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玥
摘 要: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歷來被商業銀行視為重中之重。當今,美國由房價波動引發的次級貸款市場風暴波及全球。引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因素眾多,結合之前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房價波動與商業銀行流動性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
關鍵詞:流動性 房價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2-261-02
一、背景分析
商業銀行流動性是指銀行為資產的增加以及在債務到期時履約的能力。一家銀行具有流動性,一般是指銀行可以在任何時候以合理的價格得到足夠的資金來滿足客戶隨時提取資金的要求。
流動性對商業銀行來說非常重要,流動性風險管理歷來被商業銀行視為重中之重。流動性風險管理由早期的資產管理理論過渡到負債管理理論、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三個階段,在每個發展階段,無不重視流動性風險管理。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資產管理理論強調流動性為先的管理理念,主張以資產的流動性維持銀行的流動性。但銀行的流動性一旦出現不確定性,則會產生流動性風險。
1.美國次貸危機:房價下跌,利率上升,致使房貸者喪失還款能力,導致銀行的流動性不足引起美國次級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和利率上升。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出現大量違約的現象,造成銀行不能按預期收回貸款和利息,對銀行的流動性資產造成重大影響。
這是典型的因為房價下跌的原因引起銀行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2.中國現狀:房價上漲,利率上升,致使房貸者提前還款,導致銀行流動性過剩。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業務發展迅速,2007年1月,房貸基準利率為6.84%,而2008年1月,經過6次加息后,房貸基準利率已達到7.83%,增幅差不多達到1個百分點。受此影響,2008年1月之后,由于房貸成本大增,很多房貸者都選擇提前還款,甚至不惜向銀行支付大量違約金,以此來規避未來會面臨的更大的還款壓力。
貸款收回是商業銀行流動性供給的資金來源之一。房貸者選擇提前還款,致使銀行在短期內增加了大量的現金資產,導致超額準備金的增多,出現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銀行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
這是典型的因為房價上漲的原因引起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問題。
3.由此看來,房價和銀行流動性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從國內外已有的銀行流動性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發現并沒有直接將房價作為一個單獨的因素予以研究。而近來的次貸危機則提醒我們將房價單獨列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銀行風險管理機構的決策提供參考,避免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
二、國內外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研究現狀
國外對于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的研究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并且已運用于實際銀行管理中。
1997年1月1日,美國聯邦金融機構監管委員會在駱駝評級制度(CAMEL Rating)基礎上出臺了新的“駱駝群”評級制度(CAMELS Rating),它認為,流動性是衡量資產保值變現能力和負債充足與否的綜合指標。而對于流動性的規制,沒有正式的比率和指標,監管當局主要考慮以下五個基本因子:存款的構成及其穩定性;對利率敏感性資金的依賴程度以及借入資金的頻率和數量;負債結構;資產變現能力;融資能力。
英格蘭銀行對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流動性沒有統一的規定。通常主要考察金融機構的資產變現能力和負債結構,并對其流動性現狀和需求做出估價。經過英格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協商,制定一個指導性指標。
日本參考美國的“駱駝評級制度”,對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進行檢查和評估,對金融機構提出以下規定:一是檢查法定流動資產比率(不低于30%),主要看流動資金的走勢、流動資金的組合、主要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和負債的組合,檢查資產和負債的到期情況;二是檢查存放比率(不超過80%),檢查吸收短期資金的能力及對流動資金管理的政策和做法等。
近些年來,在經濟金融全球化大背景的驅動下,我國理論界和金融機構才剛剛開始了流動性風險管理在中國運用的探索之路。
對于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因素,國內學者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我國學者李曉峰、李輝文在《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影響因素——基于ARDL模型的實證結果》中提出,存貸比并沒有顯著影響商業銀行超額流動性,而外匯儲備增長、存貸利差和7天期同業拆借利率均變化顯著影響商業銀行超額流動率,并提出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主要是基于預防性需求的觀點。
劉錫良、吳園園在《商業銀行流動性資產負債管理——以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例實證分析》中指出,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存貸款規模的變化、銀行的戰略目標、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以及貨幣政策等。
周利庭在《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影響因素分析》中指出,外匯占款與流動性之間正向相關,現金比率與流動性之間負向相關;另外,貸款需求率、儲蓄率和股票市場也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流動性。
綜合看來,學者們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因素分析主要有存貸款規模與需求,外匯儲備總額變化,同業拆借市場和股票市場這幾個方面。而筆者與本研究小組猜測,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房地產價格的波動也是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因素之一。
三、研究意義
巴塞爾委員會在1997年發布的《核心原則》中指出,流動性管理的目的是確保金融機構有能力充分滿足其合同承諾。適度的流動性是商業銀行經營成敗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銀行盈利性安全性的平衡杠桿。本研究主要通過對房價波動的方向和程度方面研究商業銀行流動性是否適度的問題。近年來,房價波動的方向和程度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美國,房價下跌,使人們失去還款欲望,從而商業銀行次級貸款無法收回,導致了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在中國,房價一度上漲,使人們想要盡早還清貸款,出現了提前還款的現象,導致了流動性過剩。由此可見,研究房價的波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意義深遠。
1.研究房價的波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可以增強商業銀行內部的經營管理。銀行流動性管理的目標即是:(1)銀行必須隨時滿足客戶提款、支付以及正常貸款的要求;(2)銀行必須滿足金融管理當局法定準備金的要求;(3)在不降低支付能力的前提下,把現金資產控制在合理水平,盡可能擴大盈利資產。
預測流動性是一項技術很強的工作。決策者不僅要考慮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和金融形勢,還要結合銀行自身的經營狀況和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并針對銀行客戶的行為特征和可能的變化進行測算。筆者與所在的課題組著重研究房價的波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假設房價的波動與商業銀行流動性存在著內在聯系,那么房價波動的方向和程度會導致流動性不足或過剩。如果房價波動的程度或方向導致流動性過剩,那么流動性供給大于流動性需求,存在流動性盈余,此時銀行有正的流動性缺口;如果房價波動的程度或方向導致流動性不足,那么流動性供給小于流動性需求,存在流動性赤字,銀行有負的流動性缺口。當銀行面臨負的流動性缺口時,就要及時進行資金調劑,補充其流動性;當銀行面臨正的流動性缺口時,就要決定如何將這些剩余流動性資金投資于營利性資產。流動性需求和供給的不匹配是商業銀行日常經營的常態,準確預測流動性是否適度是商業銀行進行管理的關鍵因素。
2.研究房價的波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可以為政府提高對商業銀行的監管。當政府在采取提高或降低利率一系列的措施時,會預測出房價的波動程度和波動方向。由于房價的波動程度和波動方向會導致銀行流動性出現不足或過剩的現象,那么針對這些現象,政府可以加強對商業銀行的進一步監管。同時,當銀行的流動性出現不做或過剩的現象的同時,銀行也可以采取一系列提高或降低貸款利率的措施來使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保持在適度規模。
3.研究房價的波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減少道德風險。商業銀行若流動性異常,很有可能會相互傳染從而影響到經濟的穩定性。同時,若是流動性不夠穩定,就會使其信譽下跌,人民大量抽出資金,可能會引發新的經濟問題。因此,若是清楚了房價波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具體影響力,就可以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維持更穩定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
四、相關性簡析
分析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兩大方面,即供給與需求,目前我國國內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供給主要來源于對非金融機構的負債、客戶存款流入、貸款歸還、對央行負債、同業拆借、銀行盈利和資產銷售。流動性需求來源于客戶存款的提取、合格客戶的貸款需求、償還同業拆借以及經營支出、股息和稅金支出。而結合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筆者認為,隨著全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對優質生活要求的提高,房屋貸款已逐漸成為一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話題,而其在商業銀行的資產項目中的占比也越來越高,同時結合當前美國次貸危機和我國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房屋貸款是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的一個關鍵因素,而房屋貸款的質量與數量又與房屋價格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最終決定將房屋價格作為我們討論的中心變量,其中最關鍵的主線是房價波動通過影響房屋貸款進而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因素的變化,我們可以用圖示來清晰地表示這一思路,最終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害關系,如圖1。
假設房屋抵押貸款抵押物的價格(P)波動與商業銀行流動性(L)具有某種內在關系。通過第一成果的實證分析找出兩者之間的中間變量(x,y,z…),對這些變量的作用機理進行研究,并證明房價波動會通過一系列中間變量影響銀行流動性的必然結果,即房價與流動性之間存在函數關系(L=f(P)),以此刻畫銀行資產流動性與抵押物房價之間的動態規律。

參考文獻:
1.【美】保羅·薩繆爾.經濟學.華夏出版社,1999
2.莊毓敏主編.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張晉生著.房價高漲的市場結構及體制因素分析,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6)
4.向書堅,張學毅主編,統計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華金融保險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3)(責編:若佳)