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軍
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也稱作創造性的問題。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是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創新、創編等。例如,自編自導的游戲、舞蹈等均屬于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運用于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改善。
一、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1.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創造過程的實質是在新舊組合的基礎上,改造現有的經驗和職能。創造會導致建立某種東西。創造活動就是創新活動,創新就是提出新觀點、新辦法、新主張、新動作組合等。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隨時都在變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如在籃球教學中,應該是先教傳接球、移動、運球等個人技術,然后教技戰術及教學比賽,而有的體育教師進行改革,先進行教學比賽及個人技戰術,從中引出個人技術,讓學生知道基本的技術動作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被調動起來了。
2.可以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揮
傳統體育教學讓學生處于“教者發令,學者適應,身順而心違”的狀態,不能很好地激發創造性思維成果,沒有能充分發揮體育動作技術特點,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可以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揮,不再出現“喜歡體育運動,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
二、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激發
1.倡導創新求異的學習方式
(1)探索性學習法。即先讓學生在學習新動作技術時發現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與其他同學或教師共同討論技術動作難題,以啟發學生思維和培養學生完成動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技術時,體育教師不進行講解示范,而是讓學生自己練習,自己想辦法怎樣才能把球傳準接穩,自己感知動作;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根據自己在練習中獲得的經驗進行回答,確定解決問題的辦法。
(2)自編自導法。即讓學生在掌握一些基本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創編新動作的方法。其特點是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結合體育項目特點編寫游戲,教師向學生介紹游戲的創編原則和方法后,讓學生自編自導,教師再結合學生自編出來的幾種新方法來教學。
(3)實踐討論法。即在體育教學中,針對項目主要技術動作,讓學生在獨立觀察、思考、體會動作過程的基礎上,組織自主練習并進行討論的方法。如:教學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時,教師組織學生先練習;分析投不到位的原因時,要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交換看法,陳述不同見解,以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
2.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的策略
(1)激發興趣、領會動作技術。一個動作的完成關鍵要看用力特點和動作節奏等,教師在講解時應注意有啟發性地提示相關因素,并用生動的語言作出形象的概括。如前滾翻——“像球一樣滾動”,就形象地總結出了動作的特點。教師應要求學生運用生物力學原理領會動作的用力特點,減少多余動作的出現;學生還要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做到既會做又會講,有利于動作的掌握。這樣能激發學生領會動作原理,是學生形成思維和掌握動作的前提。
(2)鼓勵參與、體會動作技術。如教師在講解示范時,要求動作到位,姿勢美觀、大方,容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外部形象。同時結合直觀教具、圖解,讓學生自己參與并能模仿出來,加深其對動作的理解。讓學生通過直觀、具體的感知動作參與練習來體會。如學習前滾翻動作時,與已學過的滾動動作聯系起來,并分析相同點與不同點。
(3)加強練習、提高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發展運動能力,學生只有自己參與運動實踐的學習,并加強實踐運用,才能掌握基本技術和方法,提高實踐能力。例如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學習,要求學生先把腳步動作學會,即“一大二小三高跳”。要求學生做動作時要有節奏感,通過反復練習動作,相互比較、討論,最后糾正和完善動作。這樣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從而發現問題所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參與度、想象力、判斷力,可以起到增強學生自信、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開發學生思維的作用。各種技術技能的形成都需要高度的思維能力參與,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身體訓練,并結合身心去操作、體會,反復實踐。
總之,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對體育教學來說十分重要,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