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陽
[摘要]隨著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開設在我國高職教育中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加,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也在眾多計算機類專業中加以設置。但是由于其自身跨學科授課、發展時間短以及師資匱乏等方面的因素,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在高職教學實施過程中在課程設置、教學觀念、課程培養目標等方面存在盲目性,結合近年來的教學經驗對產生的問題加以歸納,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職教育 計算機專業英語 問題 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110138-01
一、優化課程設置,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自編教材,授課內容須與時俱進
截止到2008年6月,可供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選擇的高職高專類規劃教材的種類及其有限,而且就上述教材的內容而言,理論性很強,以“計算機組成與硬件”這一章為例,某些教材在這一章的內容可以說是專業課“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英文版摘要;英文版的專業理論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而且過于偏重理論知識也不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其次,現行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教材內容以文字居多,對相關知識點的專業術語缺乏必要的圖解與說明。再次,很多計算機專業英語教材的內容向基礎英語側重偏多,過多地強調語法、句法,甚至將一些英語文學修辭加入到教材內容中,而計算機類專業術語的含量卻遠不能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更不符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
所謂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主要指學生在接受本專業課程新知識之前,已經掌握的本專業預備知識的含量。《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包含計算機產生與發展、計算機硬件、計算機組成原理、辦公自動化、數據結構、軟件工程、電子商務等十余種專業課程的內容,專業詞匯、專業術語內容繁多。高職學生的生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中生,這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類專業課程,因此對相關專業課程中涉及的專業術語必然不能理解。
計算機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同于其它的計算機類專業課程,建議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斷積累已經掌握的和新學習到的專業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便于擴大知識面。而且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授課內容的設計和安排須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能占用整個教學活動的時間,而應該深度激發學生探求專業知識的興趣。此外,還應盡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在此過程中獲得新知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運用已掌握知識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二、更新教學觀念,創新課堂活動
目前,很多院校仍舊采用傳統教學理念講授《計算機專業英語》,此種“填鴨式”教學方法在基礎英語授課實踐中已經證實授課效果一般,更何況專業英語的單詞涵蓋量很大,而且知識庫的更新速度很快,僅次于計算機專業課程知識的更新速度。現階段一些院校的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僅僅局限于“鍵盤(Keyboard)”、“鼠標(Mouse)”、“顯示器(Monitor)”等簡單詞匯的講解,而一言帶過甚至忽略了“進程(Process)”、“分級模式(Hierarchical Mode)”、“二進制(Binary System)”等專業詞匯、術語的講解。這樣的教學內容與基礎英語的教學內容甚似如出一則。
雖然《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擁有高職課程普遍具有的共性知識體系的相對獨立性與完整性,但是考慮到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一味地讓學生接受枯燥無為的專業詞匯與語法,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不能被充分地調動。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并使學生們產生更為直觀的體驗,建議授課教師在實施《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大幅度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且根據授課內容的特點靈活地安排專業實訓室授課;以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為例授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訓室內的尖端網絡設備資源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示并介紹“網卡(Network Card)”、“路由器(Router)”“交換機(Switch)”、“服務器(Server)”、“內置網絡接口(Built-in Network Interface)”、“服務器配置(Server Configuration)”等專業術語;以多媒體專業的學生為例建議授課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授課,并根據不同章節的具體內容選用有針對性的多媒體軟件實施授課,用教師機投影演示的形式講解“圖層(layer)”、“靜態圖像(Static Image)”、“位圖(Bit Map)”、“圖形格式轉換(Graphics Format Conversion)”“數字樂器接口(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視頻壓縮(Video Compression)”等多媒體專業術語以便達到直觀、生動、高效、趣味性強的教學目的。
就像學習所有學科一樣,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最佳途徑應該是在日常教學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此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此外充分運用我院“四個一”教學環節(即組織教學環節、介紹企業或本專業尖端技術環節、項目訓練環節、能力訓練環節;尤其是企業或本專業尖端技術介紹這一環節) 來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寓教于樂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授課,讓全班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產生喜悅感和成就感。例如:授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章節的授課內容創新地設計出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此處以計算機硬件一章為例簡要說明在講解完計算機組成的幾個關鍵的硬件名稱之后,分別請兩組同學到教室前面(每組3-4名同學),并使用本節課剛剛講完的“主板(Mainboard/Motherboard)”、“硬盤(Hand-disk)”、“隨即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專業詞匯來為他們命名,然后授課教師下令“組合”,最后由學委或授課教師來檢測他們的“連接”是否正確。以此類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讓學生沉浸與輕松而活躍的學習氣氛當中,時而活動、時而思考、時而熱情洋溢。上述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形中為學生學好此門專業課程創造了必要條件。
三、明確定位教學目標就業崗位需求決定課程培養目標
隨著我國各專業領域的不斷地對外開放,專業英語課程已經成為技術交流必不可少的溝通工具。只要授課教師樹立了明確的教學培養目標,有的放矢地實施專業英語教學,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不斷積累經驗,我國的高教就一定能夠在新時期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復合型專業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俞仲文、劉守義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馬林憶,計算機專業高等職業教育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00,(4).
[3]于克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考試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