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寶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機電專業通過研究創業教育的理論基礎,構建了創業課程教育模式,并圍繞“培養學生創業素質”的總體目標,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上進行了創新性實踐。通過多年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機電專業創業教育模式,即圍繞創業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和課程設置,強化案例分析教學,模擬創業過程及環節,開展創業案例社會調查活動,增強學生主體意識等。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實際問題,并提出了初步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機電專業;創業教育;課程模式;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迅速推進,中等職業教育面臨嚴峻挑戰。面對現實,研究發展對策是擺在中職學校面前的嚴峻課題。在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全面實施創業教育顯得十分必要。近年來,我校從創業教育的目標與內涵上展開研究,認真分析了國內外創業教育的先進經驗,進而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創業教育課程體
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創業教育課程的重要性
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近年來,隨著國際教育科學研究和交流的深入,教育界對創業教育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但總體上,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創業教育存在很多不足,比如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偏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文化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專業課課程門數多,課程內容過多、過雜和過深,個別課程甚至采用大專教材,不適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加上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生學這些課程效果較差?;诖?,我們選擇了創業教育課程模式作為研究的突破口。
創業教育課程模式
創業教育的基本思想通過研究,我們確立了中等職業學校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適應世界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趨勢,結合我國國情,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企業家思維的新一代復合型經濟與管理人才。21世紀是知識和信息時代,一個人要立足于競爭激烈的社會,除要求自身具有淵博的學識外,還應具備創業精神。根據這一總體目標,創業教育應重點加強對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品質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上要做到教學思想以培養創業素質為主導、課程設置以創業要素為基礎、課程內容以創新為本質、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課程設計以創業活動為核心、考核評價以創業素質為標準。
創業教育課程模式框架按創業教育課程總體目標,我們將課程設置成職業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和活動類課程三大類。(1)職業類課程:指為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豐富學生創業知識、完善學生創業知識結構而設置的課程,如集中論述小企業的創辦過程、發展戰略、管理方法、經營理念等的創業常識課程《職業道德與創業指導》,集中反映我校歷屆優秀畢業生創業故事的案例集《寶應職校畢業生創業風采》等。(2)專業類課程:指為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尤其是提高其專業能力而設置的課程,其開發過程包括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內容的組織和教材講義的編寫等。創業是一系列實踐性很強的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創業教育專業類課程也應該突出實踐性。(3)活動類課程:指為學生獲得創業的感性認識和創業實踐經驗而設置的課程,它融創業知識、創業技能、創業人格教育于一體,一般通過課外活動或校外實踐的方式進行,主要包括考察企業、聆聽有關創業知識講座、舉辦校友論壇、進行模擬創業活動等。
機電專業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實踐
根據創業教育的目標,通過反復實踐摸索,我們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培養創業意識新生入學,第一堂課是“認識自我,規劃自我”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剛入校的學生,平均年齡在16歲左右,對于自己的認識和未來的目標都很茫然,如果不及時引導,會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很容易荒廢在校的學習時間。如果引導僅是說教,很難達到期望的效果。而講座則不同,它及時地從科學的、理性的、現實的角度為學生剖析人生追求,通過講座,引導學生自己確定奮斗目標。
圍繞創業所需,注重實用性一是在專業類課程教學中,重點圍繞“創業者所需”這一目標進行教學。注重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實用性、前瞻性等。對課本內容進行篩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大實訓課份額。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注入創業教育知識、能力相關內容,讓學生邊學專業知識邊了解行業信息,取得雙重收獲。二是在職業類課程中,開設《職業道德與創業指導》課,主要對學生進行就業形勢、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就業觀念、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創業能力、人際交往與禮儀、創業心理激勵等方面的教育,重點培養學生就業與創業思想道德素質;開設《創業基礎知識》課,主要內容為工商、稅務、金融、保險、經濟法律、創業基本程序、生產經營管理等,重點培養學生創業實用知識。
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判斷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學生作為企業家所必需的判斷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從學校、學生身邊,從報紙雜志中,擷取創業的案例,成功的、失敗的都要選取。如《味高興亡——一個小企業的成功與失敗》、《彭震:從“創業輸家”到“創智贏家”》、《李嘉誠的成功之道》等等。并把它們作為教學的重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研究其成敗的原因,從而使學生們學到很多從未了解過的創業經驗和教訓。教師還可以設置問題:“假如是我,應該怎么辦?”為學生畢業前進行就業調查、擬寫創業方案打下基礎。
模擬創業,培養創業興趣模擬創業是通過小游戲、小品、小設計等形式展開創業某個環節教學活動。如 “籌集創業資金”教學設計,就是讓學生課前預先設計,課堂上以小品的形式展示,通過對創業過程實景再現來加深印象,結合有關的思考,提問解答,分組研究討論等,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思辨能力、寫作總結能力。同時,學生的創業興趣也得到提高。
市場調查,提高綜合素質為加深學生對創業的認識,我們開展了多種與創業有關的活動。比如創業案例調查。讓學生分組對本地的企業主進行調查訪問,聽取和記錄他們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回來后進行總結,撰寫調查報告和有關文章,然后全班交流,共同探討有關案例成功和失敗的原因。調查活動結合案例分析法,讓學生分析自己獲得的案例,使調查效果得到升華。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可以獲得一定的實踐經驗,包括人際交往、團體合作。在分析研究過程中,他們也同樣能提高總結和概括能力,對今后的創業大有幫助。在活動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做主,自行設計調查方案、自行決定調查對象、自己完成總結,有效地發揮其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確立主體意識,健全學生創業人格創業人格包括:獨立性、堅韌性、適應性、能接受鍛煉和考驗、學會做人、學會選擇、希望為今后創業奠定良好基礎等。健全的創業人格一般應具備三個特征:一是具有正確的擇業觀念,二是具有堅定的職業信念,三是構建起自己的職業理想。為此,在創業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具體表現在讓學生更多地介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在創業案例調查中,在課堂模擬創業中,在小組活動和辯論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設計意圖,使學生的積極性高漲,更愿意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在活動中體會到成功帶來的樂趣。
穩定創業教育,進行師資培訓我校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對創業教育師資進行專門培訓,鼓勵和選派教師參與創業實踐,進行創業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學或研討,交流創業教育經驗,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師創業教育水平,穩定了師資隊伍。我校自2004年開始,先后選派了九名專業課教師出國培訓,多名專業課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并采取了多種措施,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每年暑假都安排專業課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此外,學校還經常邀請一些社會上既有創業經驗又有一定學術背景的人士從事兼職教學和研究,特別是聘請成功的企業家作為創業教育的客座教師,提高了我校專業課教師的創業能力。
機電專業創業教育課程實施成效
通過近幾年創業教育的實施,我們已初步取得了成效。體現在專業課上,機電班學生在實訓課方面有較為突出的表現,各項考證(數控車、數控銑、普車、鉗工、電工等中級證)一次性通過率達到90%左右。我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自2003年以來,就業率一直穩居100%,對口就業率達85%。同時還涌現出一批自主創業的佼佼者,其中有一部分已經非常成功。如我校2005年機電專業某位畢業生,現在上海航天局一個研究所從事檢驗工作,2007年參與了中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研制工作,2007年“五一”期間被評為優秀員工。2004年機電專業另一位畢業生,現成為北京凱龍萬幫廚房設備有限公司某部門經理。這樣的學生還很多,對在校生的激勵作用很大,促進了創業教育在我校的推進,學校里有了良好的創業氛圍。
主要問題與設想
教材尚缺乏系統性為了開展創業教育,我們收集了大量資料,但其中的內容有很多并不適用于我校的教學,只能多套教材綜合使用,難免有系統性不強的弊病。而專業教學上目前更是缺乏與創業教育相適應的配套教材,任課教師只能根據現有教材進行新的教學設計,加大了教學難度。下一步我們將著手進行創業教育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編制,形成職業類課程、專業類課程、活動類課程三合一的系統教材。
傳統專業設置對創業教育的掣肘學生選擇專業有很大的隨機性,有些學生并不是帶著對本專業的興趣來學習的,在學習上多少有被動的表現。而另一方面,創業教育的背景應該是比較寬闊的,它可能涉及目前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除機械加工外,飲食、旅游、服裝、電子技術、信息服務、農業等等都是職校畢業生可創業的領域,但目前的創業教育局限于機電專業,一時還無法整合學校各種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創業課程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創業教育實施的效果。今后我們將對此進行專項研究,將創業教育全面推開。
創業實踐需要大力支持政府各職能部門應給職業學校開展創業教育以更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企業管理和經營類課程需要銀行、工商、稅務、環保等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學生模擬公司的創建和運行更需要得到這些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幫助。行業、企業要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支持職業學校學生前來見習和頂崗鍛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企業、體驗創業、鍛煉能力。
參考文獻:
[1]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指導編寫組.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指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2]徐海峰,劉夏亮.以創業帶動就業 提升畢業生職業發展能力[J].成才與就業,2008,(8).
[3]吳建強.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與實踐探索[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4]李昌權.高職高專學校開展創業教育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6,(12).
[5]鄭金芳,武士勛,陳曉楓.基于創業活動的創業教育內容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8,(8).
作者簡介:
陸紅云(1966—),女,江蘇寶應人,江蘇省寶應縣職業教育中心教師,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教學和創業教育模式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