意義
(一)為高校創意園項目的順利運行提供決策依據
目前,高校建立創意園還是一個可貴的嘗試,并無經驗和規律可尋,而高校建立創意園,配合教學、服務社會是必然的選擇,采用何種管理機制管理創意園,如何發揮創意園的最大效益,實現學校、社會的雙贏,采用何種運行機制,使創意園良性可持續發展,通過本課題研究,能解決建立創意園的一些關鍵問題,為創意園提供一份科學合理的建設性報告。
(二)有助于服務當地經濟,實現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施振榮的“微笑理論”認為企業在產品研發設計到制造再到包裝營銷這三個環節所構成的完整產業鏈中,競爭最為激烈、附加值最低的是處于中間的制造環節,兩端的研發環節和營銷環節競爭相對緩和,附加值也較高,由此形成一個兩端高、中間低的曲線,形象地稱之為“微笑曲線”。而義烏正是處于微笑曲線的中間,研發環節相對較薄弱,該創意園建立可實現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技術,提高附加值,實現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三)有助于義烏小商品創造中心目標的實現
“小商品、義烏造”的號角已經吹響。義烏在資源匱乏,國有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堅持市場取向,緊緊依托市場發展小商品加工業,不以物小而不為,做大做足做好小商品制造業文章,大力實施“以商促工、貿工聯動”戰略,“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制造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1.6萬余家,形成了針織襪業、飾品、工藝品、毛紡、化妝品等20多個優勢行業,其中飾品產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5%以上、襪業占35%以上、拉鏈占30%以上,涌現了新光、夢娜、偉海等一批行業內的全國乃至世界“單打冠軍”。義烏先后被授予制筆、化妝品、無縫針織服裝、工藝禮品等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稱號,目前義烏市場商品的本地產品占有率達30%以上。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7件、中國名牌產品7個,國家免檢產品19個。但義烏產品的設計研發卻不容樂觀,主要是創意人才的匱乏,由于創意產業需要一定的智慧與靈感,因此創意人才對工作環境的要求較高,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意園的建立,為創意人才提供了較好的工作土壤,有利于吸收創意人才到義烏工作,同時培養本土創意人才。創意園將成為義烏小商品的創意引擎,推動義烏創意產業的發展,提升義烏城市的創新意識。
(四)有助于高職院校產學研平臺的建立和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
學院創意園的建立將是師生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平臺,是高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是實踐教學的前沿陣地,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實踐型人才的最佳場所。學什么,怎么學,怎樣算夠用,都可以通過創意園來找到答案。
三、我院創意園建設的機制功能研究分析

(一)我院創意園類型、特征
1.類型
有兩種可能類型,第一,學院自身管理,作為學院下屬部門,管理創意園,但會出現如下情況,創意園權力不夠下放,而校級領導又無太多時間顧及創意園,將會出現創意機構入住級別較低、創意園無特色、效益不明顯等狀況,達不到服務地方經濟的目的,與義烏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差甚遠;第二,交給管理咨詢公司管理,此種管理模式,創意園管理者具有較大的自主權,能夠適時調控,但對管理咨詢公司如何考核,其權利、義務如何界定,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如何定性與定量考核,如何使企業利益、校方利益、社會效益三者平衡,采用何種管理機制,值得研究。
2.特征
高校創意園要有鮮明的特征,這樣才具有一定的區域優勢和發展優勢,義烏創意園是以“科技是手段、文化是內容、創意是源泉、人才是基礎、產業化是方向、效益是目標”為基本理念,發展原則是堅持政府引導和企業主體相結合,自主創新和引進品牌相結合。
(二)我院創意園的建設研究
1.定位
高職院校創意園必須有明確的定位,義烏創意園前期研究定位為:以小商品的研發設計和企業品牌策劃為主要突破口,以提高我市企業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為己任,凸現創意、創新、創造的功能,把創意園打造成一個創意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意產業結構集聚的園區,成為浙中城市群的小商品創造創新中心和義烏城市創新的助推器。
2.運作模式
高校創意園其運作模式可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產學研結合的運作模式。政府在產業方向、政策制定等方面予以支持,進駐企業采用市場化運行。我院出臺了規范投資準入制度,引入了入園者競爭機制,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
3.功能
高職院校創意產業園區具有公開性,可允許學生或一般公眾進入實習和參觀,主要功能包括研發、教育、展演和休憩等。由于各個創意產業園的具體產業特征和規模大小不同,其功能組成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減少。如中關村軟件園分為兩大功能區:軟件研發區與企業孵化和綜合管理服務區。深圳F518國際創意園由時尚辦公區、時尚展銷區、時尚配套區、時尚服務區、國際時尚區、時尚創展區、時尚休閑區、時尚靈感區、時尚公寓區和商務酒店共10個部分組成。根據建設的需要,我們設置了如下功能區:
(1)創意園綜合管理服務區(圖1)
1A是創意園創意咖啡吧,為園區內員工和來訪客戶提供休息的場所;
1B是創意園管理中心辦公室和圖文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最便捷、最有利、最周到的服務;
1C是多功能報告廳和公共會議室,為園區企業提供培訓、講座或談判、開會的場所;
1F是設計展示中心,創意園管理中心和園區企業可以在這里展示最新設計和產品以及各類展覽;
1E是員工宿舍區,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最便捷的住宿條件,幫助企業解除后顧之憂。
(2)創意園產學研結合區(圖2)
2A和2D是作為設計學子實踐區,其中2D是義烏工商學院藝術研發中心的實踐場地,2A是全國設計學子實踐基地(流動工作站);
2B和2C是義烏行業協會辦公區,在此區塊的協會能緊密地和全國設計學子互動交流,并根據企業需求,為設計學子提供課題,讓其積極參與到市場實踐中;
2F是作為影像制作處理中心,為設計學子和園區企業研發的新產品進行拍攝和剪輯制作;
2E是員工宿舍區,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最便捷的住宿。
(3)知名創意機構區(圖3)
3A、3D、3F是知名創意機構區域,是作為園區的核心區域位置,并作為主要的特色區域;
3B是創意園知識產權示范區域,這里匯聚了各類研發機構,并各自都擁有很多項專利,將來是義烏創意園專利誕生的搖籃;
3C是分別以學術機構和獨立工作室組合起來,各自擁有獨特的設計研發理念;
3E是員工宿舍區,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最便捷的住宿。
(4)本地創意結構區(圖4)
4A、4B、4D、4F是周邊和本地優秀企業的區域,入駐企業多為在設計領域或服務設計領域中有特點和潛力的機構;
4E是員工宿舍區,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最便捷的住宿。
(5)創意結構綜合設計企業(圖5)
5A是作為綜合設計企業辦公區域,這個區域是綜合類的設計企業。
四、我院創意園的建設成果
2008年10月13日,義烏市政府正式下發了《義烏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義政發(2008)66號]和義烏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抄告單同意由義烏工商學院組織實施“義烏創意園”建設;
2008年11月30日,我院成立了創意園管理中心,并確定創意園的定位和運行模式,創意園的定位為:以小商品的研發設計和企業的品牌策劃為主攻方向,以一兩個行業為主要突破口,提高我市企業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008年12月1日,創意園項目運營公司“義烏創意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名稱由工商局核準;
2008年12月18日,項目運營公司(籌)從近百名應聘人員中篩選的八位佼佼者參加了面試,經面試與評議程序,其中六名人員被正式錄用為項目籌備組工作人員;
2009年9月8日,義烏工商學院創意園管理中心正式成立,院長任該中心主任。
2009年10月18號,義烏創意園正式開園。
學院創意園是師生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平臺,是高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是實踐教學的前沿陣地,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最佳場所。因此高校創意園建設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具有較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賈少華.民辦大學的戰略(2005)[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27-104.
[2]GrahamDrake. ThisPlace Givesme Space: 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Creative Industries[J].Geoforum, 2003, 34(4):511-524.
[3]John Ho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M]. London: Penguin Press,2001:78.
[4]王偉年,張平宇.創意產業與城市再生[J].城市規劃學刊,2006(2):22-27.
[5]胡小武.創意經濟時代與城市新機遇[J].城市問題,2006(5):21-27.
[6]周靈雁,褚勁風,李萍萍.上海創意產業空間集聚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06(12):4-9.
[7]陳倩倩,王緝慈.論創意產業及其集群的發展環境——以音樂產業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5):5-8.
[8]王輯慈,等.創新的空間——企業集群與區域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30-333.
[9]Florida,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York: BasicBooks, 2002:69.
[10]IUD中國政務景氣監測中心.中國六大區域創意產業集群初形成[J].領導決策信息,2006(36):28-29.
[11]上海創意產業中心. http://www.scic.gov.cn.
[12]王偉年,張平宇.城市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區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6(1):110-115.
[13]徐有智,周學政.珠三角地區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思考[J].特區經濟,2006(10):53-54.
[14]曹亮功.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中關村軟件園規劃中標方案[J].建筑學報,2000(12):47-49.
[15]東方視覺.http://www.ionly.com.cn/nbo/rong/rong1/120070424/0143955·html.
[16]楊坤.創意產業園的建筑空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
[17]創智天地. http://news. zdnet. com. cn/zdnetnews/2007/0721/428490·shtml.
[18][丹麥]揚·蓋爾,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27-77.
[19]王少飛.2006創意產業園遍地開花[J].新經濟導刊,2006(24):56-60.
[20]李靈犀,等.創意地產,城市發展的新動力[J].房地產導刊,2007(5):90-93.
[21]耿斌.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開發特征及規劃對策研究[D].同濟大學,2007.
[22]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7)[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64.
責任編輯殷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