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平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推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提出了以“使學生得到快樂,滿足娛樂心理,享受體育樂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為主要目標。師范體育教學的目標,是為培養未來合格的師資服務的,他們承載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其知識水平、思想品質與心理素質,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或轉移給未來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其生理心理特征決定了師范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本文透過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愛美天性等視角,談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1)從心理、生理角度看,師范階段的女生屬于身體發育的成熟期,這個階段的心理特點為:愛美、怕臟、思維能力較強但不愛動腦,而生理特點為她們皮下脂肪開始增多、發胖,這加大了身體各部分的惰性,降低了肌肉收縮的速度和爆發力,使動作的靈活度和協調性受到了影響。此階段女生的體型特點即軀干長、下肢短、骨盆寬、身體重心低、肌肉力量差等。
(2)體育課教學內容安排缺少層次性。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基礎好的學生接受能力強一些;而基礎差的學生,則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和步伐,她們大都需要通過更多的努力才能進步,如果這樣的努力還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她們就會覺得努力是白費的,久而久之,便會害怕上體育課,對體育課失去興趣。
(3)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實行男女分班教學。但受體育設施、師資水平、運動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女生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男生化”傾向比較突出。教學設計中,女生“屬于女孩”的生理特征被忽視,造成女生運動興趣缺乏。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致使女生教學班設置的真正目的沒有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4)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學理論的偏差,體育課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低水平重復、教學內容缺乏新穎性等現象,讓很多女生感覺體育課枯燥乏味。因為在繁重的文化課學習之后,她們就會對體力消耗較大的體育課產生消極心理,提不起興趣,教學的有效性就會下降。
二、根據生理特點,選擇合理內容
任何體育運動項目,其價值都是通過運動對象的參與實現的。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的內在規律,不僅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還要從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方面考慮,要了解女生不適宜參加力量型項目等運動量大的練習,要靈活運用有限的條件,對現有教材進行重新組合、搭配,用新穎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女生。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盡量選擇那些能體現時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實用性的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體操、游泳、健美操、游戲等,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多變的教學手段,來引發女生的學習興趣。
受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不少女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具有淺表性和理想化等特點。例如,她們對武術的了解是通過武俠小說以及影視作品得到的,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對于體力、協調、柔韌等素質不理想的女生來說,學習武術可能會遇到動作掌握上的困難,尤其是武術基本功的教學相對比較枯燥。為此,筆者結合柔道、太極拳、跆拳道等,把學習目標和要求降低,不要求她們動作如何到位,而是記住動作名稱和動作要領即可。等把這個套路教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之后,再要求她們的各種基本動作在套路中運用到位,最后要求她們手、眼、身法、步子協調,體現武術精神和勁力。
因此,師范學校女生的體育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生理特點,合理選擇項目和設置難度,吸引她們參與,讓她們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實現身心愉悅。
三、根據心理特點,激發參與熱情
師范學校女生有認真好學、協調性好、思維能力較強的特點,但是單調、緩慢和持久的動作會使女生產生厭倦和疲勞心理,出現注意力分散等不利于教學的行為,教師應善于抓住女生興趣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進行教育。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應加強體育精神的灌輸,鼓勵并激發她們學習,將思想教育融于女生們的活動中,思想的保證才是提高體育課有效性的前提。
例如,女生選擇武術很重要的一個動機就是能學習和掌握一些防身技能。根據女生這一心理特點,筆者每個學期都會安排一些學生喜愛的擒拿格斗等技能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女生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比較喜愛音樂,筆者就把武術和音樂相結合的搏擊操列入武術課堂教學中,很受學生歡迎。跆拳道目前也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如果筆者把它引入師范女生武術課中,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武術學習的氛圍自然而然就會變得濃厚。
再如,在學習墊球時,先采用墊固定球的方法來幫助女生手形和擊球點的掌握,同時,要求學生全身協調發力控制墊球的力量;接著,采用軟式排球來練習墊球,消除初學者“畏懼”感,使女生在學習過程中能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女生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要領。第三步,學生掌握墊球的動作要領之后,筆者正式用硬排進行教學,同時,師生同練,傳遞師生間的情感。由于有了先前動作要領的體驗,學生練習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四、因材施教,凸顯女性特色
師范女生的身心特點主要表現為:愛美之心突出,她們很注重自已的外表,追求形體美。如筆者無意中提及跑步、游泳、搏擊、健美、瑜伽、舞蹈等運動對塑造女性體型很有益處,她們聽后很是興奮,都積極地投入相關練習中。自那以后,筆者始終抓住女生愛美的心理開展教學,設計一些切合女生心理特點的運動項目,吸引女生的參與。例如,韻律體操是一種新生事物,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伴以音樂節奏加以練習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各部位,消除多余的脂肪,達到健身、健美的目的,而且可以消除疲勞,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師范女生處于青春期,由于內分泌的變化,性腺活動加強,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掌握和協調動作的能力暫時下降,對一些比較復雜的、枯燥乏味的運動項目(如跳高、鉛球、長跑等)容易厭倦,不感興趣。例如,進行耐久跑訓練時,女生非常不樂意參與。于是,筆者改變傳統教法,模擬電視欄目《智勇大沖關》進行“包裝”,設置各種障礙及沖關獎勵,讓耐久跑散發出快樂氣息,使得她們愿意跑、喜歡跑、搶著跑。
五、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美國評定學生的成績時,“努力態度”“進步提高”等因素對成績評定的影響很大,如果學生的答案與教師的答案完全一樣,只能得六七十分,如果答案中有所創新的就得高分。而我國成績評定采用統一的標準,“努力態度”“進步提高”等因素所占比重并不大,以一刀切的標準來檢驗所有的學生,致使學生不能打開思路,沒有獨特見解,對教學內容不敢提出意見,難以發揮創造力。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發掘新的課程評價方法,從而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被動角色。在評價方式上,教師應做到多元化、多樣化,既注重終結性評價,又注重過程性評價;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自評和互評。在評價內容上,既包括對學生體能與技能的評價,又注重對學生態度、心理、行為、交往、合作精神以及進步幅度的評價。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從以上五點做起,多下功夫,才能真正提高師范女生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高等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