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振芳
核心提示:在當前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形勢下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對于河南高等教育發展而言,重視高等教育研究,自上而下營造高等教育研究的氛圍、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水平、形成高等教育戰略規劃的機制,當是一種重要選擇。
高等教育發展必須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發展為先導,因為只有繁榮的高等教育研究局面才能帶來高度發達的高等教育事業,也才能實現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展尤其需要高等教育理論的研究、科學的規劃及各具特色的院校研究。審視河南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筆者認為,缺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做理論支撐、思想支撐和人才支撐已成為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這需引起河南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引領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
高等教育研究是伴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而興起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目前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高等教育學。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廈門大學潘懋元先生創立高等教育學學科后,高等教育就沿著研究領域和學科建設兩條路子蓬勃發展起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高等教育更是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問題,研究這些問題就成為高等教育進一步改革、創新、發展的前提和迫切需要。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全國各高等院校紛紛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室)開展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目前共發展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近800個。2004年,在全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協作組第一次會議的敦促下,教育部辦公廳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設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第一次專門為加強高等教育研究而頒發的指導性文件,這既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迫切要求,也體現了教育部領導對教育科研及教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視。與此同時,國內高等教育研究學會也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并獲得了大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自1983年成立后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所屬機構已有107個,一批重點大學如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在近幾年里也先后建立起本校的高等教育學會。這些研究會或學會有力地推動了本校群眾性的教育科學研究特別是校本研究的開展,在組織基層研究力量、發展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另外,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更是有了長足發展。上世紀90年代,全國僅有高等教育學學科專業博士點4個、碩士點20個。進入新世紀以來,博士點與碩士點迅速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據粗略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招收高等教育學博士生的單位有14個,其中擁有高等教育學博士點的單位有8個,教育學一級學科下招收高等教育學博士生的單位有4個,其他專業下涉及高等教育招生方向的單位有2個,高等教育學碩士授予單位多達70個。從授予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的人數來看,2003年為147人,比2001年的70人增長了一倍多。如今,每年培養的博士數以百計、碩士數以千計。這些科班出身的博士、碩士,大多在高校工作。大批專業人才的培養,壯大了研究隊伍,提高了研究成果的質量,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走上了高校領導崗位,并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中堅力量。
隨著研究隊伍的不斷擴大和研究力量的不斷增強,高等教育研究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從宏觀背景來看,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高等教育改革,從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施、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高校教學質量的評估、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改革,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競爭、特色化大學的發展等,每一項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與決策,都離不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支持與先導。教育改革,理論先行,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普遍規律。而從高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教育科學的理論支撐與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院校研究已成為推動大學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戰略手段,在這方面許多著名大學都有成功的經驗可資借鑒。事實證明,越是重視高等教育研究的地方和大學,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子就邁得越大,高等教育事業就越興旺發達,其大學發展的前景也就越光明。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將高等教育研究作為其制定政策的基礎,越來越多的教師將高等教育研究作為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行教學改革的指導。由于研究成果在實際應用和學科建設方面的效果日益明顯,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作為一門學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得到了社會和學者的認同,其在引領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得到彰顯。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研究的現狀難以承擔引領高等教育發展的使命
河南作為教育大省,其一個突出的特征是,缺乏在國際國內有重大影響的、高水平的全國知名大學或重點大學。就河南近百所高校的整體狀況來看,河南至今尚未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氣候和氛圍,沒有涌現影響河南教育重大決策的眾多教育科研成果,甚至沒有獨立設置的高等教育學學科點。以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加入省部共建行列的河南大學和進入“211工程”建設的鄭州大學為例:河南大學作為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老牌大學,在人文歷史學科方面具有歷史的深厚積淀與傳統優勢,教育學學科也是其一個較為知名的品牌學科,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全國產生過較大影響,出現了以王漢瀾先生為首的全國知名的教育學家,培養了一大批今天活躍在教育戰線上的優秀人才,其中有些已成為全國教育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領導者和著名專家。但是,在教育學學科的發展規劃上,河南大學沒有抓住時機,承擔起全省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領軍院校的使命,彌補河南省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的空白。從全國的發展局面來看,這也形成了河南高等教育研究薄弱的一個突出缺口。雖然河南大學有深厚的教育學基礎,成功實現了教育學一級博士學位點的申報,但是其目前的狀況是缺乏高教研究的專業人才,沒有形成團隊優勢,距離獨立而成熟的研究方向還很遠,而這方面的建設也不是短期內就能奏效的。而鄭州大學雖設有高等教育研究所,但偏重于校本研究,并沒有承擔起全省高等教育研究的重任。相反,湖北、湖南、浙江、廣東等省份,高等教育研究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同步,形成了非常濃厚的研究氛圍和學科建制氛圍,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地域優勢,其特點表現為三點:一是自上而下高等教育研究氣氛濃厚,研究之風盛行;二是高等教育學學科點眾多,專業人才培養事業興旺;三是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發達,形成了研究驅動決策的良好機制。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說,這些省份高等教育的發達與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的發展密不可分。
就大學個案發展而言,一些著名大學成功發展的背后有教育學學科的理論基礎做支撐和高等教育或戰略規劃部門的院校研究為發展智囊,這些理論和研究是其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手段和戰略步驟。例如:20世紀70年代哈佛大學提出的“核心課程改革”方案,8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大工程教育”改革方案等,這些不僅對美國而且對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改革都產生了廣泛影響。我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有發展水平很高的教育科學研究院與戰略發展規劃中心,它們在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進程中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河南缺乏這樣的傳統,缺乏這樣的“氣候”,缺乏這樣的學校,更缺乏這樣的頂層設計。特別是近年來,與高等教育發展的迅猛勢頭相比,河南高教研究已明顯落后于全國的發展水平。從全國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局面來看,河南明顯處于劣勢;在全國每年舉辦的各類高教論壇及學術會議上,“缺乏河南的聲音”也已經成為近些年來一種較為突出的現象,這一點全國知名高等教育專家和眾多河南籍高等教育學者都有深刻的體會。
三、加強和發展河南高等教育研究的路徑建議
當前,在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形勢下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對于河南省高等教育發展而言,重視高等教育的科學研究,自上而下營造高等教育研究的氛圍、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水平、形成高等教育戰略規劃的機制,當是一種重要選擇。
首先,從戰略發展的高度制訂、實施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計劃,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氛圍。省屬高等教育主管部門首先應該認清現實,然后科學規劃、謀劃未來。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作為一個“軟”計劃,是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話題,而且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去認識這個問題。高等教育管理部門應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認真規劃河南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好發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規劃,在全省高等教育戰線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濃厚氛圍,并積極加入全國高等教育研究的行列,以實際行動改變河南高等教育多年來的“失音”現狀,爭取河南高等教育在國家平臺上的話語權,在理論戰線上打造河南高等教育發展的強勁勢頭。在這方面,發達省份有許多可供借鑒和學習的經驗,河南要主動學習,迎頭趕上。具體策略上也有多種選擇,如可以適時舉辦河南高等教育發展高層論壇,邀請全國知名高等教育專家和學者為河南高等教育發展建言獻策,營造聲勢和輿論氛圍,吸引省外優秀人才加盟河南高等教育;也可以利用媒體和社會團體的力量,發展、壯大河南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與隊伍,定期開展研究與交流活動,與全國高等教育研究組織和學會接軌,加入全國高等教育研究的行列,在全國高等教育研究發展與改革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其次,發揮省屬重點大學領頭羊的作用,填補河南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空白,提高高等教育學術研究水平。由學科建設引領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是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河南大學作為省屬老牌重點高校和擁有教育學一級博士學位點的高校,在這方面要當仁不讓地承擔起發展河南高等教育學學科的歷史重任,這也是河南大學為河南省高等教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一個重要契機。近年來,河南大學、鄭州大學也多方努力,吸引高等教育優秀人才特別是河南籍具有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的專業人才和學者加盟本校加強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但至今收效甚微。目前,在全國各地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高水平河南籍人才和學者確實為數不少,甚至有些學者在全國高教研究領域還是頗有建樹的專家。但是這些學者為什么不回河南謀取發展、為家鄉高等教育發展作貢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即目前河南尚未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氣候與學術環境,專業發展有一定局限。在此,建議河南大學要充分利用自己在教育學方面的學科基礎和優勢,采取積極措施,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在戰略規劃上把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作為一個重要方向,從高等教育學碩士點建設做起,逐漸把這塊“蛋糕”做大做強,提高高等教育研究學術水平,使其在服務河南高等教育、引領河南高等教育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擔當起在全國高等教育戰線上展示河南實力、發出“河南聲音”的重要角色,擴大河南高等教育發展在全國的影響力。
最后,在河南高校中強化高等教育研究和戰略規劃的地位和作用,發揮院校研究在高校發展中的頂層設計功能。今天的大學發展沒有一個可供照搬的統一模式可仿照。研究自身的特色,找準自己的辦學定位,是高校在日趨激烈的辦學資源競爭中求得生存的唯一選擇。因此,高校必須以制度創新來引領高等教育改革,從學校頂層設計上賦予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或戰略規劃部門應有的地位和權力,使其真正在學校發展上發揮出謀劃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的功能。在這方面,院校高層的決策以及吸引研究部門與決策功能形成對接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河南高校在這方面的基礎普遍較為薄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將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作為全省高校院校研究的研究典范,吸引高等教育研究專業人才,認真謀劃發展道路,真正形成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為大學發展和河南高等教育發展做好服務。河南省的其他院校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加強高等教育研究的道路,形成以科學規劃與教育科研引領學校發展的機制。有條件的可以加強學科建設,沒有條件的可利用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建制做好大學發展的研究、咨詢、規劃、服務工作,使高等教育研究真正發揮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先鋒作用。
責編: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