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貴 賀小雄 羅六保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為完成某教學任務而運用的比較穩定的教學方法的程序及策略體系,其核心是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教學方法”的定義,在我國不同版本的《教育大辭典》中是比較一致的。一般認為,教學方法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的統一。顯然,這一定義包含幾層意思:首先,使用教學方法目的是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學方法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其次,教學方法的施動者既包括教師,也包括學生,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再次,教學方法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有機結合。
“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培養滿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和職業素質高的高技能人才。為此,在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顯得尤其重要,而教學效果與教學方法息息相關。因為設備是“死”的、教材是“死”的,所以不論設備多么先進、教材多么優秀,若教學方法落后陳舊,則難以發揮它們的功能與價值。據了解,現多數實踐教學均采用“照處方抓藥”式,白紙黑字照搬書中的方法步驟,學生被動地、機械地一步一步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后,學生毫無收獲。學生畢業應聘時竟回答不了“在校做過什么實驗”、“如何做的實驗”等面試問題。為此,必須從教學方法上突破。因為教學方法是活的,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將直接決定實踐教學效果。因此,要充分認識和理解“教學方法”的含義,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
通過多年來從事化工專業的實踐教學,我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的教學程序——“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該模式的指導思想是“三面向”(面向市場、面向應用、面向技術),堅持能力培養與素質培養并重的原則,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以達到“兩提高”(提高實踐技能、提高職業素質)和“一體化”(教、學、做三者融為一體),以收到實踐教學應有的效果。
“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內容構成
“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是指在實踐教學時由六個方面構成一個教學運作體系,如圖1所示。六個方面是指:布置任務、擬定方案、審查認可、訓練實施、過程考核、總結交流,也就是“六步”。
第一步“布置任務”。當學生來到實訓室時,教師對實訓室情況進行詳細介紹后,即給學生布置實訓任務(學生一般分組進行實訓)。這一過程中教師講、學生聽,也要求師生互動。當學生都清楚了自己的任務后,便開始第二步。
第二步“擬定方案”。這一步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根據任務,按照實訓室現有的設備、工具、試劑等,學生擬定可行的方案,畫流程圖、編操作規程、寫實訓步驟、列注意事項等。反復推敲后,交給教師審查。
第三步“審查認可”。這一步教師是主角,但也要求師生互動,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看學生交來的方案,聽學生口述方案制定的情況,對學生的方案內容進行認真審查、修改,直到方案符合要求為止。

第四步“訓練實施”。學生在得到指令后即可動手訓練、實施方案。訓練時,學生要做好原始記錄。訓練過程中,要嚴格按照5S(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要求進行。
第五步“過程考核”。這是教師的職責。當學生訓練時,教師既在旁邊指導,又在觀察和考核,并以考核為重。考核前,教師應先制定好考核標準;考核時,教師應集中精力,認真負責,并做好考核記錄;考核后,應將考核情況及時向學生反饋。
第六步“總結交流”。這是實訓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師生最容易互動的時候,也是教師“點睛”之時,猶如一場辯論大賽進入專家點評之時。教師結合考核情況,應對各組學生就這次實訓完成情況作出評價,宜多鼓勵、多表揚,用語可幽默;而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操作和普遍存在的疑問,教師應集中進行糾正和講解,必要時要親自示范,不要打擊學生,只要不是安全問題甚至可鼓勵學生“犯錯”,這樣學生會有更深印象;針對這次實訓任務提出一些理論問題由學生來回答,以補充考核內容和考核形式,以督促學生具備“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
例如,化工類專業在開展酸堿滴定的實訓時,即可布置這樣的任務:現有濃鹽酸、無水碳酸鈉、甲基橙、蒸餾水等化學試劑,有移液管、容量瓶、燒杯、洗瓶、分析天平、錐形瓶、滴瓶、滴定管、量杯等儀器,需測定未知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約0.2mol/L)。根據實訓室所提供的這些,由學生擬定測定方案和實訓步驟。教師在審查學生制定的方案時,首先看是否符合“配制稀鹽酸溶液→用碳酸鈉標定稀鹽酸溶液濃度→用稀鹽酸溶液滴定未知氫氧化鈉溶液”的實施主線,然后看所擬定的各種試劑量是否合理(因未知濃度約0.2mol/L),再看實訓步驟中各細節有無問題等。在方案實施中,教師要在場進行實訓過程指導、過程考核。考核內容主要有:5S的執行、溶液的配制、分析天平的操作、兩次滴定的操作、數據的記錄、檢測報告的編寫、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等七個方面。當學生全部完成后,教師應進行總結,對上述七個方面作出分析評價,對稱重和滴定兩項關鍵操作應著重點評,甚至要示范。最后,就標定的有關知識、酸堿滴定的條件、酸堿指示劑的選擇、化學計量點的確定、分析測試質量的保證等基礎知識進行提問(難度應不大),以檢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
“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特點突出,可實現“三個轉變”
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最重要的兩步“擬定方案”和“訓練實施”中,任務均完全由學生完成,學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師只是在“過程考核”中作為不可替代的主角;在“布置任務”、“審查認可”和“總結交流”中師生是處于互動之中。
由以教材為中心轉變為以任務為中心例如上述的酸堿滴定,教材中雖有“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標定”等內容,但此次實訓任務是根據實訓室所提供的條件(與教材中“標定”的條件不同),則不能照搬書本,必須面對現實和利用所學知識自主設計方案。不同思路可能設計出不同方案,但目標一致,一切工作圍繞完成“任務”而進行,這樣活化了教材、活化了知識。
由以結果為重轉變為以過程為重 實訓是以學生為主體,大力鼓勵學生去創造顯神通。教師責任發生了變化,職責重點應是觀察過程、關注過程、指導過程和考核過程。教師應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能力發展,測評學生參與活動的各環節表現。
(二)“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體現了“四性”
自主性在實訓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圍繞實訓任務,學生可自主地設計方案、自主地陳述思路、自主地操作訓練和在最后有機會自主地發言等,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
綜合性為了完成實訓任務,學生應熟悉實訓室所提供的設備和藥品的性能及使用,會制圖,會編寫規程,會判斷一定環境下實驗實訓的安全性,會配制溶液,會相關儀器的操作,會進行實驗原始記錄和結果處理,并應懂得相關的簡單理論知識等。總之,可以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互動性從實訓一開始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任務要非常清楚,接著教師對學生制定的方案要能理解和認可,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要觀察和考核,最后教師的點評要能得到學生的滿意。整個過程互動性強,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活動,而是師生反復互動,甚至學生的活動顯得更為突出。
職業性每次布置的實訓任務針對性強、實用性強,是解決現實中的一些問題,相當于做一道實實在在的“情境題”。訓練時嚴格執行5S要求,這樣,學生就業時能較快適應生產管理制度。學生訓練時一般是分小組進行的,在組內學生之間要團結協作、和諧交流,在組與組之間要相互競爭、相互學習,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訓練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自信心等。所以,“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
實施效果及實施建議
“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創建和實施,使我們一改長期形成的“照處方抓藥”、將學生當成“機器人”來訓練的方式,開展創造式、開放式的實訓模式,從根本上將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學生更加重視實踐教學、喜歡實驗實訓,實驗實訓時更加積極主動,實驗實訓后印象更加深刻,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得到明顯提高。近幾年來,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化學檢驗工、化工總控工技能大賽中,我系學生屢創佳績,多次榮獲個人項目全國一等獎和團體成績全國二等獎等。
當然,“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對主觀和客觀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我們的經驗,就“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著重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要求。
從教師角度來說,有更高的要求。
1.教師要具有更廣博的知識,課前要對實訓任務進行深入研究,并準備好可能涉及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即準備要更充分。學生活躍的思維是對教師自身素質的挑戰。
2.教師介紹任務時要講究藝術性,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動手的積極性和熱情。
3.在最后總結交流時,教師要尊重學生,不要過于指責犯錯誤的學生,判斷學生實驗情況應以整個過程為依據;當學生在交流有關看法時,教師應該耐心聽取,要為學生樹立自信心。
4.任務的選取是實訓的關鍵,所選任務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應在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范圍內;應能體現生產實際;學生應對其有較強的興趣,并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學生主動探索有能力完成;應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教育。
另外,指導實訓的教師至少應有兩人,以免“審查認可”時忙手忙腳;并應提前一段時間告訴學生實訓任務(但不提前告訴實訓室所具備的條件),以便于調動學生廣泛收集相關資料。
從學生方面來講,有更嚴的要求。“六邊形”實踐教學模式是為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而創建的,所以為了順利實施這種模式,對學生有更嚴的要求。學生應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實訓時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濫竽充數,而要積極配合教師,發揮自身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多動腦、多動手、多互動、多協作、多參與、多交流。特別是在教師提前告訴實訓任務時,學生要積極查找相關資料、認真學習并積累相關知識,以積極心態去準備,學生準備得越充分效果就會越好。
參考文獻:
[1]劉剛.用5S管理理念塑造大學生的行為素養[J].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7,(7).
作者簡介:
胡孝貴(1970—),男,江西興國人,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應用化學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化學應用技術、高職教育。
(本欄責任編輯:張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