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能力本位構建高職高速鐵路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要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的課程設置框架,實施“能力三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采用了模塊化的項目驅動模式,進而以項目和任務為中心,優化課程組合,構建理論教學體系,同時建立模塊化開放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能力本位;高速鐵路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隨著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針對高速鐵路建設領域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現狀,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申報并成為全國最早開設高速鐵路工程及維護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之一。傳統的鐵路工程高等教育課程是基于學科體系而設置的,強調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不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能力本位宗旨。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新理念,高職教育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就業為導向,解構學科體系,重構基于行動體系的課程體系,以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
高速鐵路工程職業能力內涵及其構成
職業能力是指從事某種職業必須具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高速鐵路工程職業能力是指在從事高速鐵路工程的施工及維護過程中,職業者所展示出來的理性認識能力和實際運作能力。根據高速鐵路工程專業主要崗位群對專業人才能力的要求,提煉出高速鐵路工程專業各層次的核心能力,構建旨在增強學生適應崗位能力的“能力三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階段:基本能力階段(初級能力階段)。第一階段主要突出對學生適應社會能力、自學能力、吃苦耐勞精神和基本生存能力的培養。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和實訓,使得學生對高速鐵路工程有初步的了解,能在工程的施工現場及維護崗位從事土石方工程、鋼筋混凝土及磚混工程的基本工程作業。
第二階段:專業能力階段(中級能力階段)。第二階段主要突出對學生從事專業崗位群所需的相關專業技能的培養。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和實訓,使得學生能在高速鐵路的橋梁、隧道、路基及軌道工程的施工與維護崗位從事熟練的專項施工操作、工程測量、施工機械的使用與維護、工程檢測與維修等工作內容。
第三階段:職業發展能力階段(高級能力階段)。第三階段主要突出對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和實訓,學生應能適應高速鐵路施工企業與高速鐵路運營維護部門的技術工作及基本管理工作要求,具備承擔“六大員”(施工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質檢員、預算員)崗位的基本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適應職業發展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
(一)解構學科體系,設立課程模塊
傳統的鐵路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模式是基于學科體系的,采用的是“三段式”(即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的固定程序,把系統的理論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解構學科體系,就要打破原有學科、課程之間的界限,以技能培養為出發點,專業課和基礎課平行設置,理論課和實踐課同時展開。
為適應“能力三段式”實踐課程體系三個階段的技能訓練要求,在理論課程體系設立了相應的三個知識模塊:基礎知識模塊、專業知識模塊和專業綜合知識模塊。三個知識模塊和三個技能訓練模塊齊頭并進,互為補充,共同促進。
(二)以能力訓練為重點,遴選課程內容
以能力訓練為重點,理論教學體現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精簡過多的理論,重點突出理論知識對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指導作用。如把專業基礎課的《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三門課整合為一門課《工程力學》,大大壓縮了理論課時;同時,為增強學生對高速鐵路測量的技能,在《高速鐵路工程測量》基礎上增加了《高速鐵路工程監測技術》一課,提高了操作技能的實用性。
(三)以項目和任務為中心,優化課程組合
以項目和任務為中心,凡是與工作任務有關的知識都納入教學內容,無關的知識盡量不講。按照模塊化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對每一個課程模塊,按照對應各階段的能力要求,設計為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又分為若干個任務。通過講、學、練結合,完成每一個任務、項目、模塊,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如在材料、巖土性能測試基本技能項目中,有關材料、巖土的性能很多,與工作任務無關的性能盡量不講,重點學習和訓練它們的力學性能測試。
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的課程體系見下表。
突出能力訓練的教學實踐
基于能力本位,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體系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建立與理論教學體系相結合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形成的重要保證。與模塊化項目驅動教學模塊相對應,建立了一套模塊化、開放式的實踐教學體系。“能力三段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分為基本技能模塊、專業技術訓練模塊和專業綜合技能模塊。
基本技能模塊基本技能模塊主要包括計算機操作與應用實訓周、工程制圖與識圖實訓周、基本施工工藝實訓、認識實習四個部分。認識實習利用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感受真實工程,為專業課學習獲得感性認識,時間安排在第三學期。基本施工工藝實訓包括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三項實訓內容,為期三周,安排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其余實訓周在每門課程理論教學結束后集中進行。
專業技術訓練模塊專業技術訓練模塊主要包括高速鐵路工程專項工程施工技能訓練、專業課程設計,其中專項工程施工技能訓練包括工程測量、路基工程、軌道工程、橋涵工程和隧道工程四項技能訓練。專項工程施工技能訓練與理論教學交叉進行,安排在課程教學單元內,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組織形式以靈活多樣為宜,或利用校企合作的企業現場或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時間安排在第三、四學期。專業課程設計主要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在每門課結束后集中進行。
專業綜合技能模塊專業綜合技能模塊主要包括生產實習、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技能、畢業設計三個部分。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獨立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獨立承擔工程項目的能力。生產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進行,安排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學生在實習基地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實訓項目。畢業設計在校外實習基地或就業單位完成,配備校內、外指導教師,保證設計質量。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技能主要學習工程施工組織管理、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工程項目安全保障、工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技能,安排在第六學期進行。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廖世蓉,等.高職軟件專業模塊化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11).
作者簡介:
王旭芳(1971—),女,湖北黃梅人,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教學研究和專業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